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見之明:航海王二創小說《酒徒》──讀後感
方格精選

後見之明:航海王二創小說《酒徒》──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終於提起勇氣來面對還沒寫完的讀後感。(。)

raw-image


  《酒徒》一書由作者提供實體本閱讀,是2016年的作品。整本從封面到排版由作者一手包辦,成品以初學者自己動手完成的第一本同人誌來說,表現尚可。我無意否定這份努力,裡頭仍有不少可改善之處,排版的破折號與英文字型沒有處理好,而天地和行距處做得還不錯。後兩處對閱讀體驗影響最大,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能處理好實屬小確幸。(。)

  首先,封面上引用石川啄木的詩句,「說是悲哀也可以說吧/事物的味道/我嘗得太早了」,先不提書中內容,「味道」和「嘗」兩個關鍵詞,讓讀者能夠意識到選用的部分與書名有關,然而尷尬的是,章節卻拿塔羅牌正逆位的牌意作區分,當然要說《航海王》這個作品雖然偏向西洋仍舊是日本作品也未嘗不可,附加設定方面元素並未一致,就整體性而言我認為是可惜的。

  進入文本,作者的用詞雖偶有不精準的情況,大多數時候還算流暢,另外可能因為我並未看過原作,缺乏對兩位角色的瞭解,前三章給予的背景提示不多,只是描述當下的狀態,閱讀上難以察覺兩人在字面以外原有的深厚情誼,更多是一種設定感。

  文中提到的酒類都描寫得很特別,讓人想一探虛實,可是相關情節裡的對白多差強人意,一不夠口語,二則是太過拿捏,反而顯得不自在。八章起海賊襲擊的章節,算不上是特別的情節,但用在這個地方很恰到好處,畢竟再好也不如適合,讓整個作品不至於沒有起伏,而且也是很好的切入點和轉折。

  微妙的是,整本書裡幾乎沒有所謂的「兩情相悅」,不清楚是作者的意圖,還是我太駑鈍,我其實讀不太懂為何這兩人爭吵,也不是很確定他們是如何暫且言和的,總覺得缺乏決定性的提示,又或者是我無法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感情模式,他們原本是什麼樣的關係?朋友嗎?可是到後面又有特別的感情存在,那到底最後怎麼了,我不得而知。

  結尾處試圖將「酒」與「醉」和書名《酒徒》掛勾,我瞭解書名、引用的詩句與兩人幼時經歷的關聯,但即使如此,用喝酒的場面來收尾依舊有些乏力,最末句「他們醉過,現在終是要清醒了」,醉指的是什麼?吵架?互不了解?而清醒又是?馬上會繞回我上面所說的,不知道他們究竟是處在什麼狀態……

  直到尾聲的章節,兩人周遭的氛圍才比較輕鬆,而沒有強烈的彼此防備感,我這才從對白裡知道原來之前就有人告白了,原來這個喜歡就是那個喜歡!這種摸不著頭緒的狀況很有可能是作者的描寫不明確,也就是舞台燈打得不夠亮,以至於讀者不知道現在回憶的橋段發生在前面的哪一個地方,實在很難說我是沒有看到還是沒有印象。

  不管怎麼說,《酒徒》在文筆上沒有強烈風格,但勝在筆調穩健,劇情的節奏尚可,不會拖沓也不乏故事,情感描寫則略嫌生硬,感覺上不太熟練,在動作以及打鬥的部分則有相當好的表現,銜接和轉折都有到位,閒時可以一讀。




avatar-img
樂極忘形
58會員
158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樂極忘形 的其他內容
得到委託方的許可來寫這篇專文,實際情況如標題所言,沒有想過自己會接到這種類型的委託,製作過程也出乎意料的有趣。 每次做設計,委託方的需求就像是線索,而身為做設計的一方,必須循著蛛絲馬跡,抽絲剝繭,去探求其延伸的意義及元素,進而組成設計物的輪廓。
  寫這篇的時間過了午夜,正確來講是週四,很抱歉我又在一個稍遲的時刻更新,但實在是忙,卻也不知道是在為什麼忙。相信有些人跟我有很類似的感覺,特別是已經在工作的朋友哈哈哈,就算想要抱怨也覺得沒有意義,不如趕快把事情做完。
  夜幕如絲絨般覆蓋一層寂靜的藍,明亮星辰點綴其上,微冷空氣氾濫濃重霧靄,它們在草舌、葉脈以及花蕊的前端緩緩凝結,成為破曉時消融於晨光之中,晶瑩剔透而易碎的露珠。
  上手一份新工作加上準備研究所,讓我大年初二的月津港一遊始終無法成文,從二月初一直拖到三月底,怕自己最後不想寫,只好抓到時間就來還債。(´ー`)   為什麼會去月津港,其實是因為高雄的金銀河燈會未演先轟動,但鄙人初三就要回台北,無法看到它有多崩壞,於是逆向思考,以頗受好評的月津港〈隨光。呼吸〉
星期三的晚上十一點開始寫這篇本來要在當天發的文,實在是有一點尷尬,但也沒辦法,人生太難了,更難的是事情多得要命我卻沒有時間可以處理。   〈祕密通信〉本來是預定成為一個月裡會有兩次發文的題材,畢竟我以前在ASK上回答問題很有經驗,但換了平台大家都變得很矜持,只有發起人捧場,可惜我原來還期待有人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專欄,甚至我其實連大部分的待辦事項都無暇處理,一直擱置到了現在,整件事情的始末很瞎也很離奇,想說就趁這個時間點來分享一下。
得到委託方的許可來寫這篇專文,實際情況如標題所言,沒有想過自己會接到這種類型的委託,製作過程也出乎意料的有趣。 每次做設計,委託方的需求就像是線索,而身為做設計的一方,必須循著蛛絲馬跡,抽絲剝繭,去探求其延伸的意義及元素,進而組成設計物的輪廓。
  寫這篇的時間過了午夜,正確來講是週四,很抱歉我又在一個稍遲的時刻更新,但實在是忙,卻也不知道是在為什麼忙。相信有些人跟我有很類似的感覺,特別是已經在工作的朋友哈哈哈,就算想要抱怨也覺得沒有意義,不如趕快把事情做完。
  夜幕如絲絨般覆蓋一層寂靜的藍,明亮星辰點綴其上,微冷空氣氾濫濃重霧靄,它們在草舌、葉脈以及花蕊的前端緩緩凝結,成為破曉時消融於晨光之中,晶瑩剔透而易碎的露珠。
  上手一份新工作加上準備研究所,讓我大年初二的月津港一遊始終無法成文,從二月初一直拖到三月底,怕自己最後不想寫,只好抓到時間就來還債。(´ー`)   為什麼會去月津港,其實是因為高雄的金銀河燈會未演先轟動,但鄙人初三就要回台北,無法看到它有多崩壞,於是逆向思考,以頗受好評的月津港〈隨光。呼吸〉
星期三的晚上十一點開始寫這篇本來要在當天發的文,實在是有一點尷尬,但也沒辦法,人生太難了,更難的是事情多得要命我卻沒有時間可以處理。   〈祕密通信〉本來是預定成為一個月裡會有兩次發文的題材,畢竟我以前在ASK上回答問題很有經驗,但換了平台大家都變得很矜持,只有發起人捧場,可惜我原來還期待有人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專欄,甚至我其實連大部分的待辦事項都無暇處理,一直擱置到了現在,整件事情的始末很瞎也很離奇,想說就趁這個時間點來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