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20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噢,你也在這裡嗎?

導演:新海誠
配音: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

說到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作品,自己從2002年【星之聲】、2004年【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007年【秒速5公分】、2011年【追逐繁星的孩子】、2013年【言葉之庭】一路追下來,亦步亦趨的收藏他的作品,到了2016年,突然【你的名字】變成了票房顯學(這也是他第一部以電影製作委員會形式製作的電影),全世界都在討論新海誠的電影風格與特色。

raw-image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 小野小町

【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在諸多訪談中都不斷提到,關於電影的劇情創作靈感,是來自於小野小町的和歌名作。和歌是日本傳統的一種詩歌形式,在【你的名字】或新海誠的作品裡,不乏這類援引自日本傳統文化影響的描寫,輔以新海誠細膩又絢麗的畫面,創作出有別於其他動畫創作者的特有風情。

raw-image

曾經以「影像文學」而在小眾文青界聞名的新海誠,在【你的名字】賣座大轟動後,瞬間變成大眾都知道的名字,這可能會讓老粉覺得他已經不是原本的新海誠,光看電影的前半段,那種靈魂交換,偶而穿插幾個性別交換的笑點編排,會覺得新海誠是否變通俗了吧!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會發現這部【你的名字】比較像是「新海誠作品學」集大成,有著【星之聲】的跨越時間的訊息傳遞,【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打破時空的重逢,【追逐繁星的孩子】對於彼岸世界的設定,【言庭之葉】的《萬葉集》還有小雪老師,以及神似【秒速五公分】的結局畫面。當然後續在2019年新海誠還有一部評價好壞參半的【天氣之子】。

將靈魂交換與純愛電影的傳統結合,【你的名字】一開場就讓你看到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小鎮生活平淡無奇的普通女孩,母親早逝,父親離家忙於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從頭到尾沒露過面的)父親生活,下課會去西餐廳打工,暗戀著餐廳女前輩,同樣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

raw-image

三葉與瀧這兩個分別生活在夕守小鎮跟東京的人,有天發現在睡夢中兩人會交換靈魂,隨著荒謬與適應過程,新海誠瘋狂展現他最擅長的時空交錯剪接技巧,隨著你看的次數越多,越能夠挖掘電影的訊息量,像是三葉的生活其實早瀧三年(例如三葉與瀧打扮、校服及身高的差別),藉由「門」這個意象的挪動,有如打開記憶與空間的拉扯,重複的畫面可能也暗示著不同的時間,讓電影的人物設定及世界觀就像是電影不斷出現的「繩結」概念,相互交錯,傳遞「何者為彼,彼為何人」的電影精神。

raw-image

原本在不同時間線與空間軸的三葉與瀧,隨著電影前半的鋪陳,到了後半在瀧飲下口嚼酒(日本神社巫女的祭祀物),宛如男女交融的相濡以沫,牽動彼此開始流動了起來,兩人互相尋覓彼此,巧妙的切換瀧與三葉的時空背景,奮力抓住那一絲在黃昏魔幻時刻出現的細繩。。。套用「平行」時空的科幻設定,觀影者不用管電影的科幻設定在講什麼,重點是兩個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人,是為了什麼而相遇?

raw-image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 張愛玲《愛》

如果單看【你的名字】最後一幕,「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你?」這句史上最俗爛的搭訕台詞,在經過一小時46分鐘後,會變成最感動人的一句話。「夢裡不知身是客」【你的名字】要傳遞的是那個命中註定相遇的人,不論來自哪一個時間空間,「別時容易見時難」,新海誠把「緣分」這種玄之又玄的命題,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

