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其實是認識自己的方式

2020/02/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從嚴重偏食新時代叢書後,早些年買的幾本九歌年度散文選就晾著沒看,近來覺得沒發現可讀的新時代新書,便將擱置好一段時間的文選拿來讀。散文真是好東西,讀來輕鬆無壓力,彷彿與作者比肩而坐,聽他(她)像老友一般細述內心的感悟或生活的玩味,跟著文字的腳步,好像自己也在心靈的劇院裡觀看作者的經歷。
看著看著,發現連著好幾位作家們,都不約而同的因為「寂寞」而被文字啟蒙,開展了對於文學的追求。最初是因為文字的魅力讓他(她)們跌入文學的世界,後來是發現文學之美從此耽溺,立志終生與文字為伴。
回憶過往所知的唐宋詩人、詞人們,好像都是用詩詞來抒發胸中塊壘,或悲憤、或憂鬱、或愁緒、或僅僅只是描寫當下心情與景致,似乎都是很私人的感受,寫的雖與人事物地有關,但內在覺受卻與他者無涉。我想,「敏感」大概是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們的必要配備,而「寂寞」則是強力催化劑。
因為寂寞,才被迫去面對自己,思索生命與存在的意義,將內心理出層次,建立起觀看的高度,理解人生的廣度,探測生命的深度。這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私密的,所以女作家維吉妮亞‧吳爾芙才會強調要有「自己的房間」,以便擁有不受打擾的私密的空間來整理內心世界。這麼說來,寂寞其實是認識自己的方式。
敏感的人,心中所思所想通常很難和一般人述明,於是,只好透過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就如同「曲高和寡」的意思一樣,知音難尋,只有內在同樣敏銳的人才能解讀,當遇到知音,那心中的欣喜真是無可言喻。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寂寞,找不到懂自己的人,或許上帝是要你自己先了解你自己吧,才創造了「寂寞」這東西。透過每個人自我表述的方式不同,衍生出這形形色色的浮世繪,這世界才會如此多采多姿。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