用獎勵練習責任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聽朋友說:「我跟小孩說,如果你做完了這件事情,那我們就去吃大餐,作為獎賞,你覺得如何? 可是你知道嗎?這種方法有的時候有效,可是有的時候他就還是賴在那邊不想動。就只能一直想其他辦法」
話題從彼此互相分享想到的方法,延伸到究竟為什麼非得要做完那一件事情,不做的話會有什麼影響?
然後最後討論到,學習本身的價值以及小孩對於學習的態度、以及小孩是不是真的能夠學習自己的責任。
究竟怎樣才算自主學習? 小孩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學甚麼嗎? 小孩在不知道有甚麼的情況下怎麼知道自己要選哪一個?
小孩說不要這個,就表示他不喜歡這個嗎? 小孩去上了課但一陣子就不上了,就可以算是沒有喜歡嗎?
怎麼區別小孩的沒興趣與挫折?
如果要小孩說要學甚麼就學,說停就停,難道就沒有其他問題嗎?
朋友的小孩很不同,對於許多的活動都很感興趣,即便是沒有聽過看過的也很願意嘗試,但媽媽很在意為什麼喜歡的事情不能夠持續下去。
這大概也不只是朋友會有的疑問,很多家庭裡的大人大概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觀察自己的小孩,發現好像有一個狀態,就是對學習的內容,會先抓一個大概的樣子,這樣就夠了。
而大人期待的,好像比較多是做研究的那種態度,對學習能夠深入了解,認為花了時間努力探究的才會有所獲得,或者是說才能夠貫徹所學。
但是,對孩子來說,每天看到的東西好多,每種都好想要知道,有廣度的略略了解、學會皮毛這一件事情,真的有令人擔憂嗎?
經常在想,如果在學習的過程裡面,這一項學習帶來的幸福感,無法支撐住接下去的動力,那就可以做為停損點了嗎? 還是說,就得出有的沒的想辦法繼續。
回想自己的工作經驗,有一回因為整體營運考量被調派支援了其他部門,真切地體會了隔行如隔山的情況,只是換了一個環境,做的事情大同小異,但卻讓人發現了許多的事情。
看起來大同小異的工作,卻因為環境不同,得有不同的調整和應對方式,調配時間的練習、管理人員、物財的練習、不能再只是做事情的人而是處理事件的人...。
在看起來大同小異連職稱都一樣的,服務對象也不覺得現在這個工作的職位和前工作的職位有甚麼不同,但真實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只有自己才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下,整個開啟了對於工作的新視界。
看起來一樣的工作,在不同的單位下就是會有不同的學習,那些學習在一般人的眼裡微不足道,卻很真實地在自己的心裡感受差別。
當時花了很長的時間練習新工作的各個眉眉角角,在那個過程裡並沒有任何獎勵物,只有一個"好奇"。好奇過去五年多的經驗居然只能派上一點點用處,原來看起來一樣的工作,有好多不一樣的內涵。一點一點地在那個環境下,重新看見的不是學習這一件事情,而是看見了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看見真實的自己,無論是在幾歲。當真實地看見自己與眼前的這一件事情時,才有機會真正地做出選擇。這大概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學習看起來同樣的工作,就可能讓一個原本認為不想繼續學的人改變想法,當然也可能讓原本沒看清楚想清楚的人停下來不再繼續。
若依自己的這個經驗來看,若是孩子小的時候,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能夠清楚地理解每一件事情與自己的關係,或者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努力的教育。
回到一開始說到的獎勵這一件事情,就是一種介入干擾。當獎懲制度建立之後,小孩的學習動力會放在制度上,獎賞物所帶來的正增強強度、以及懲罰帶來的負增強強度,很可能是影響"學習"本身的力量。
無論是往哪裡走,都是被動的,都是外在力量,這一些都很可能接下來干擾孩子的內在驅力的產生,甚至是阻礙發展。
朋友說:「我有時候很不想要做某一件事情,也會跟自己說,做吧!做完了等一下我要去喝咖啡犒賞一下自己。」接著他問:「我知道這樣也算是獎勵自己,但是這樣我才會有動力去做啊。」
回問:「如果沒有獎勵,你會不會就不做?」
友:「還是會做,因為必須要做,只是會做得很不爽。」
問:「所以你的獎勵是為了完成這一件事情(其所指孩子的責任),還是為了讓自己開心?」
友:「讓自己開心」
問:「那你對孩子提出的獎勵制度,你覺得你是為了讓孩子開心,還是為了他要完成那件事?」、「你覺得孩子他是為了開心還是為了完成那件事?」、「孩子是為了想要得到獎勵物所以去做,這樣算是有練習到你所指的""責任""嗎?」
責任是一個很抽象的字,對大人來說是,對小孩來說也是。所以有些人覺得,把抽象的概念變成獎勵物,就很有具體了。然後在經由多次的練習連結後,自然就能產生好的習慣。
這好像就又回到了行為學派的學習訓練,可是我們不都是已經知道,這種訓獸師的模式並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了嗎? 又怎麼會認為這樣的方式,會啟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呢?!
到底是誰被訓練?
當小孩面臨不同的教育者的作法不一時,自然會選擇對他有利,或者是看起來比較簡單的方式進行他的學習,因此這一陣子我家也出現小孩習慣性地拿出獎勵制度來""練習""。來討論一些他不想進行的學習,以及一些他想做卻不被支持的事情。
不過很明顯地在幾次的練習過程裡,發現小孩會將重點放在""獎勵物""的強度,而不是為什麼想要這麼做的自我探查裡。
像是:
「那本來15換成30,兩倍的代幣換打一次電動」
「只要澆水就可以有,就不用去寫或是念書」
「以前我一周只能賺10元,現在5天可以賺50元」
當小孩在說這些的時候,他可能還沒有連結到自己到底要的是甚麼?!
就像是他在打羽球的時候,教練們很多時候會用""跳繩、核心動作""作為打輸方、或者沒有認真練習時的處置,小孩在進行的時候,並沒有被"懲罰"的感覺,但會聚焦在練體力上有幫助。
也因此沒有與球隊練打的其他時間,也很希望小孩能夠以這兩項動作,作為體力的練習。但,就是一個很沒有動機的練習項目,因此執行力很少。
於是抱著想要探究的心情,有一天,跳繩就被加入了獎勵制度裡。
就來看看,獎勵制度真的作為訓練後就能成為習慣的可能性究竟有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
    人生總在超越自己的現況中又往前走,一點一點兒地從厭世人生中,走向陪孩子迎向自學的日子。回頭看看這些年來的育兒點點滴滴,都將成為走向下一個階段的養分,開啟陪孩子自學的嚐試,能走多久?多遠?多深?真是走入謎樣的人生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