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保養品成分真的不適合拚濃度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保養品成分真的不適合拚濃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幾年市場上精華類產品越來越常見,每一種產品所宣稱的活性成分濃度也越來越高,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可以賺到效果,但在實務上、安全上與臨床上卻不見得是如此,而是濃度越高對皮膚反而越容易造成傷害。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保養品屬於化妝品管理範疇,簡單來說,在定位上跟藥品或醫療器材完全不同。保養品就管理法規面來說並沒有涉及療效,也不能提及醫療效能。使用對象並沒有太多限制,甚至可以說從幼到老都可以用。在購買前很少廠商會主動提及產品使用風險問題以及適用膚質。由於保養品使用的頻率較頻繁,持續使用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於是慢性接觸的安全性是相當重要的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08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27.1K會員
300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洗髮產品(Shampoo)可以算是皮膚保養產品中最早會接觸的種類之一,然而多數民眾洗了這麼久的洗髮產品,其實並不太有機會了解如何選擇才是對自己頭皮與頭髮比較適合。而且面對市場上林林種種、各種宣稱的產品,真的會有眼花撩亂的感覺。於是以下就針對洗髮產品做最簡單基本的介紹,讓大家能夠一次就了解重點。
這幾年,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品牌宣稱帶有「減法保養」的概念,也有越來越多的報章媒體宣導「減法保養」的概念,感覺好像「極簡」、「歸零」與「單純」,瞬間成為流行語,不跟上時代潮流不行。但仔細探察市場的操作方式,其實多數品牌只是把這樣的概念當作行銷用語...
這幾年來誇大行銷主導化妝品廣宣的狀況很常見,產品常被講的天花亂墜、飛天遁地,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果在選擇產品時,光是只看產品名、看廣告、看宣傳、看網紅、看代言人,實在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走向。這時候如果能先看看成分表的內容多了解一點,很多事情要判斷就變得很容易了。
我想大家在今年如果有常叫外送餐點的話,一定多少有感受到以下現象: 東西變貴了、量變少了、品質變差了、口味變調了...
「眼周保養品」最常見的就是保濕產品,「保濕」算是皮膚保養很重要的步驟,於是市面上相關產品也相當多,像是眼膠、眼凍、精華、眼霜以及眼膜都算是,而其中「眼霜」還是最常見的,
上次討論到「微針」內容,就有不少網友問及「藻針」的部分,這兩者乍看有點類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來說,微針產品種類比較多樣而且定位從化妝品到醫療器材甚至之後在藥品以及疫苗都有角色;但藻針主要只有當作美容用途,但藻針處理在市場上常有被誇大醫療宣稱的狀況,消費者還是要多注意多判斷。
洗髮產品(Shampoo)可以算是皮膚保養產品中最早會接觸的種類之一,然而多數民眾洗了這麼久的洗髮產品,其實並不太有機會了解如何選擇才是對自己頭皮與頭髮比較適合。而且面對市場上林林種種、各種宣稱的產品,真的會有眼花撩亂的感覺。於是以下就針對洗髮產品做最簡單基本的介紹,讓大家能夠一次就了解重點。
這幾年,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品牌宣稱帶有「減法保養」的概念,也有越來越多的報章媒體宣導「減法保養」的概念,感覺好像「極簡」、「歸零」與「單純」,瞬間成為流行語,不跟上時代潮流不行。但仔細探察市場的操作方式,其實多數品牌只是把這樣的概念當作行銷用語...
這幾年來誇大行銷主導化妝品廣宣的狀況很常見,產品常被講的天花亂墜、飛天遁地,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果在選擇產品時,光是只看產品名、看廣告、看宣傳、看網紅、看代言人,實在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走向。這時候如果能先看看成分表的內容多了解一點,很多事情要判斷就變得很容易了。
我想大家在今年如果有常叫外送餐點的話,一定多少有感受到以下現象: 東西變貴了、量變少了、品質變差了、口味變調了...
「眼周保養品」最常見的就是保濕產品,「保濕」算是皮膚保養很重要的步驟,於是市面上相關產品也相當多,像是眼膠、眼凍、精華、眼霜以及眼膜都算是,而其中「眼霜」還是最常見的,
上次討論到「微針」內容,就有不少網友問及「藻針」的部分,這兩者乍看有點類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來說,微針產品種類比較多樣而且定位從化妝品到醫療器材甚至之後在藥品以及疫苗都有角色;但藻針主要只有當作美容用途,但藻針處理在市場上常有被誇大醫療宣稱的狀況,消費者還是要多注意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