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森林:鱷魚和阿青的尋家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

《走出森林─鱷魚和阿青的尋家之旅》是國立臺灣文學館將學術出版品—台灣文學史長編系列改編為故事繪本的企劃之一。源自長編第二十七冊紀大偉教授執筆的《正面與背影:台灣同志文學簡史》,也是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團隊第三次參與此策劃的成果。

紀大偉教授在研究中,將臺灣同志文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啟蒙期、發展期與轉型期,並提及21世紀網際網路急速發展,傳統紙本書籍受到衝擊,同志文學也因應時局而求新求變,全書以發展史的脈絡逐期探討,並提供多元的思考面向。

兒文所團隊的任務是以《正面與背影:台灣同志文學簡史》內容為軸心,帶領兒少讀者透過繪本的形式,認識臺灣同志文學的發展歷程,並擷取同志文學的核心精神,融入新創的圖文故事中。

為了使兒少讀者能理解同志文學存在的意義及背後所蘊含的多元價值,兒文所團隊設定了以當代為背景的故事:高中戲劇社的兩位同學,為了參與平權戲劇比賽,決定以同志文學為素材,編寫參賽演出的腳本。

raw-image

主線故事以青少年自發性的探尋,來挖掘過往的文學軌跡。故事中劇本的討論採用自然的對話形式,讓讀者在閱讀中主動汲取、拼貼、整合文學史的樣貌;並帶進現今臺灣同志運動相關的議題,以連結現實生活。

繪本整體的敘事架構以兩位高中生的討論現場與新創的劇本相互交錯,使讀者除了閱讀故事主線之外,亦能有向外延伸探尋的動力。在戲劇腳本的編寫上,文字作者鄭若珣熟讀同志文學作品後,以時代順序串接重要文本,將當中出現的人物或情節,以超文改寫的方式編入情節,佐以逗趣的事件或對白。

腳本情節設定則配合同志文學的三大主題:「家」、「內心世界」、「烏托邦」。將此旅程設定為尋「家」之旅,藉由劇中角色鱷魚與阿青追尋傳說中理想的居處(烏托邦)而前進,「內心世界」的探討則分散在出場角色的對談中。過程中,除了直接摘錄作品中的文句之外,亦應用同志文學的素材,以概念轉化的方式做意義的再創。藉由文本傳遞建設性的訊息,提供讀者一個樂觀的願景,甚而翻轉原有的刻板印象,賦予從不同角度觀看同志議題的可能。

繪本中的插圖,在繪者周見信的巧思下,配合敘事結構,以兩種風格呈現。一為近似紀錄片視角的寫實風格,表達與現實的關聯。一為充滿幻想性的童話風格,營造多彩熱鬧的畫面,並以角色扮裝跟同志文化做連結。同時,置入具代表性的象徵符號於畫面之中,例如粉紅色三角形、性別平等表徵符號、彩虹旗等。

raw-image

附錄頁手繪的「森林旅程圖」與「阿偉的導演筆記」,以趣味的方式引出延伸閱讀的書目,並不鑿痕跡地「破梗」,讓讀者可以再回頭對照內文,尋找各個角色出現的畫面,並連接原始文本。在創作這本繪本的當下,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因此,我們也將這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加入繪本的情節中。

在此,要感謝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審查委員們,提供諸多意見與建議,讓這本圖文創作更臻完善。期盼《走出森林─鱷魚和阿青的尋家之旅》能引發兒少讀者,甚或成人讀者對同志文學的關注,進而對於同志文學與相關議題有更多元的認識與思考。

書名:走出森林─鱷魚和阿青的尋家之旅
作者:鄭若珣
繪者:周見信
出版社:國立臺灣文學館、星月書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山社出版公司的沙龍
37會員
61內容數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