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 - 根本沒有承擔變故的能力|生活圓夢計畫-第六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母親的辛勞與心聲沒有出口
在我大學時期,母親是做別人家的家管。偌大的住處,要爬上爬下打掃,一塵不染,更像佣人般,需要跑東跑西,為人送這送那,還得煮午餐晚餐。有次還在廚房的梯子上摔下來,還好安然無恙,她一直感謝主。過年和假日,時不時會被招喚。工作量也無上綱的增加,最後只能選擇辭職。
在我去深圳以前,母親是在一家淨水器公司做電訪人員。因為那傳統小公司氛圍不是很好,員工流動率高,有時母親和剩下的同事也要超量的打電話。我母親是很盡責的、很認真的那種,做完量才會下班,時常加班,但是不一定有加班費。
離職後,她了解,不想造成負擔,必須趕快再找工作。在我去深圳時,她找到台中某私立學校的餐廳與美食街的工作。我了解那午餐晚餐和下課時間,那些有錢學生,不吃營養午餐而一窩蜂的到美食街覓食的場景。
上午08:00就要到學校準備鍋具、開始烹調、做蔥抓餅、做咖哩、做飯菜,中午時間學生來的時候,要搖奶茶,等學生午休,他們才能吃東西,緊接著清洗廚房及鍋具,又要準備下午點心和晚上的便當。如果人手不夠,又要留到晚上七點。領的是時薪,一個月兩萬多。因為是學校工作,所以有週休二日。
那緊湊和複雜的程度,可比飲料店多。這種操勞工作,那邊的工作有年輕人嗎?很少,幾乎都是中年婦女。現在年紀比我小的年輕人,也不是說不能吃苦,但是總希望可以到有升遷機會或公司有前景的地方吧!薪水和工作時間,連考慮都不會考慮。
那種環境,那年紀,那種工作做久了大家都會累,忙的時候口氣也不會太好。我媽很想跟我傾訴。除了我,她也很難找到誰。但我也總是忙於工作,講了幾句電話就掛了。
阿姨們各自有自己的事情,我哥跟我媽溝通一直都有隔閡,我父母離婚。我媽一直忙於工作,一直沒有新的社交圈。那教會呢?有時累了,也就少去了。有時累了,禱告讀經的力氣都沒了。
為了生存,母親只能被迫選擇工作。
人累了,在家心情和口氣也不會很好,也可能是母親回家會發些牢騷,加上父親狀況及公司的事情,我哥也會時不時打給我,要我多關心他們兩老。但是在台北新竹工作,一直忙於追求自我實現的我,一直都忽略了母親的這些狀況。
直到那天,她開著車帶我去高鐵的路上......

  • 為什麼要這麼脆弱
母親家族有肝的相關病史,我舅舅就是過度操勞,因肝癌而英年早逝,也因此我母親長期以來都定期的在做健檢,也對身體的變化很敏感。
身子應該是因為還有工作而還不敢放鬆的時候,看起來還算正常。那天安排了連休假回來家裡幫忙工作,應該是為了能多陪陪我,母親開車載著我去高鐵,路上跟我說了一些話:
「媽最近覺得身上有些地方,好像長了些東西,像是腫瘤,這陣子也會安排做檢查。我的雙手工作也一直疼痛,胃常常不舒服,常常覺得嘴巴乾乾的,也睡不好。耳朵時不時會耳鳴,吃安眠藥後,有時候事情反應不太過來。人生的事情很難說,如果真有什麼,你們也不要做搶救,保險就拿來歸還那些債務。」
我聽著這些話的時候,快到高鐵站,當時的我很感慨哽咽,我什麼都沒多說,就只是應著:「嗯。」但我好不甘心,為什麼母親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會這麼脆弱?我甚至還很不健康的想,如果母親不這樣,我就可以繼續做我想做的事情。
「該回家了。」聽完這些話,我內心這麼想。我搭著高鐵、搭著北捷,一路濕眼、哽咽、鼻酸,我無神的坐過站,又搭回來。心裏想著,要跟一直以來打拼的夥伴、我所熱愛的飲料工作、以及有機會到日本或美國的工作的未來,說再見了。
Ubereats的收入進帳了,我把正業額外多賺的錢,累積了一個月的生活費,再加上原本一個月該給的孝親費,轉匯給了母親帳戶。
但我心裡知道,配上他離職最後的薪水,也只夠熬兩個月。而在此之前,我把我的醫療險、和家裡繳不出的儲蓄險都解約了,拿回了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

  • 我不想被照顧,可以獨立一點嗎?
