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複委託手續費與開戶流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為何選擇複委託?

因為考量海外券商遺產處理與網路安全的問題,海外股票的投資最後選擇了富邦證券的複委託。

複委託手續費不會比較貴嗎?

富邦美股網路下單的手續費牌告為1%,低消是美金39.9元,我談到的手續費是0.15%,低消美金20元,換算在單筆約台幣41萬元以內的手續費約台幣620元(20/0.15%=美金 13,333元*匯率31=台幣413,333元),以長期投資不頻繁交易的狀態,跟匯往海外券商的匯費相比其實是差不多的,對於等待整筆投入時間時台幣運用也是比較有利的。

第一步:富邦銀行開戶流程參考:

由於複委託需要扣款銀行帳戶,因此需先到任一富邦銀行分行開立一本萬利帳戶,可以現場辦理,或是網路先預約開戶可節省寶貴等待時間,如果已經有一本萬利帳戶,請直接跳到第二步。

富邦預約開立一本萬利帳戶網站:https://ebank.taipeifubon.com.tw/B2C/common/Index.faces

現場開戶準備事項:

  1. 準備身份證與第二身份證件(如健保卡、駕照等)
  2. 印章。

第二步:富邦複委託開戶流程參考:

由於我不想花時間跑證券公司臨櫃辦理開戶,因此選擇使用手機富邦證券e開戶APP開戶,如果有指定營業員,記得要填寫分公司與營業員姓名,這樣才會有手續費的優惠。APP審核完富邦會寄出紙本需簽名用印資料,完成寄回後等營業員通知申請通過就可以開啟下單了,整個流程大約十五天內可以完成。採用的APP如下,只要按指示將相關證件等資料用手機拍照上傳即可,相當方便。


raw-image

下載:富邦證券e開戶APP (Android)、富邦證券e開戶APP (Apple)

【5步驟開戶】:

  • 步驟1、上傳證件
  • 步驟2、填寫資料
  • 步驟3、語音認證
  • 步驟4、憑證申請
  • 步驟5、線上簽署

富邦複委託開戶介紹網頁:

