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觀景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早起床瑪莉便順手的拿起手機,這跟大部分的現代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她的行為不但是正常,也是一種人人都有的行徑。原來是已經下午了,她並不知道原來他已經睡上了十六個小時,原本她特別提醒父親今早出門前,記得要叫她起床,半開的房門說明了父親的確試圖叫醒她,瑪麗一點印象也沒有。這樣的日子令她有些許的害怕,畢竟在過去三十年來她不曾有過這樣的生活,那種他會在下午茶時段告訴她的姐妹們「藝術家們都是如此」的生活,其實令她害怕。想當然她並不明白藝術家的全貌,或者他根本不想去理解,更有可能的是對她而言這個名詞如同烏托邦,是一種傳說中的存在。
點起一根菸。這是瑪麗離開根特以後而養成的習慣,她不吃早餐,一杯咖啡和一根菸,靠在床口滑著手機。如果沒有手機這樣的裝置,也許這樣的早晨是瑪麗一個夢境裡的另一個烏托邦 — — 她不用做任何的是,而陪伴他緩慢甦醒午後的第一篇章,是一根菸和一杯黑咖啡。至於那扇窗,以及以外的風景,一點也沒這麼重要,只要能靠在那樣的窗台邊,什麼都不用想的太清楚,對她而言就是一種幸福了。曾經看過兩年整在倫敦的怪異、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景緻的景緻;幾個月巴黎那條與人看似和平相處的塞納;甚至是布魯日那扇落地窗、以為有人人口中的歐洲風光,但面對的只是重建後的高大公寓擋住了所有陽光,而瑪莉能看的,只是一扇扇的窗戶。
瑪麗並不在乎,他在意的是在那個偶居的城市裡,躺在沙發床上的那個男人,或者他父親出門後保溫中的咖啡。其餘的,就只是讓他的腦袋好好的開機,面對迎來的這天,但是很不幸的,自從她沒了工作以後,他不知道這樣的一天是怎麼樣的日子。於是乎開機的時間便變的極度的漫長。
手機。她發現蓋亞封鎖了他的社群網站了。身為前女友,瑪莉可以明白,也就是帶著這麼強大的理解力和包容力,這不太能帶給她太過巨大或者震驚的感受,只是有點不敢相信。她與蓋亞之間的聯繫只剩下電話簿裡的那支手機號碼,看似可以讓瑪莉感的樂觀,實際上是一旦誰換了一支新的手機號碼,兩個世界就再也沒有關連了。自從瑪莉結束了與蓋亞的這段感情,離開了歐洲,最後沒有機會見上一面一直是瑪莉心中的一個遺憾。最後的短信停在蓋亞告訴她,他現在有一個伴侶了。而文字再怎麼樣也無法表示出情緒,那短短「真的很替你開心」這樣的訊息,也只能被假設算是有風度的祝福了。而也許是新歡的嫉妒,現任永不想輸給前任的精神,蓋亞將瑪莉給封鎖了。這些她都可以理解,但困擾她的事,如此一來,擁有解除心中的遺憾這件事的管道就少了一樣,他早晨喝著咖啡、抽著菸滑著手機可以遠遠「關懷」的對象就少了一位,這樣秘密行事的後現代作為,曾經是瑪莉心中的慰藉,而後都將不復在了。
這正是她心中的那份遺憾,得以擁有更多滋長的可能的機會。
這是瑪麗早晨的第五杯咖啡,她終於在中午之前就醒了,一如往常的咖啡、菸和一扇窗,而沒有那台用了四年的iPhone。她確確實實的回到她總愛開玩笑說的「美好的十九世紀般的生活」 — — 她的想像、她的嚮往,可憐的是她或在千禧年之後,一個不夠積極的女人的到這些想像的來源,竟也只是Netflix上的時代影集或者她憑空想像的,比起現在的生活人們當時怎麼活。沒有情感的吐出一口菸,她終於擁有自由般的,不用透過手機螢幕那小小的觀景窗,假裝是關心一個已逝的過去,其實也只是自討沒趣的早晨。
她非常的慶幸,這個新公寓依然擁有可以伴著他的咖啡與菸的法式窗戶,而她需要面對的,不過只是如何阻止自己再倒一杯無糖無奶的黑咖啡。
    10會員
    11內容數
    表演藝術是我的本業:劇場、藝術、行為、舞蹈、變裝。流動在高注目與小眾市場之間,矛盾讓我只能一直想,有時鑽牛角尖。我沒辦法寫出完美的論述與論理,我也沒辦法寫出太自言自語。這些文字大概就是某種表演狀態,我演著一種自言自語,但需要你們的聆聽與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ihHan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台北—藍眼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我眼裡的臺北車站——那些忙碌之餘的城市風景 在臺北求學的高中學子,應該對「北車」——臺北車站一詞不陌生。 今天想分享的,是臺北車站背後,我們也許未曾凝視過的城市風景。 臺北畫刊第582期 那些歷史 歷史課本曾經提及,臺灣的鐵路建設始自清朝劉銘傳擔任巡撫的時期,日治的1908年,臺灣也蓋了第一條縱貫鐵路。 然你可曾想過,眼前看到的臺北車站建築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21-05-05
