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人生為何

【筆記】人生為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

  • 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生命過程中,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

人生的目標是受報、還報、發願


發願的層次

發願又可稱為發道心、發菩提心,從凡夫到成佛,可分為五個層次

1. 人道,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2. 天道,貢獻自己、服務社會大眾,把全世界所有人的人都視為自己照顧、貢獻、服務的範圍

3. 解脫道,放下四大、五蘊的身心世界,使惡業不起,煩惱不生,超越三界的生死苦海

4. 菩薩道,人天善道加上解脫道的功德,以十方三世所有眾生作為服務

5. 佛道,發無上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圓滿,就是無上佛道的完成

raw-image


書名:日常修行:人生為何

作者:聖嚴法師

avatar-img
龎演向的沙龍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