2019年7月,我回到家裡住,但我內心的不甘的淚,以及分手的傷痛,仍舊難以平復。母親因為身體關係,在家休養,多了更多的時間,我工作完的晚餐時間,多數都會和母親一起吃附近的自助餐。
畢竟還在調適期,與母親出門用餐,因為她口味和重視健康的關係,時常會發牢騷,再者,她看見的世界,多半是負面的眼光。
跟她相處,我開始感到不耐煩,甚至會開始與她衝撞,例如:「那妳就不要吃啊!」、「幹嘛想這麼負面?」幾次下來,我發現自己的人性就會與要陪伴家人的責任在拉扯。
有次去吃晚餐,回來的路上要下雨,我車裡有雨衣雨傘,我跟我母親說,傘給妳,妳走回去,我先騎車回去。
我花了五分鐘騎到家,馬上後悔,我竟然內心紊亂成這個樣子,我難以解釋自己到底是怕他淋到雨,還是不想載著她回家。外面也下起了雨。大約10分鐘後,我看我母親撐著傘走回來。
「妳有淋濕嗎?」我問。
「不用管我啦!我以後怎麼樣,你們也都不用管我!」母親失望又生氣的說。
還有一次,我肚子餓,從房間下樓到了廚房,因為不常用家裡的微波爐和瓦斯,我在處理的時候,有些笨拙,母親聽到了聲音,便從房間走了出來,但我一聽到下樓的腳步聲,我內心就開始抗拒了。
「你會用嗎?」母親問我。
「不用管我啦!我自己用就好。」我不耐煩的回。
以及在我每次出門前,還有回家時,總會出現,說幾句關心的話。特別是,有些是過了午餐和晚餐時間,母親還是會問:「吃飽了沒?」不該問的時間問,讓我覺得非常奇怪。
「我就是因為無法照顧好自己,才會被迫結束我的感情。我可以獨立的好嗎?你不要來管我,我長大了,我可以獨立了,可以給我一些空間嗎?」我內心這麼想,也會在每次有衝突的時候,告知母親。
「媽,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你身邊,你怎麼辦?你不能老把重心放在我身上啊?」我有一次生氣的說。
「我會趕快找工作,找到之後,就會搬出去住。我知道了,以後就都切開,切清楚,我都不會管你們,也都不說,以後我怎麼樣,你們也都不用管。」我媽失望的回應我。
高中以前,我對母親來說,就是個乖孩子,對於母親給我的照顧和關心,感到的是幸運和幸福。但如今她的關心或想從旁協助,但對我來說都是多的,我們很想要去愛彼此,但是卻都不知該如何表達了。
每次與母親見面時的對話都是不悅的,隔閡越來越深。甚至一起出門,她想挽著我手,或在後座想要抱我時,我都感到排斥。
那時我內心感覺到的是,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我很想愛你,但我卻選擇遠離你」更痛苦的事情了。

  • 母親的身心,一天天變壞
漸漸的,我開始想要獨處。我下了班,開始自己去吃晚餐,吃完晚餐,就會跑書店看書。甚至還會跟高中的輔導老師約時間,聊聊我的心境變化,到底是怎麼了。
這段時間,我不斷在無數張白紙上寫下我的心情,在每天的日記上,也反覆探索自己的內心。「我好像變得不孝了。」我這麼想。
「或許是我自己現在都自身難保,搖搖欲墜,狀況不穩定,此時再有其他壓力過來,會下意識的排斥。」我跟我的輔導老師這麼說。
好一陣子,我和母親都不太說話,心情影響食慾,再加上身體不好,為了省吃儉用,有時候她一餐只吃饅頭。可是我和哥能給的真的有限。我盡力了。
母親吃不好,睡不好,依然去看病拿藥,包含身心科的安眠藥。一天天,我們跟她說話,叫第一聲,她都沒有反應,都要等她看見我,她才有反應。