https://www.fbs.com.tw/WorldWideStocks/Introduce

恭喜您已經完成海外股票投資最難的步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ngbowMt的沙龍
3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1.什麼是複委託 「複委託」可以讓身在台灣的我們,不用申請海外券商就能買到海外的標的! 複委託流程基本如下圖所示: 投資人會先向國內券商下單自己要複委託的標的。 再由國內券商委託上手券商(向海外合作的券商)掛單給該國家的海外證交
Thumbnail
1.什麼是複委託 「複委託」可以讓身在台灣的我們,不用申請海外券商就能買到海外的標的! 複委託流程基本如下圖所示: 投資人會先向國內券商下單自己要複委託的標的。 再由國內券商委託上手券商(向海外合作的券商)掛單給該國家的海外證交
Thumbnail
先簡單談複委託的優點 【遺產】 遺屬申報時認列方便 免去身後麻煩事 當然 遺屬對遺產上百千萬麻煩又怎麼了 但有些不會跟讓家人知道買甚麼的 或是用哪個帳號的 若是沒有留下相關紀錄 查詢上會較不方便 但複委託一調 就都出來了 【費用降低以後】 2022開始各家券商都開始把複委託費用降低 雖然
Thumbnail
先簡單談複委託的優點 【遺產】 遺屬申報時認列方便 免去身後麻煩事 當然 遺屬對遺產上百千萬麻煩又怎麼了 但有些不會跟讓家人知道買甚麼的 或是用哪個帳號的 若是沒有留下相關紀錄 查詢上會較不方便 但複委託一調 就都出來了 【費用降低以後】 2022開始各家券商都開始把複委託費用降低 雖然
Thumbnail
講起買美股,最先跳入腦海的不外乎是複委託與海外券商。究竟這兩種方式買美股有什麼區別?各自的優劣又分別在哪呢?
Thumbnail
講起買美股,最先跳入腦海的不外乎是複委託與海外券商。究竟這兩種方式買美股有什麼區別?各自的優劣又分別在哪呢?
Thumbnail
美麗的誤會 最近很多券商有複委託的手續費優惠活動,例如國泰有美股ETF 3美元手續費優惠而個股買入手續費0.3%,賣出同複委託開戶手續費。 永豐也有定期定額買進0.3%手續費無低收,但賣出是0.5%,低收35美金。富邦證券定期定額0.2%,無低收,但最低申購要100美金。 複委託傳家寶 ----
Thumbnail
美麗的誤會 最近很多券商有複委託的手續費優惠活動,例如國泰有美股ETF 3美元手續費優惠而個股買入手續費0.3%,賣出同複委託開戶手續費。 永豐也有定期定額買進0.3%手續費無低收,但賣出是0.5%,低收35美金。富邦證券定期定額0.2%,無低收,但最低申購要100美金。 複委託傳家寶 ----
Thumbnail
最近很多券商有複委託的手續費優惠活動,例如國泰有美股ETF 3美元手續費優惠而個股買入手續費0.3%,賣出同複委託開戶手續費。 永豐也有定期定額買進0.3%手續費無低收,但賣出是0.5%,低收35美金。富邦證券定期定額0.2%,無低收,但最低申購要100美金。 複委託傳家寶 怎不早說?難過想哭
Thumbnail
最近很多券商有複委託的手續費優惠活動,例如國泰有美股ETF 3美元手續費優惠而個股買入手續費0.3%,賣出同複委託開戶手續費。 永豐也有定期定額買進0.3%手續費無低收,但賣出是0.5%,低收35美金。富邦證券定期定額0.2%,無低收,但最低申購要100美金。 複委託傳家寶 怎不早說?難過想哭
Thumbnail
如果你打算投資美股,例如波克夏(BRK.B),標普500 ETF (VOO),那麼請繼續看下去。現行投資管道包括國內券商複委託、開立海外券商帳戶,這兩種管道該如何選擇?本篇文章針對大家關心的手續費、交易便利性、遺產處理等議題說明,並且分享阿福使用的方式提供參考。
Thumbnail
如果你打算投資美股,例如波克夏(BRK.B),標普500 ETF (VOO),那麼請繼續看下去。現行投資管道包括國內券商複委託、開立海外券商帳戶,這兩種管道該如何選擇?本篇文章針對大家關心的手續費、交易便利性、遺產處理等議題說明,並且分享阿福使用的方式提供參考。
Thumbnail
二寶媽的美股帳戶一直都是用富邦銀行進行換匯及電匯,因為台北富邦是台北市政府所屬員工的薪轉銀行,而且有一本萬利功能,不用再加開一個外幣帳戶,除了可以在美元匯率便宜時馬上用網路銀行進行換匯,另外利用旗下富邦證券複委託購買美股債券ETF有自動退稅功能,不用再加開一個證券存摺戶。 以往二寶媽都是累積到一定
Thumbnail
二寶媽的美股帳戶一直都是用富邦銀行進行換匯及電匯,因為台北富邦是台北市政府所屬員工的薪轉銀行,而且有一本萬利功能,不用再加開一個外幣帳戶,除了可以在美元匯率便宜時馬上用網路銀行進行換匯,另外利用旗下富邦證券複委託購買美股債券ETF有自動退稅功能,不用再加開一個證券存摺戶。 以往二寶媽都是累積到一定
Thumbnail
為何選擇複委託? 因為考量海外券商遺產處理與網路安全的問題,海外股票的投資最後選擇了富邦證券的複委託。 複委託手續費不會比較貴嗎? 富邦美股網路下單的手續費牌告為1%,低消是美金39.9元,我談到的手續費是0.15%,低消美金20元,換算在單筆約台幣41萬元以內的手續費約台幣620元(20/0.15
Thumbnail
為何選擇複委託? 因為考量海外券商遺產處理與網路安全的問題,海外股票的投資最後選擇了富邦證券的複委託。 複委託手續費不會比較貴嗎? 富邦美股網路下單的手續費牌告為1%,低消是美金39.9元,我談到的手續費是0.15%,低消美金20元,換算在單筆約台幣41萬元以內的手續費約台幣620元(20/0.15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