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諳達」,蒙古語是「朋友」的意思。創立「安達窯」的老闆孫忠傑,因為對藝術的愛好而投入陶藝工作,30餘年來始終懷抱著「以陶會友」的初衷,一語道破店名的由來。
走進鶯歌「陶瓷老街」,好一副百家爭鳴的場景!各式豐富多彩的店面雖然滿足了藝術愛好者精挑細選的期待,卻也讓初來乍到的隨興遊者不知該在哪裡停下腳步......
走著走著,不經意地來到妝點樸素、意境幽雅的「安達窯」。只見顧客自在地觀賞各種不同的青瓷、定窯、羊脂白等作品,另一端則看見店長正以青瓷茶具泡茶招待客人。
「我們希望以陶會友、以茶待客。每一位進來的客人都是我們要互動的朋友,而不只是要賣東西的對象而已。」店長沏著茶、沁著茶香,彷彿是多年未見的老友般親切地交談著。
以陶會友 「安達」朋友你好
「安達」、「諳達」,蒙古語是「朋友」的意思。創立「安達窯」的老闆孫忠傑,因為對藝術的愛好而投入陶藝工作,30餘年來始終懷抱著「以陶會友」的初衷,一語道破店名的由來。
出生於台南的孫忠傑,退伍後隻身來到鶯歌打拚,初期以佛像彩繪加工維生。有一陣子台灣突然間來了許多海外訂單,因而開啟了他的陶藝事業。原來,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後,既有的文化資產、廟宇佛像被破壞殆盡,海外華僑買不到佛像,只好跑到傳統文化保存相當完整的台灣來。孫忠傑表示,文革大浩劫竟讓他因「禍」得福,可說始料未及。
超挑剔經銷商 造就一身好功夫
事業稍有基礎之後,孫忠傑開始思索:陶藝真只能做藝術品而已嗎?他開始趕搭流行轉做生活用品馬克杯。跨出這一步,卻讓他像是闖入叢林的小白兔──經銷商屢次「雞蛋裡挑骨頭」,導致產品無法正常出貨,只好賤價出售。「做越多虧得越多,差點就撐不下去。」
可是,「不服輸」的孫忠傑因而磨出耐心與練就紮實的基本功,也讓他對「產品瑕疵」的認定有了更高的標準。他認為與其被挑三揀四,不如自己接單直接面對挑戰。
這一轉,成果出奇地好。孫忠傑因為馬克杯品質優異而獲得雀巢公司的大訂單,瀕臨困境的陶藝生涯因而起死回生。「之前雖然有被糟蹋(台語)的感覺,可是回想過來,這何嘗不是幫助我技術提升與成長的貴人呢?」孫忠傑感慨中也感謝這段經歷。
溫潤青瓷令人迷 決心重現古時輝煌
非科班出身的孫忠傑,除了不斷自我學習各種拉坏、書法、繪畫外,也曾經跟著留日陶藝大師吳毓棠教授研究釉藥,期許突破單調的馬克杯工作。在這段摸索歷程中,孫忠傑一頭栽進青瓷的研發:「青瓷青潤的感覺讓我很著迷,因為它很接近和闐玉的青玉,有一種很內歛、讓人心靈平靜的感覺。」
青瓷最早出現於商朝,古人讚歎「似圭璧之色、煙嵐之氣」,而有「瓷中極品」美譽。唐朝陸羽《茶經》中提到:「越瓷青而呈茶色綠。」青瓷一名由此而來。但由於青瓷釉藥可變性很大、燒造困難,以致作品流傳極少,難怪當年愛青瓷成痴的宋徽宗,傾全國財力建造官窯,只為一睹青瓷之美。
不同於其他業者使用簡單的色釉,導致燒出的青瓷色澤較為呆滯,孫忠傑堅持採用天然礦物氧化銅做為釉料,讓青瓷溫潤青翠的美感和韻味得以自然呈現,透過光線投射後,更顯晶瑩剔透。
深入接觸青瓷後,孫忠傑也激起了「挑戰」的企圖心,從小窯一個、兩個地慢慢嘗試。成功燒出完美呈現的青瓷時,往往令他喜出望外,想要忘情高喊:「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一直秉持「藝術要融於生活」的孫忠傑也不以做出青瓷就滿足,他決定投入更多心力、財力,設法大量燒造以降低成本,讓更多的人可以欣賞使用:「青瓷這麼美的東西只有收藏家來把玩,很可惜。藝術應該生活化,生活也要藝術化。」
