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這問題真的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回答,以目前蒐集分析的資料來看,其實這問題有點複雜甚至是三不管地帶,真的堪稱一絕……接下來我會用上下兩篇文章來說明這問題。
要切入這問題之前,我們先從了解環境用的次氯酸(鈉)開始……
環境用的次氯酸(鈉),主管單位是誰?
理論上次氯酸(鈉)可以當作環境殺菌消毒目的使用,依據「環境用藥管理法第五條」應屬於「環境衛生用藥」,其定義為環境衛生用藥係指環境衛生用殺蟲劑、殺蟎劑、殺鼠劑、殺菌劑及其他防制有害環境衛生生物之藥品,而一旦歸類為環境用藥,產品販售前就需要先申請許可證。
但了解後發現,環保署認定6%以下的次氯酸(鈉)不屬於環境用藥(目前市售大部分次氯酸鈉漂白水濃度是5-6%,次氯酸水是30~200ppm),所以就免申請許可證。於是次氯酸(鈉)目前當做環境殺菌消毒使用,定位上應屬一般商品,主管單位是經濟部。也因為目前是屬於一般商品,所以不需要全成分標示,有關產品主成分濃度與配方細節也沒有強制要揭露,這也造成了市場上的亂象。
環境用的次氯酸(鈉)產品,能否宣稱殺病毒?
以目前法規與釋函來看,即使是「環境衛生用藥」中的殺菌劑,也只適用於環境衛生殺菌、消毒用途,而非針對特定疾病病原菌之防治。因為病毒(例如:腸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無法於自然界中單獨存活,須透過宿主(如人類、動物或禽畜……等)才可繁殖或傳播疾病,不能僅靠使用環境用藥殺菌劑來達到控制病毒生長。所以「環境衛生用藥」中的殺菌劑其防治性能僅限殺菌、消毒或防黴,而不包括殺病毒。由於環境消毒用的次氯酸(鈉)產品只是一般商品,所以宣稱更不適合說可以殺病毒。
而且目前衛生單位對這兩種成分的使用建議,還是有些不同:
像是常見的含氯漂白水(約含次氯酸鈉5~6%)以1:50~1:100倍稀釋使用,接觸10到30分鐘,可以當作環境衛生消毒用,但還是不能宣稱殺病毒與防治相關疾病的效果。
至於次氯酸水,因為穩定性較低、價格較貴、通路也較少,目前還沒有列在衛生單位一般建議的環境消毒成份名單中。
所以「次氯酸」與「次氯酸鈉」雖然只差一個字,但真的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環境用的次氯酸(鈉)產品有沒有國家標準(CNS)?
經查目前的CNS國家標準,跟次氯酸直接有關的只有「次氯酸鈣漂白液(CNS 3395)」與「次氯酸鈉漂白液(CNS 3397)」 。也就是說目前「次氯酸鈉漂白液」是有國家標準細節可以參考,但次氯酸水還沒有相關標準可以依循。這應該也是為什麼衛生單位目前仍建議用「次氯酸鈉漂白液」而不用「次氯酸水」來當做環境消毒的另外一個原因。
所以總結來說:
- 目前環境用的次氯酸(鈉)產品屬於一般商品並非環境用藥,可以當作環境衛生消毒使用,但不能宣稱防治病毒與相關疾病的效果。
- 目前衛生單位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約含次氯酸鈉5~6%)以1:50~1:100倍稀釋使用,接觸10~30分鐘,當作環境衛生消毒用。
- 次氯酸水雖然理論上也有不錯的消毒功能,但因為相較下穩定性較低、價格
較貴、通路也較少,甚至還沒有相關國家標準,所以目前還沒有列在衛生單位一般建議的環境消毒成份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