    2013 台北國際書展觀察(下)—— 書展所教我的事去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是寫作者與讀者的見面,還是產業內專業匯集流通,還是為了折扣書?台北國際書展,如何可以讓愛書人與產業專業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Thumbnail
    avatar
    那個叫 Che 的
    2021-01-18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彩蛋|場景篇—台北、台中、澎湖電影場景巡禮《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發生在解嚴後的1988年,阿漢(陳昊森飾)與Bridy(曾敬驊飾)之間一段超越友誼的深厚情感。電影對時代的刻畫相當細膩,特別是許多場景都是實景拍攝,包含墓園、電影院的放映室都是真的,也重現了太陽系MTV、中華商場等。本文一一盤點刻在我心底的電影場景,邀請大家一起走入電影中。
    Thumbnail
    avatar
    鹿刻Luke
    2020-10-09
    201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看了那麼多部電影,我得到了什麼?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一天可以看上四五部,甚至有一天假日還看了六部,整整在戲院待了12小時,我想了想,想要回答一個很厲害甚至能說服他的答案,但最後也只說:「因為我喜歡啊。」只能說能投入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真的是很幸福、很美好的。藉著這篇文重新檢視自己,也在這跟大家分享這一切的開始。
    Thumbnail
    avatar
    愛看電影的波妞
    2019-07-20
    台北電影節觀影筆記(三)(印度小情歌、救命大作戰、湯屋裡我記得、震向性教育、彼得盧:人民之   終於來到了第三回,上一次用這樣的篇幅寫感覺還不錯,雖然又短又淺的這樣寫北影一開始有點不安,不過現在也放寬心了,這次看了很不印度的《印度小情歌》、取材特殊的《救命大作戰》、節奏很慢的《湯屋裡我記得》、有點平庸的《震向性教育》,當然總算看了麥克李的《彼得盧:人民之聲》,大場面調度真是一流。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19-06-25
    台北電影節觀影筆記(一)(《我們與愛的距離》、《福岡》)這幾天看了幾部再來要上映的電影,盡可能的將其優點敘述給大家,同時抒發一下自己的心得,畢竟最近翻查筆記本覺得很好玩,一些沒放上網只留在筆記本的想法讀來居然也會新鮮,而不是已經被過濾掉的殘渣,於是打算打鐵趁熱在還沒忘記前記錄一下,悼念一下這些終將成灰的想法,同時順手打了影院指數,供大家隨意參考。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19-06-13
    正在上演,背後也有風景:台北文學季<p>閱讀,不只是獨享的喜悅,更是值得一座城市集其資源共同慶祝的盛典。任何一場文化節慶,都承接著前人的歷史足跡和智慧結晶,成為我們明日生活的根基。「台北文學季」五個字,由許許多多的才華、奉獻、深耕、理想與堅持寫成,是台北的幸福,也是台北的驕傲,願你我用珍惜的火種,讓這樣的驕傲繼續燃燒。</p>
    Thumbnail
    avatar
    重讀者
    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