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戶到出島

從平戶到出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出島是荷蘭人在長崎唯一獲准居住的人工島。最初出島在1634-36年間由幕府命令長崎商人建成,作為管制葡萄牙人居住的地方。1639年葡萄牙人被趕出日本,出島空了下來,剛好荷蘭人在平戶的商館也出了問題,所以幕府就命令荷蘭人把商業據點轉移到長崎出島,出島蘭館就成了日本面對西方世界的窗口。

長崎出島

長崎出島

但在1641年以前,荷蘭商館的位置是在今天長崎縣北部的平戶。

十七世紀中葉 Montanus 《荷蘭東印度公司出使日本紀》所附的平戶商館圖

十七世紀中葉 Montanus 《荷蘭東印度公司出使日本紀》所附的平戶商館圖

荷蘭人於1609年在平戶設立商館。本來是借用民家的土造倉庫,後來漸漸擴大規模,1630年代末開始建造一座規模壯大的商館,並於1639年完工落成。落成的年份依照荷蘭的習慣,在門上高懸「1639」的銅牌。

結果日本官員來問「這1639是什麼?」
荷蘭人說「從耶穌基督出生起算的年分」。
啊,基督,對禁教的日本可是大忌啊~~

結果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平戶新商館上的1639,就成了幕府命令荷蘭人撤離平戶,遷至長崎出島的藉口。依照《熱蘭遮城日誌》中收到平戶來的報告,好大功夫蓋成的商館,在1640年11月只花了五天就拆平了。1641年,荷蘭商館正式遷往長崎出島。

但最近日本官學界參考各種資料,包括現存的荷蘭商館建築和檔案史料(台灣的熱蘭遮城也有參考進去),在2011年硬是把荷蘭商館蓋回來了。

raw-image
raw-image
荷蘭國立博物館所藏駐日本荷蘭商館長名錄牌

荷蘭國立博物館所藏駐日本荷蘭商館長名錄牌

1639年時擔任平戶荷蘭商館長的人是François Caron,負責將荷蘭商館遷往長崎的是繼任的Maximilian le Maire。兩人後來都先後出任台灣行政首長(Le Maire 以議長代理)。後來台灣長官的 Overtwater、末代長官揆一 Coyett,也都先有擔任長崎商館長的經驗,才調來台灣商館。左圖是荷蘭國立博物館所藏駐日本荷蘭商館長名錄牌。

平戶市為了要聯繫同樣有荷蘭東印度公司遺跡的各城市,在2015年成立了 Dutch Trading Post Heritage Network,台史博、台江國家公園、台南文化協會都是會員。貓參加了2017在長崎,2018在台南的會議。2019時間衝突,希望2020還可以繼續參加。

avatar-img
FreeLeaf的沙龍
129會員
21內容數
東洋貓所見的長崎與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eeLeaf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東海の墓」是在長崎市街東北部山坡上一座規模壯大的家族墳墓。墓主東海家,是由徐敬雲(浙江紹興人)開祖的唐通事家系,日本姓「東海」,從第二代東海德左衛門開始,十代子孫都擔任唐通事。東海之墓總有五層,最上層是第二代東海德左衛門和妻子的牌位,安置在石製的廚子裡。以下各層是各代子孫的墳墓。
1612年日本禁止基督教,要求所有人民都要有皈依的佛教寺院。在長崎做生意的唐人也不例外,他們就依照祖籍建立了自己的佛寺。最早建立的福濟寺屬於漳泉幫(1624建立),興福寺屬於三江幫(江南、江西、浙江;1628建立),崇福寺是福州幫(1629建立)。後來廣東幫自己也建了聖福寺。合稱「長崎四福寺」。
日本長崎的唐人屋敷(唐館)內有幾座寺廟,其中最接近唐館入口的是土神堂。顧名思義,就是祭拜土地神的廟宇。現存廟宇的建築是在1977年由長崎市重修的,但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91年,也就是1689年後搭乘唐船來到長崎的商人,必須全部入住唐館的第三年。
在赤道之下的炎天,走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街頭,特別是住宅區的巷弄,小販聚集的市集,經常會遇到幾隻自由無羈的可愛貓咪,悠然自得地在路旁徘徊。仔細看這些貓的尾巴,會發現他們的尾巴並非我們習慣的長直尾,反而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有些在尾端有一個折角,有些較粗較短,有些貓甚至只有像兔子一樣的短尾巴。
長崎到處可見麒麟尾貓,日語叫做「尾曲がり猫」。根據野澤謙教授在1975年8月至1989年5月間在全日本觀察12000隻貓的調查結果,長崎縣有79%的貓帶有麒麟尾,是全日本麒麟尾比例最高的縣。
或許會有人覺得「崎陽貓」這個名字很像在車站賣驛弁和燒賣的「崎陽軒」。但這只是同源關係而已。貓貓喜歡長崎,所以用了長崎的漢風稱呼「崎陽」。崎陽軒的創立者是長崎人,所以用了一樣的名字。崎陽軒是橫濱的公司,不在長崎,所以崎陽貓也不必是隻住在長崎的貓。喵~~
「東海の墓」是在長崎市街東北部山坡上一座規模壯大的家族墳墓。墓主東海家,是由徐敬雲(浙江紹興人)開祖的唐通事家系,日本姓「東海」,從第二代東海德左衛門開始,十代子孫都擔任唐通事。東海之墓總有五層,最上層是第二代東海德左衛門和妻子的牌位,安置在石製的廚子裡。以下各層是各代子孫的墳墓。
1612年日本禁止基督教,要求所有人民都要有皈依的佛教寺院。在長崎做生意的唐人也不例外,他們就依照祖籍建立了自己的佛寺。最早建立的福濟寺屬於漳泉幫(1624建立),興福寺屬於三江幫(江南、江西、浙江;1628建立),崇福寺是福州幫(1629建立)。後來廣東幫自己也建了聖福寺。合稱「長崎四福寺」。
日本長崎的唐人屋敷(唐館)內有幾座寺廟,其中最接近唐館入口的是土神堂。顧名思義,就是祭拜土地神的廟宇。現存廟宇的建築是在1977年由長崎市重修的,但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91年,也就是1689年後搭乘唐船來到長崎的商人,必須全部入住唐館的第三年。
在赤道之下的炎天,走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街頭,特別是住宅區的巷弄,小販聚集的市集,經常會遇到幾隻自由無羈的可愛貓咪,悠然自得地在路旁徘徊。仔細看這些貓的尾巴,會發現他們的尾巴並非我們習慣的長直尾,反而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有些在尾端有一個折角,有些較粗較短,有些貓甚至只有像兔子一樣的短尾巴。
長崎到處可見麒麟尾貓,日語叫做「尾曲がり猫」。根據野澤謙教授在1975年8月至1989年5月間在全日本觀察12000隻貓的調查結果,長崎縣有79%的貓帶有麒麟尾,是全日本麒麟尾比例最高的縣。
或許會有人覺得「崎陽貓」這個名字很像在車站賣驛弁和燒賣的「崎陽軒」。但這只是同源關係而已。貓貓喜歡長崎,所以用了長崎的漢風稱呼「崎陽」。崎陽軒的創立者是長崎人,所以用了一樣的名字。崎陽軒是橫濱的公司,不在長崎,所以崎陽貓也不必是隻住在長崎的貓。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