【你的名字】有個場景,是瀧有天醒來,發現自己在流淚,其實那是三葉敲定與前輩的約會行程無意識流下的。此時此刻,早上醒來回到自己體內的三葉,也發覺自己在流淚,才查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對瀧產生了好感。三葉與瀧為了找尋彼此而奔波,探索彼此的存在,喚醒著在記憶之中各種不同的感動與情緒。新海誠的愛情觀通常相當隱晦,線索埋得很深。不可言說的感情,在看新海誠的作品,表面上是從日常瑣事出發,卻幾近滾雪球的速度,為了追求「純粹」,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宇宙級」的愛情觀,比較像是在懷念自己單純的(或笨笨的)青春歲月那種義無反顧的熱情,為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的永遠不回頭的天真。作者很在乎「純愛」的呈現,背後代表的是對「青春」的無限懷念,只有青春,才夠資格擁有那份無私的愛。

raw-image

「他們兩人都相信,是一股突發的熱情讓他倆交會。
這樣的篤定是美麗的,但變化的無常更是美麗。」

──辛波絲卡的《一見鍾情》

看【你的名字】三次,一直覺得宮水三葉家的神社背景很值得研究,無論是參拜火山口型窪地的御神體,口嚼酒為半身獻祭,外婆偶出神諭般的智者言論,以及家族少女都做過交換靈魂的夢。。。這部份超越我的理解範圍(尤其是電影提到的糸守的過去與繭五郎的大火),但我想應該是有所暗示才對。畢竟新海誠的動畫都雜學得可以。

raw-image

號稱「每一格動畫都像是桌布」的新海誠,在畫面處理的細節華麗不在言下,但是畫風如何和命題對應,過去新海誠的作品大量的靜景、空景通常都是來描述角色心境、高潮內斂的劇情轉折,【你的名字】故事腳本上有了質的突破,讓風景呼應人物心情的對應上更加高超,那段「黃昏之時」(カタワレ時)的畫面,對應到兩人稍縱即逝的相會就美到讓人屏息。

