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

含有「親子關係」共 12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同意媽媽的觀點~~~ 明天我也來分享一下 我跟我家星星兒的相處 但更多是自己的心法~~~哀~我也很怕被攻擊啊!
那個媽媽-avatar-img
3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15 小時前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期待~~如果透過妳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和星星兒相處,相當有意義。 哈,相信敢寫就不怕攻擊? (我還是話不要說得太快😄) 的確在寫育兒文章分享觀點,會想到人的心理狀態或目標和孩子特質都不同,沒有一體適用的,所以也會儘量謹慎些。
1
成功人士通常與父母關係良好,米爾斯研究發現,事業卓越的女性多來自情緒穩定、樂觀的家庭。良好的親子關係能提升企圖心、創造力及人際互動能力,甚至影響職場表現。若人生遇到瓶頸,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或許能帶來正向改變。
Thumbnail
孩子選填志願時,父母要如何協助他們呢?母親擔憂孩子的選擇可能影響未來發展,而孩子想追隨自己的興趣,擺脫父母的控制。透過孩子的人類圖分析,讓母子平心靜氣地交流,並提出建議讓孩子依循著自己的內在權威與人生策略去做決定,讓孩子釐清未來規劃,最終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Thumbnail
ㄧ、「把欠兒子的債還一還就好」背後的深層含義 當媽媽總是向你抱怨兒子時,你是否曾經聽過這句話:「把欠兒子的債還一還就好」這句話表面上看似一種寬容的態度,但其實可能隱藏了更深的問題。這種帶有因果報應或宿命論的觀念,可能會造成以下幾個影響: 1. 讓媽媽感到孤立與無助 這句話暗示媽媽過去「欠」兒子
一位新手爸媽分享與保姆之間發生的糾紛,從最初的信任與依賴,到後來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最終結束合約的過程。文中探討了僱主與受僱者之間的界限、信任與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善良與原則。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都曾經歷過女兒的處境。父母或師長,會用一種看起來有些失望或不悅的態度告訴我們:我們做錯了,或者指責我們沒有遵守約定或規則。然而,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她會覺得自己是無辜的: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樣你才會滿意,你從來沒有說清楚我錯在哪裡。
關於教養我有一些自己的堅持,例如:習慣、態度、飲食、作息……再繼續打下去會覺得我管非常多,這是一個矛盾,但我得管,因為我是堅監護人。 其中,我對3C的部份最是矛盾,既保守又開放。
Thumbnail
Raven 學姊-avatar-img
2025/03/13
Alfreda-avatar-img
1
感覺得出來是超級認真的家長!這麼用心安跟樂一定很幸福:”))
Alfreda-avatar-img
1
Alfred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1
Raven 學姊 謝謝肯定♥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明白幸福又或是這對他們而言是不是他們要的幸福,我只是希望這份難得的緣份對彼此都不要有遺憾 ^^
1
月 有陰晴圓缺,人 有悲歡離合 嗯...有點沉重 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你我的對立,可能會讓人感覺更加沉重... 而類似的情況,時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你不懂,真的不懂... 你不懂我心裡真正想的是什麼,所以為什麼要批評我 」 「我不說,你就不知道嗎?... 怎麼可能不知道
假日早上會跟木蛋一起在家吃早餐邊看電視。 不想要毫無目的地轉YT、決定選動漫來一起追,這樣她有興趣我也可以不覺得無聊。 為了避免選到尷尬的內容,特地查詢影片的分級制度,原來有分五種: 普遍級(0+):OK 保護級(6+):家長陪同就OK 輔導級(12+):目前NO 輔導級(15+):目前
想要認識新朋友嗎?想要培養新的興趣或嗜好,又擔心自己三分鐘熱度嗎?這種時候怎麼可以不考慮看看社區大學呢?價格大約3000左右,扣除公民週講座還有17堂課,一堂課不到200,而且上課時間有2.5小時,難道不是個好的選擇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