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相關稅務 — 外國投資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懶人包總結
1. 2018年自川普上任起,任何股息預扣稅(30%)已無法退稅,因新法令已將外國投資人免稅額度降為0,千萬不要嘗試以身試法以免未來資金匯回有問題。
2. 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仍為0,因此請以capital gain最大化為主要投資考量而非每年的配息率。
3. 如為台灣投資人,境外收入低於100萬則不需額外申報,如超過100萬則計入基本所得額。基本所得額低於670萬則不需要繳交額外基本所得稅。
4. 如投資標的為美國境外產品,則股息是不需要繳稅的,如果被預扣請向卷商提出疑問。
如果覺得我寫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追蹤專案。
Facebook粉絲團 www.facebook.com/frankuslife
合作請洽 frankuslife@gmail.com
自從川普上任後(2018後)稅法經過大幅度的變革,境外投資人(用1040NR或1040NE-EZ報稅)已再無個人免稅額,因此往年免稅額度內退稅(填寫1040NR)的方式已經無法再使用,境外投資人股息固定會被收取30%的稅。鑑於此原因,境外投資人請盡量買入低配息率的資產,舉例來說假使有兩檔ETF同樣追蹤S&P 500且他們的內扣率是一樣的,那境外投資人最好買入配息率較低的的。下圖就用兩個範例解釋了一個配息率2%(VOO)以及另一個配息率5%(AT&T)在人生24~60歲之間,你的第一筆資金放大的倍數可能會是數倍之差,即使你長期定期定額,最後複利的差距以絕對數字來看絕對是相當可觀的。(2x:翻成2倍本金所需時間,4x之後以此類推)
對於配息率(Dividend yield)可以參考此網站 https://www.dividend.com/
對於境外所得如何報稅可以參考日盛證卷的說明 https://reurl.cc/QpVDgq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希望能將自己多年在美股投資的心得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內容會包含美股ETF,高成長股財報分享,幫助讀者們能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打造長期的多元化的資產配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朋友投資美國商品會經由不同管道,其中之一就是複委託的方式直接購買美股。 但其中有很多朋友都忘記海外所得有最低稅負制的稅務存在,千萬要記得這件事情。 或許您認為目前的投資金額獲利根本不可能沒有超過 670 萬所以不理會。 (目前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為 670 萬,2024年度開始將增加到 75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00679B美債ETF的配息屬於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75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就資產配置角度而言,這項金融商品還滿適合一些高所得稅者來進行資產配置的。但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很多夥伴在投資美股的時候,常常會被30%股利預課稅給嚇跑,覺得算完沒有很划算,就放棄美股這個目前最棒的投資市場。 遠山跟各位分享,如果是採用「複委託」的方式,基本上都會有退稅的空間,至少元大跟永豐,遠山自己都有經驗。為什麼今天要發這篇文章? 因為美股退稅來拉!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稅收減免法案(以下簡稱臺美稅收減免法案)提供較低的扣繳稅率,對比美國較高有效來源所得課稅門檻,目前利於降低國內公司未來在美整體稅負,對於臺商投資整體策略而言,仍須透過專業稅務技巧來做因應。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美國人組月月配?股息稅制怎麼看?】最近看到一個美國人通過長期持有7檔美股,自己組月月配,每月領1100美元,讓我想到,新聞上不都說美國人很怕股息課稅嗎?當然台灣人投資美股有預扣30%的問題 (未來也許預扣稅率則降至15%,參考連結區新聞),大概很少台灣人想買美國配股息的公司。 但讓我不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朋友投資美國商品會經由不同管道,其中之一就是複委託的方式直接購買美股。 但其中有很多朋友都忘記海外所得有最低稅負制的稅務存在,千萬要記得這件事情。 或許您認為目前的投資金額獲利根本不可能沒有超過 670 萬所以不理會。 (目前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為 670 萬,2024年度開始將增加到 75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00679B美債ETF的配息屬於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75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就資產配置角度而言,這項金融商品還滿適合一些高所得稅者來進行資產配置的。但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很多夥伴在投資美股的時候,常常會被30%股利預課稅給嚇跑,覺得算完沒有很划算,就放棄美股這個目前最棒的投資市場。 遠山跟各位分享,如果是採用「複委託」的方式,基本上都會有退稅的空間,至少元大跟永豐,遠山自己都有經驗。為什麼今天要發這篇文章? 因為美股退稅來拉!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稅收減免法案(以下簡稱臺美稅收減免法案)提供較低的扣繳稅率,對比美國較高有效來源所得課稅門檻,目前利於降低國內公司未來在美整體稅負,對於臺商投資整體策略而言,仍須透過專業稅務技巧來做因應。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美國人組月月配?股息稅制怎麼看?】最近看到一個美國人通過長期持有7檔美股,自己組月月配,每月領1100美元,讓我想到,新聞上不都說美國人很怕股息課稅嗎?當然台灣人投資美股有預扣30%的問題 (未來也許預扣稅率則降至15%,參考連結區新聞),大概很少台灣人想買美國配股息的公司。 但讓我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