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M電影|《天氣之子》-為了妳,放棄世界又如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Happy Ending。這其實也看得出新海誠在商業電影的道路上,終於踏上了一大步。

raw-image

  如此的改變,當然對部分老粉絲來說,可能有些許地不適應;對於早已被其細膩的情感描繪,所深深吸引的人,也許有那麼點感嘆吧!但是新海誠動畫唯一不變的招牌,就是在視覺上,隨時可見的精湛作畫功力。在他的動畫裡,背景的細緻優美,往往都是未接觸其作品的潛在觀眾,首先被吸引住的關鍵要素。甚至也有粉絲樂道:「每一幀畫面都能拿來截圖作為桌布。」的確,新海誠在畫面上的用心,已經是眾所認同的實力展現。

raw-image

  至於把故事說好,看來一直都是老師屢次需要面臨的挑戰。從早期的《星之聲》(ほしのこえ)、再到後來的《秒速五公分》(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時常因其過於注重心境描寫的敘事結構所詬病外,故事的節奏鋪陳,也時常有站不住腳的狀況。等到2016年,《你的名字》看來才真的牢牢抓住了大眾的觀影體驗。  

  而這次《天氣之子》(天気の子),新海誠又大膽地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在訪談中曾經提到過:「《天氣之子》比《你的名字》,更直接地丟出問題給觀眾,對於製作人來說,我相當期待收到兩極的評價。」 確實,《天氣之子》是一部值得深入討論的動畫電影。在你看完後,你可以不喜歡它的結局,它所想表達的意涵,但是身為觀影者的你,卻可以在動畫裡,領略出自己的一套看法;自由決定自己的所愛、所見。而這也恰如電影中主角想傳達的:「無論世界是變得怎麼樣,我始終想選擇自己所喜愛的。」

raw-image

  相信看完《天氣之子》的人,都會在最後結尾上,注意到它與《你的名字》之間的微妙差異;讓你細細品味其中;讓你發現分歧的觀點,新海誠的確成功了!這次的新海誠確實丟出一部「兩極化」的電影。

  英雄主義在近期的主流影視媒體中,似乎已變成常見的口碑操作手法。先是塑造出人人喜愛的英雄角色,再因他的犧牲奉獻,換取這個世界的和平,隨之而來的是所有人對於英雄的尊敬與感動。但是《天氣之子》選擇了另類的平行支線,重新定義出新的可能-「自私有什麼錯?」

  《天氣之子》理當能朝著我們所熟悉的去發展-「陽菜的犧牲,換來風和日麗的東京。」但是我們都見到結局了,東京成為水都,社會的生存模式完全改變,居民不得不搬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居住;電視新聞終日只能播報「明日雨天」。

  至於帆高跟陽菜呢?他們相遇了,對小倆口來說,確實是個完美的大團圓結局。也許會有人跳出來說道:「憑什麼帆高可以選擇陽菜,而放棄了這個世界。」

raw-image

  我們可以從劇中角色的設定窺看一二。每個要角,都與我們生活貼近,甚至是社會上的弱勢。帆高,一個離家出走的未成年少年;圭介,生活頹廢的單親爸爸;夏美,拚力找尋工作的社會新鮮人。大家都是辛苦在大都會打拼的小井市民,沒有人會真的在意他們的過往,也不會有人特別在路上多注意他們兩眼,他們不過是社會上再平凡不過的一角。

raw-image

  圭介在結尾時,對帆高說道:「這個世界早已經陷入了瘋狂。」是啊!這世界的改變,難道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控制的嗎?陽菜是晴女的事實,有多少人會選擇相信?現實的世界,不存在英雄,陽菜拋開晴女的身分,也不過是名再普通不過的少女罷了。「也許東京只是回到它原本的樣子」劇中對白再一次點醒我們,不必為了世界多慮,也不必為了世人承擔重任。我們都是為了自己所愛,而生活的平凡人。

  你孱弱的肩上承擔著整個世界的重量。

  但能夠看見這一切的卻只有我,讓我不甘心得快要落淚。

  「沒事吧?」你馬上就察覺到了,擔心地問著。

  「我沒事的」雖然我慌忙回應。

   但我不懂,為什麼,你要說出那種話呢?快要被壓垮的,明明是你啊!