母親反應越來越遲緩,但她依然每天早上,在我和哥出門工作後,翻遍了報紙找工作,騎車去面試,還發生恍神的小車禍。我都驚傻了。機車讓先讓哥花了錢修理。後來她也開始不敢出門,在家裡附近的工作也都問遍了,依然沒著落。
有次朋友請她到家裡附近的工地福利社代班,她想說也嘗試看看那份工作,硬著身子在在工地的環境上了一整天班,她中暑不打緊,還引發了胃發炎。
我跟公司請假帶母親去看醫生,我看著她痛苦地說不出話來,躺在診所的診床上,看完醫生開始用藥,整個人後續臥病在床,也沒辦法吃東西,身體虛弱的說出一字一句,都是那麼的有氣無力。
那天看完病後,母親吃了藥靜養,狀況有些穩定,後續再帶我母親去診所看病,才聽醫生說到,前陣子體檢報告出來,胃也都沒有不好的東西、C肝也穩定沒事,每次病情好了,但又突然生病,是家裡遇到什麼事情嗎?有什麼令母親煩心的事情和壓力?
我如實地告訴醫生母親生活以及家裡近期的變化,母親的問題,是心理的問題,後續醫生對母親開的藥,開始往身心方面加強。後續病情有稍微控制住,但母親的身心狀況,依然不穩定而虛弱。

  • 如果再惡化,我們根本無法承擔
從七月到十月,三個月下來,母親看病的次數沒少、用藥、檢查,也是一筆開銷。她只得往吃的方面省。但是吃不好,身心狀況就越來越糟。有次我載她出門,她還跟我提到,有些健保不能給付的費用,幾次下來也快破萬。
對我來說,當下又是一股壓力湧上。我才發現,原來母親長期支付的壽險、醫療險,即便是到醫院去,也沒有辦法申請給付。不過這些應當本來在購買前就有認知清楚。但大概可以了解,有些人為何會討厭保險了。但我巴不得有費用能夠處理眼前的事情。
我的收入就只有這樣,我哥的收入有時要軋公司的應收賬,公司的盈餘也要留著來預備父親突如其來的開銷以及未來的發展。母親心裡也都知道,所以她心急著想找工作,心急著想讓身體好起來,可是她無能為力。
雖然情況還沒到最不堪的地步,但是已經不得不讓我開始想更糟的事情了。我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我哥一直希望我回來,因為他需要有人一起分擔,除了工作、再來就是母親。
一人倒,全家倒,原來,我們家,一點承擔變故的能力都沒有。

  • 缺什麼想什麼,命運自有安排
十月底結束,十一月初到來,我為增加收入和母親的狀況煩惱著,我曾經想過晚上再出去飲料店兼職,但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如果再掉入工作的迴圈當中準沒好事,加上搬家需要體力,又具有危險性,實在不能再高估自己的體能。
我每天煩惱著,但依然無解,只能打轉。直到有天,我哥跟我說:
「阿岳,你有沒有哪天晚上有空,阿峻想找你聊聊。」
「阿峻?是哥BNI分會的那個主席嗎?」
「對,他說想找願意努力、資質不錯的人,一起打拼。」
當時的我,只覺得走投無路,什麼事情都想學看看、什麼事情都想試一試,因為試了,才有機會。我後來喬出時間,跟阿峻約了一天晚上,在家裡會面。
聊了一晚,才曉得阿峻也是我高中學長,也是國立大學的光電研究所畢業,我感覺到緣份就是這麼奧妙。阿峻加入那個事業,認真做了三年時間,年收入已經有200-300萬左右。而且他們團隊的業績,別人拚半年,他們可能2個月就達標。
他的事業不需像我過去創業一樣投入資金,也不需要我離職參與。而且單位會安排有效的訓練,也會手把手的帶我。他表示,只需要我的態度和時間,這個事業就能夠開始。而且持續累積,也將讓自己難以被取代。