彗星如鑽石般閃耀的光芒劃破天際之時,越是美麗,帶來的危機感就越是可怕。記憶消失了,感覺還在,「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一定會去見妳。」縱使彼此擦肩而過,站在面前也不敢相認,最終在櫻花飄散的2022年春天,「是一股突發的熱情讓他倆交會。」從當初的【秒速五公分】到【你的名字】,類似的畫風下,新海誠用這樣的故事去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即使穿越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就算不知道你的名字,卻無法忘記那句「すきだ喜歡你」。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2會員
513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4/10/11
十年前,部落格有個點點名活動,回答過一個「我最愛的100部電影」的題目。現在2024年,又經過了十年,想到這件事,回頭找當年回答的貼文,幸好還在。加了20部電影,當作備存文章。 現在重看這份名單,有沒有改變?沒差多少,畢竟年紀這麼大了,觀影的品味跟習慣早就根深蒂固。喜歡的還是喜歡,不愛的還是不
Thumbnail
2024/10/11
十年前,部落格有個點點名活動,回答過一個「我最愛的100部電影」的題目。現在2024年,又經過了十年,想到這件事,回頭找當年回答的貼文,幸好還在。加了20部電影,當作備存文章。 現在重看這份名單,有沒有改變?沒差多少,畢竟年紀這麼大了,觀影的品味跟習慣早就根深蒂固。喜歡的還是喜歡,不愛的還是不
Thumbnail
2024/08/27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裡寫了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那如果這句話倒過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曾經是大人…」最近「又」重看了兩部關於小孩子突然成長進入大人的世界,一部是1988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飛進未來】,一部是2004年珍妮佛嘉納主演的【三十姑娘一朵花】...
Thumbnail
2024/08/27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裡寫了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那如果這句話倒過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曾經是大人…」最近「又」重看了兩部關於小孩子突然成長進入大人的世界,一部是1988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飛進未來】,一部是2004年珍妮佛嘉納主演的【三十姑娘一朵花】...
Thumbnail
2024/05/13
【惡女花魁】是2007年的電影,作者是以華麗視覺攝影著稱的蜷川實花,這部電影是她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安野夢洋子的漫畫「煙花夢」。劇情講述被賣到吉原遊郭的女孩清葉成長為吉原花魁日暮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5/13
【惡女花魁】是2007年的電影,作者是以華麗視覺攝影著稱的蜷川實花,這部電影是她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安野夢洋子的漫畫「煙花夢」。劇情講述被賣到吉原遊郭的女孩清葉成長為吉原花魁日暮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導演新海誠於2016年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本作描述主角立花瀧跟宮水三葉因為神秘的力量不定時的會交換身體,住在鄉下的三葉得以體驗都市生活,瀧則是在三葉的學校因突然改變的個性大受歡迎,在一系列陰錯陽差的事件及日本神話編排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Thumbnail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導演新海誠於2016年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本作描述主角立花瀧跟宮水三葉因為神秘的力量不定時的會交換身體,住在鄉下的三葉得以體驗都市生活,瀧則是在三葉的學校因突然改變的個性大受歡迎,在一系列陰錯陽差的事件及日本神話編排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Thumbnail
十分慶幸在很久之前我弟弟已將新海誠介紹給我,我不敢說全部,不過差不多他所有作品我也看過,而且樂見他的作品日益精良,並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繼宮崎駿之後,又一動漫大師面世。未看新作《鈴芽之旅》時,很多人都說不要對其愛情線有期望。反而看罷我認為這是新海誠作品中愛情味道最為濃厚的一齣。 因為電影一開首
Thumbnail
十分慶幸在很久之前我弟弟已將新海誠介紹給我,我不敢說全部,不過差不多他所有作品我也看過,而且樂見他的作品日益精良,並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繼宮崎駿之後,又一動漫大師面世。未看新作《鈴芽之旅》時,很多人都說不要對其愛情線有期望。反而看罷我認為這是新海誠作品中愛情味道最為濃厚的一齣。 因為電影一開首
Thumbnail
《你的名字》在日本票房已經突破164億元日幣,相當於新台幣50億元,從2016年10月21號上映至今,各大戲院的場次仍舊滿檔,由此可見其眩惑的魅力,也難怪能在台灣掀起一陣日本動畫旋風了。
Thumbnail
《你的名字》在日本票房已經突破164億元日幣,相當於新台幣50億元,從2016年10月21號上映至今,各大戲院的場次仍舊滿檔,由此可見其眩惑的魅力,也難怪能在台灣掀起一陣日本動畫旋風了。
Thumbnail
「新海誠」是日本知名的動畫大師之一,第一次聽到新海誠的名字,是在2016年看到捷運站的動畫廣告「你的名字」口碑場,海報呈現很美麗的畫風,不論是天空、光影還是風景,一眼就吸引了我,每一幕動畫的光影呈現都極致得美麗!
Thumbnail
「新海誠」是日本知名的動畫大師之一,第一次聽到新海誠的名字,是在2016年看到捷運站的動畫廣告「你的名字」口碑場,海報呈現很美麗的畫風,不論是天空、光影還是風景,一眼就吸引了我,每一幕動畫的光影呈現都極致得美麗!
Thumbnail
《秒速五釐米》是一部由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其較為知名的電影有《言葉之庭》、《你的名字》等等。它在2007年上映,年代頗為久遠。我入坑新海誠的電影則是在高中看完《你的名字》之後,當時在電影院看完,就認定不論是劇情、作畫、配樂,它都應該是這個領域的巔峰之作了吧。後來又看了《言葉之庭》,這部的作畫更加精
Thumbnail
《秒速五釐米》是一部由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其較為知名的電影有《言葉之庭》、《你的名字》等等。它在2007年上映,年代頗為久遠。我入坑新海誠的電影則是在高中看完《你的名字》之後,當時在電影院看完,就認定不論是劇情、作畫、配樂,它都應該是這個領域的巔峰之作了吧。後來又看了《言葉之庭》,這部的作畫更加精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Thumbnail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Thumbnail
廢年在臉書上連載的電影記錄,以印象去書寫對電影的好惡,爬梳個人的電影美學。
Thumbnail
廢年在臉書上連載的電影記錄,以印象去書寫對電影的好惡,爬梳個人的電影美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