然而,大窯與小窯的燒造結果,竟是「十萬八千里」。無法預期的「窯變」讓小窯成功的喜悅馬上消失於無形。不服輸的孫忠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歷經將近20次的窯燒失敗,才勉強突破五成的成功率。不過,這樣的技術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突破!大量重現青瓷之美自此成為「可能的任務」,燒窯不再是「燒錢」了。
回首來時路,孫忠傑表示:「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達到可以穩定控制的階段。」十年的堅持不懈換來的青瓷之美,只要品質稍有瑕疵就毅然打掉,顯現安達窯的決心與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夫妻扶持突破坎坷路 安達窯成功代言青瓷
可是,大量生產的青瓷又讓安達窯陷入另一個困境──這麼多怎麼賣?幸好孫忠傑藉由「鶯歌陶瓷嘉年華會」分享他的創作理念,讓歷經烈火淬鍊的青瓷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與珍惜。「看到大家很喜歡,這讓我更有信心。」孫忠傑重新燃起希望。
談起過去這段悽慘歲月,孫太太施佳玲感觸良多:「開窯是心情最沉重的時刻,因為你不知道裡面是成功還是失敗。」失敗的陰影與壓力,讓孫忠傑有時不願面對開窯時的「一翻兩瞪眼」。體貼的孫太太不僅在孫忠傑身旁鼓勵並共同承擔,照顧小孩、照顧店面,連跑銀行軋三點半也變成孫太太的工作之一。孫忠傑說:「一路走來坎坎坷坷多虧太太幫忙。我這火車頭是一路往前衝的,她負責踩煞車,讓公司穩健成長。」
在古代,原本只屬於王公貴族御用或是玩家珍藏的青瓷,經由孫忠傑的鍥而不捨將之化身為高貴不貴的生活陶藝品,孫忠傑在銷售青瓷產品的禮盒上直接打上「青瓷」,讓大家一提到青瓷就想到安達窯。
台灣特色瓷藝品 躍上國際舞台
逐漸打響知名度的安達窯,屢屢獲得五星級飯店以及國際觀光客的青睞。「一談到瓷器china,大家便聯想到中華文化,想到中國。」為了區隔市場與形象定位,孫忠傑將能代表台灣本土特色的圖案,如櫻花鉤吻鮭、黑面琵鷺、蝴蝶蘭以及原住民文化等融入創作中:「看到櫻花鉤吻鮭優游於晶瑩的瓷盤上,青翠青瓷搭配高雅蝴蝶蘭,台灣人很難不被感動。當然海外人士一看也就知道這是Made in Taiwan(台灣製)。」
多年來,台灣總統府及外交部多次將安達窯藝品列為饋贈外賓的高貴禮品。2008年3月「讓世界遇見台灣」Taiwan OTOP(One Town One Product,一鄉鎮一特產)於台北101開館,安達窯多件青瓷、台灣之美茶組雀屏中選。2008年9月獲台灣工藝研究所邀請,作為台灣「綠工藝」陶瓷產業之代表廠商,參加日本東京禮品秋季展。唐代民間即流傳:「擁有鈞窯一片,勝過黃金萬兩。」表示鈞窯作品難度,而安達窯的「鈞窯平安罐」也成為台北故宮收藏館內紀念精品,驗證了安達窯受肯定程度。
獨特的工藝技術與深具台灣意象的精緻陶藝品,不僅讓安達窯建立起自己風格,也擺脫了來自中國、東南亞國家的廉價競爭。孫忠傑認為:「不要跟大陸拚價格,那是沒得比的。但是,我們要掌握技術、掌握創新,做他們沒法做的。這樣就是去中國大陸,他也拿你沒輒。」
孫忠傑以堅毅走過坎坷陶藝創作之路,他謙虛地表示,一路走來起起伏伏都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人生歷練。陶藝創作充滿無限可能,他期許自己不懈地沉浸在中華文化精髓裡,以在地陶土、釉藥,開創真正屬台灣特色的陶藝與文化。
看雜誌首發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