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餘裕---時間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聽達努巴克老師演講,他說那些看似不完美的每個家庭,一定都能長出自己的樣貌,長出家庭系統自有的力量,聽著便突然強烈地感覺到自己需要好好地反省有些事。

「有一種自我懷疑的感覺,認為似乎應該要更謹慎地不去介入(干擾或說建議)每一個朋友帶來的教養困境,即使我們認為怎麼做是比較好的方式或狀態,也都只能代表了我們自己的家庭動力是這麼運作的而已,面對別人的家庭都應該要更有距離地去等待那家庭內在力量成長。因為我並不是也沒有想要做助人工作者,似乎就更要謹慎。當然,不同的家庭結構都會有不同家庭的樣貌,家庭系統會如何運作,如何改變,如何流動,都緊緊地牽動著家庭狀態,反之,每個人也都在系統中被影響著。」這是自己對待別人的部分。

另外也想著,自己在家庭裡的影響,家庭系統的流動就是會緊緊地繫著每一個人,小孩最是敏感,也最是容易被牽動的,畢竟這也是在結構上的弱勢。我們或者看起來是完美家庭的樣貌,但事實上一個家庭的核心價值是甚麼,才是更重要的。這部分大概也是需要重新去思考的,成為一個家究竟需要甚麼,家庭運作的模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又是甚麼樣貌。

受託送老師往飯店的路上,他問了自學生都在學甚麼,小孩回他「都在混」,媽媽直冒冷汗。在車上談到身邊有些朋友在教育界,因為工作的職責,經常面臨自己正在教一個自己內在真實聲音並不盡然認同的內容,但孩子天生是有天線的,他們會感受到大人們說一套做一套心裡想著另一套,結果孩子感覺到的內外不一致,可能會想:現在在說的事情,根本不重要,只是因為被規範要教而已。老師說了一些話,大概是在說:在每一次的過程裡,都會有一點改變和累積,不只是性平教育會面臨這樣的事,所有的教育都是,不同立場的人都有各自要傳承的價值,包括文化、人文...,要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這樣的環境裡,得到自己的力量,教育更重要的是人。

回到自己,最近經常感到瓶頸的自學生,燃起想要回學校的想法,他說自學很難,覺得自己一直做不好,但對於回學校的態度,看起來只是一種逃避,所以到底是不是繼續自學這件事情,已經擱置了好幾個月,一直在想著一些事,究竟對一個孩子來說,時間成本需要耗掉多少,才能學會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這種事情沒有答案,也沒有絕對優勢,仍舊緊緊地牽繫著在每個人的心理,哪一件事情更重要。

自學以後,無論是學生或者是大人,都有了比較多的時間餘裕,去面對每天的生活,包括學習的時間。學習沒有每周進度,沒有每月目標,看起來就是每天都在浪費時間,看起來真的就是在混,看起來耗費了許多的時間成本卻甚麼效益都沒有。這狀態經常很折磨人,有時候就是會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要來改變點甚麼,總是在這種時候,就會發生一些事情,重新來想著這件事。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鬆地說「沒事,小事」。我說那為何要阿姨不要進去,他說「他們要練習自己溝通,不然每次吵不是很煩人,他們只是需要時間練習」。聽完我都覺得好好笑,如果自學生時間的成本花在這樣的能力培養上,似乎又能繼續下去了。



成長過程裡最需要花時間的,就是陪伴

成長過程裡最需要花時間的,就是陪伴


有時候在想,我們好容易在教育上扭曲時間成本的概念,認為時間的成本要反映出學習的效率,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大效率的事,如果在教育上總是這樣看,真的很為難,也很危險。在教養(育)上要花時間做甚麼? 所有的學習都是需要時間成本的,擅長的事花時間繼續精進;不熟悉的事花時間累積經驗;已經學會的花時間熟練;還沒學會的花時間看懂。

時間是公平的,如果我們總是期待時間花在效率上,就無法期待沒有效率的那些事能夠學會,但很無奈地,成為一個人,在根本上就是一個沒有效率的概念,那些我們認為做為一個人重要的事,都需要花上許多時間成本才可能看得見。我們要花多少的時間才能夠學會看見別人的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了解自己在一個團體裡的影響力有多大、花多少時間才能學會一個決策的影響有多少、花多少時間才能學會世界不會事照著自己的意思轉、也不會照著父母的意思轉、花多少時間才能知道孩子會的可能遠勝大人想的、花多少時間才能讓大人真正地看見小孩是一個獨立的、正在學習並建構自己的未來世界的個體、花多少時間一個小孩能夠在利己且利他的思維裡做決策,這些時間成本,對我來說,都是重要的時間成本,而且花的時候不計代價。我不知道這成本花下去會怎樣,但教育家從來就不是這樣用效率談論教育的。

學習可以有效率,那是在以成績作為工具,考試制度做為目標的思考裡可以實現,如果學習成為一個人,我們需要的時間成本大概遠遠地超過我們的想像,但我們其實都忘了,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需要花下去這時間成本,只是在小的時候,時間的餘裕或者相對是更多一點。

好吧~這篇是媽媽擦完全身冷汗後的定心丸,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的沙龍
41會員
39內容數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2019/12/18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2019/12/18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欸!爲什麼有班級全班被廣播到學務處呀?是誰的班呀?」同事問我。 「XX的班,這個班級聽說非~常~的活潑。」 「唉~你會不會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好辛苦,下課常看到老師站在班級外走廊,苦口婆心的跟學生勸說。」 「XX老師我看他就很少回辦公室休息,⋯真累~」 同事邊說邊抽兩張衛生紙給我,示意該去洗手間上個
Thumbnail
「欸!爲什麼有班級全班被廣播到學務處呀?是誰的班呀?」同事問我。 「XX的班,這個班級聽說非~常~的活潑。」 「唉~你會不會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好辛苦,下課常看到老師站在班級外走廊,苦口婆心的跟學生勸說。」 「XX老師我看他就很少回辦公室休息,⋯真累~」 同事邊說邊抽兩張衛生紙給我,示意該去洗手間上個
Thumbnail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演講場合充滿各式父母,其中一種是很認真教養孩子、家庭正常和樂但偏偏孩子才小學階段就越來越沒動力的類型;家長們感到疲憊、沮喪卻又奮力不懈想捲土重來的心,一開始的確讓我蠻感動的,現場花時間好好聽他們的問題,想知道自己能幫什麼忙。
Thumbnail
演講場合充滿各式父母,其中一種是很認真教養孩子、家庭正常和樂但偏偏孩子才小學階段就越來越沒動力的類型;家長們感到疲憊、沮喪卻又奮力不懈想捲土重來的心,一開始的確讓我蠻感動的,現場花時間好好聽他們的問題,想知道自己能幫什麼忙。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Thumbnail
太太對著大兒子皓的怒罵聲,從書房裡陣陣傳出;皓剛進入國中,太太常教到冒火氣,方才告別童年,變調的不是男孩的聲帶,而是媽媽焦慮的腦袋。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類補教名言,向來與我們絕緣;兒子學齡前,我們不急著他們學國語注音,國小不急著學電腦、英文或其他學科。兩個兒子國中小時的功課我們沒交給安親或補習班
Thumbnail
太太對著大兒子皓的怒罵聲,從書房裡陣陣傳出;皓剛進入國中,太太常教到冒火氣,方才告別童年,變調的不是男孩的聲帶,而是媽媽焦慮的腦袋。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這類補教名言,向來與我們絕緣;兒子學齡前,我們不急著他們學國語注音,國小不急著學電腦、英文或其他學科。兩個兒子國中小時的功課我們沒交給安親或補習班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Thumbnail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