他詳細說明他所從事的事業,我評估著未來的發展性和工作型態,聽完之後,我決定到阿峻公司一趟,去見他們的大老闆,其實我也知道,大老闆也會看我是不是適合加入的那塊料。
他們的行業,能替人減少重大變故時,所造成的大動盪,提供的服務,能陪伴人的生命,渡過難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心旅行,閱書推書,昇華生活。 寫作,是2019年7月開始,我業餘養成的嗜好。 閱書,是獨自一人生活,逐步養成的習慣。 分享,是因心中有所感,想將感動傳遞出去。 書到用時,再讀剛剛好 願大家,能在這個專欄,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謂生活,應是能透過有意識自由安排,在選擇、在行動,有意識地在往自己想做的、想完成的事情邁進。有別於毫無意識和目標性的空轉運作,只會無意義的消耗能量,也不長久。生活應該是要能「生生不息,有意義的活著。」
原來,我個人馬斯洛的需求底層一直難以滿足,是因為這個需求不單單是我個人的需求而已,而是還有我母親,還有我原生家庭的責任,如果這份責任沒有安頓好,我是很難振翅高飛,追尋自我實現的。原來,我追夢的枷鎖,是我一直忽略的原生家庭責任。
跳級打怪,成長才會快。但要當心揠苗助長。我以為我進入了夢想,就會開心享受自我實現帶來的幸福,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樣。過程我失去健康、失去自由、失去人際關係,還要償還負債,我那麼努力成就我畢生的夢想,但最後為什麼會是這樣?
年輕,最大的風險,就是你都不冒險。原來,讀書帶來的成就感,並不是真的有興趣。經過摸索,才知道自己真正有熱情的領域在哪裡。現階段的我,認為餐飲服務是我的職業,而帶給別人開心,是我的志業。我告訴自己:「我想要開一家有正面能量的店,這是我畢生想做的事情。」
因為知道媽媽的辛苦,我力求表現,我希望能讓她開心。畢業典禮、模範生表揚、親師座談會,我都會希望母親出席。 因為那些時刻,是我覺得自己最有用的時刻! 因為那些時刻,是還沒有經濟能力的我,促成的一次次母親撫養我長大的表揚大會! 因為那些時刻,老師、同學家長,幾乎會異口同聲的說:「你兒子很優秀!」
「如果你的生活,能盡情安排你心中有感的志業、不太煩惱工作的痛苦、能夠有時間見想見的人,家人和自己都健健康康、有笑容的相處在一起,這樣的生活,你要嗎?」
所謂生活,應是能透過有意識自由安排,在選擇、在行動,有意識地在往自己想做的、想完成的事情邁進。有別於毫無意識和目標性的空轉運作,只會無意義的消耗能量,也不長久。生活應該是要能「生生不息,有意義的活著。」
原來,我個人馬斯洛的需求底層一直難以滿足,是因為這個需求不單單是我個人的需求而已,而是還有我母親,還有我原生家庭的責任,如果這份責任沒有安頓好,我是很難振翅高飛,追尋自我實現的。原來,我追夢的枷鎖,是我一直忽略的原生家庭責任。
跳級打怪,成長才會快。但要當心揠苗助長。我以為我進入了夢想,就會開心享受自我實現帶來的幸福,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樣。過程我失去健康、失去自由、失去人際關係,還要償還負債,我那麼努力成就我畢生的夢想,但最後為什麼會是這樣?