  劇中插曲「大丈夫」的歌詞,如同帆高的獨白。對於陽菜肩負世界的宿命,感到無奈、不甘。其實大家都能像帆高一樣,忽視掉不關己的第三者。我們為何不能將人生,選擇在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上,我們都是平凡人,也想找到屬於個人的幸福。為了自己,而任性地做出利己的抉擇,有什麼錯的呢?

  「為了我所愛的人,犧牲世界有什麼不好?」一句好似少年的肆意妄為;但是,在我們心裡,又何嘗不是這麼想的。

  我們不過是為了自己所珍視的,盡全力罷了。

  電影預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塊M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從鈴芽之旅回看到天氣之子,再到言葉之庭,言葉之庭彷彿看到 天氣之子的既視感,雖然是言葉之庭是2013就出的電影動畫,全長大約40多分鐘的時間而已,甚至比 秒速五公分 1個小時還要短,看個兩集新番的時間就可以看完。從新海誠的故事劇情中不難發現,各個作品有許多的元素都極為相似...
Thumbnail
從鈴芽之旅回看到天氣之子,再到言葉之庭,言葉之庭彷彿看到 天氣之子的既視感,雖然是言葉之庭是2013就出的電影動畫,全長大約40多分鐘的時間而已,甚至比 秒速五公分 1個小時還要短,看個兩集新番的時間就可以看完。從新海誠的故事劇情中不難發現,各個作品有許多的元素都極為相似...
Thumbnail
前幾天進電影院把鈴芽之旅看完了,想說一定要補完天氣之子,於是也趁著連假補完這部同樣很棒的新海誠於2019上映的《天氣之子》。 先來說說《天氣之子》的世界觀,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的災難電影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的是水災,在2019的日本常遇到梅雨不停的天氣異常現象,因此天氣之子的動
Thumbnail
前幾天進電影院把鈴芽之旅看完了,想說一定要補完天氣之子,於是也趁著連假補完這部同樣很棒的新海誠於2019上映的《天氣之子》。 先來說說《天氣之子》的世界觀,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的災難電影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的是水災,在2019的日本常遇到梅雨不停的天氣異常現象,因此天氣之子的動
Thumbnail
「將別人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使命」這樣的想法,就成了晴女活祭的悲劇宿命。
Thumbnail
「將別人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使命」這樣的想法,就成了晴女活祭的悲劇宿命。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Thumbnail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Thumbnail
高一夏天,帆高離開位在離島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東京,拮据的生活迫使他不得不找份工作,最後來到一間專門出版奇怪超自然刊物的出版社擔任寫手。不久,東京開始下起連日大雨,彷彿暗示著帆高不順遂的未來,在這座繁忙城市裡到處取材的帆高邂逅了與弟弟相依為命,不可思議的美少女陽菜,原來擁有「改變天氣」的奇妙能力。
Thumbnail
高一夏天,帆高離開位在離島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東京,拮据的生活迫使他不得不找份工作,最後來到一間專門出版奇怪超自然刊物的出版社擔任寫手。不久,東京開始下起連日大雨,彷彿暗示著帆高不順遂的未來,在這座繁忙城市裡到處取材的帆高邂逅了與弟弟相依為命,不可思議的美少女陽菜,原來擁有「改變天氣」的奇妙能力。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相較於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此次的《天氣之子》不只呈現新海誠對社會底層的觀察與關懷,其實也呈現出新海誠如何活用晴天和雨天的意義,作為影像敘事的手段。
Thumbnail
   相較於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此次的《天氣之子》不只呈現新海誠對社會底層的觀察與關懷,其實也呈現出新海誠如何活用晴天和雨天的意義,作為影像敘事的手段。
Thumbnail
電影海報 無雷部分:睽違了三年之久,終於又在大螢幕上得以觀賞新海誠作品。挾帶著前作《你的名字》之前的氣勢和期待,一部預告片上看來畫質超高、音樂超讚的動畫片,深深勾起了那一年,想要再經歷類似感動的萬分期待。更是不禁無限地幻想:又會是多特別的作品?     不過,與其說這部作品是《你的名字》的繼承作
Thumbnail
電影海報 無雷部分:睽違了三年之久,終於又在大螢幕上得以觀賞新海誠作品。挾帶著前作《你的名字》之前的氣勢和期待,一部預告片上看來畫質超高、音樂超讚的動畫片,深深勾起了那一年,想要再經歷類似感動的萬分期待。更是不禁無限地幻想:又會是多特別的作品?     不過,與其說這部作品是《你的名字》的繼承作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