年輕,最大的風險,就是你都不冒險。原來,讀書帶來的成就感,並不是真的有興趣。經過摸索,才知道自己真正有熱情的領域在哪裡。現階段的我,認為餐飲服務是我的職業,而帶給別人開心,是我的志業。我告訴自己:「我想要開一家有正面能量的店,這是我畢生想做的事情。」
因為知道媽媽的辛苦,我力求表現,我希望能讓她開心。畢業典禮、模範生表揚、親師座談會,我都會希望母親出席。 因為那些時刻,是我覺得自己最有用的時刻! 因為那些時刻,是還沒有經濟能力的我,促成的一次次母親撫養我長大的表揚大會! 因為那些時刻,老師、同學家長,幾乎會異口同聲的說:「你兒子很優秀!」
「如果你的生活,能盡情安排你心中有感的志業、不太煩惱工作的痛苦、能夠有時間見想見的人,家人和自己都健健康康、有笑容的相處在一起,這樣的生活,你要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Luol Deng自掏腰包資助資助球隊的訓練場館、飯店與機票等一切的費用! 沒有他,南蘇丹籃球隊根本無法組建起來!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其實,我們的耳朵,常常會不由自主聽到自己不想聽,但卻有不得不聽的時候...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 A:我有兩個名字,我現在想取消這個名字.. B:那你想取消哪個名字? A:這個,幫我改掉。 B:那..你現在想改什麼名字? A:我的名字是三崎桃太郎.... B: ..........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仲要病到好甘,頭暈頭痛狂咳氣喘流鼻涕發冷發熱耳痛耳鳴無晒味,全部病徵都出曬嚟,病咗足足一星期,睇完醫生都好唔到。以前幾年都唔會病一次,就算病咗一兩日自己都會好,而家幾個月就病一次,仲要係食成個星期藥都好唔返嗰隻。真係虧咗好多。 今日叫做好少少,食嘢有返啲味。 去10日馬來西亞?玩唔玩到咁耐,去埋
Thumbnail
細數發病後的日子,其實我也滿厲害的耶。即使生病,我也一直朝著我想要的生活前進。先是讀完研究所這件事真的就很不容易了,雖然斷斷續續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在發病時就要中場休息,最後仍然以第一名的好成績結束了我求學生涯的最終章。 畢業後沒幾年進入了婚姻、兩年後生下兒子,適應婚後一切不一樣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Luol Deng自掏腰包資助資助球隊的訓練場館、飯店與機票等一切的費用! 沒有他,南蘇丹籃球隊根本無法組建起來!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其實,我們的耳朵,常常會不由自主聽到自己不想聽,但卻有不得不聽的時候... 無意間聽到一段對話~ A:我有兩個名字,我現在想取消這個名字.. B:那你想取消哪個名字? A:這個,幫我改掉。 B:那..你現在想改什麼名字? A:我的名字是三崎桃太郎.... B: ..........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仲要病到好甘,頭暈頭痛狂咳氣喘流鼻涕發冷發熱耳痛耳鳴無晒味,全部病徵都出曬嚟,病咗足足一星期,睇完醫生都好唔到。以前幾年都唔會病一次,就算病咗一兩日自己都會好,而家幾個月就病一次,仲要係食成個星期藥都好唔返嗰隻。真係虧咗好多。 今日叫做好少少,食嘢有返啲味。 去10日馬來西亞?玩唔玩到咁耐,去埋
Thumbnail
細數發病後的日子,其實我也滿厲害的耶。即使生病,我也一直朝著我想要的生活前進。先是讀完研究所這件事真的就很不容易了,雖然斷斷續續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在發病時就要中場休息,最後仍然以第一名的好成績結束了我求學生涯的最終章。 畢業後沒幾年進入了婚姻、兩年後生下兒子,適應婚後一切不一樣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