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97公開內容
192私密內容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大家好,我是邱品齊醫師。 我與學籽籌備半年多的全方位養膚線上課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後製中,很感謝在這段期間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迴響與支持,第一批課程即將在 2 月 6 日上架,期待各位在課程中能得到滿滿的收穫,一起朝向皮膚更健康幸福的道路前進。
Thumbnail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0
1
這是課程上線前最後募集的活動 能完成這次的線上課程 最感謝的還是大家20多年來的支持與鼓勵 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都是我人生中的善緣 平常很難聽到大家各自的回饋心聲 就藉由這次活動的機會讓大家大聲說 希望各位的經驗分享更可以促成連鎖效應 讓共善美膚的影響力能夠更廣泛、更深遠、更長久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這幾年在臨床皮膚科相當被重視兩種疾病是「毛囊螨蟲增生症」以及「玫瑰斑」,這兩種疾病其實都不是新的問題,但因為有了新的治療藥物,所以讓不少人將原本困擾許久的皮膚問題改善了,於是這幾年在皮膚門診「驗蟲」與「殺蟲」,突然就變成顯學。 老實說這兩種疾病相關的病原就是毛囊螨蟲,這隻蟲其實生活能力相當弱,只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大家都知道痘痘(Acne)最常長在臉上與下巴,但有些人卻容易長在身上,這樣的痘痘就稱為軀幹(型)痘痘或軀幹痤瘡(Truncal acne)。其中常見的有以下三種:背部痘(上背與下背)、肩膀痘與前胸痘。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每年四月為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今年,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為了響應國際玫瑰斑月,並加強全國民眾對於玫瑰斑的認識以及遠離反覆復發,特別發起「玫瑰斑生活日記」活動,鼓勵病友紀錄每日生活與皮膚情況。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21
感謝分享,可想像患者應該很辛苦...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7
1
❦ 莊小昕 是的,希望大家都可以漸入佳境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講到痤瘡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我想大家都聽過這隻細菌,其實這隻細菌在我們臉上都有,屬於皮膚常見的共生微生物。痤瘡桿菌是一種生長相對緩慢的典型革蘭氏陽性菌,呈現兼性厭氧特性。痤瘡桿菌主要生活在毛囊和毛孔深處,但在皮膚表面也可以被發現。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在2015年的時候曾經在部落格寫下: 「醫師化妝品品牌的社會責任」這一篇文章,也就是自己觀察市場後的省思。八年過去了,醫師相關化妝品品牌越來越常見,藉由各種社群媒體推波助瀾,相關亂象也越來越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有聽過外泌體(exosome)?這是繼臍帶血、幹細胞與生長因子之後,近年來熱門的生技成分。由於有關單位管理反應速度太慢,結果造成現在市場上外泌體被誇大宣稱、胡亂使用的狀況很常見,不但已經被用在一般化妝品,甚至很多沒有醫療器材或是藥品許可證的產品都已經流通在市面上被打入人體或皮膚內.
Thumbnail
avatar-img
2024/09/25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avatar-img
1
看過許多外泌體的文章,本篇最中肯,值得給個大大的讚!!!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avatar-img
1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謝謝支持!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牙膏」跟其他個人清潔用品一樣,已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由於衛生法規的更新,目前一般非藥用牙膏以及漱口水,已經從2021年7月1日起,正式納入化粧品管理,於是產品的全成分標示變成必要的品管要求。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首先這篇文章的發想其實是某天有患者問到:如果真的要以最「超值」的方法來達到「有效」保養,皮膚科醫師會是怎麼建議呢?這真的是很有趣、也是很實際的問題,於是我仔細思考了一下,的確是有辦法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美白」是亞洲化妝品市場相當常見的成分與產品訴求,在10年前發生「杜鵑醇致化學性白膚症事件」,當時候衛生單位宣布「杜鵑醇」美白成分被禁用於台灣化妝品中,此後國際上針對化妝品成分管理,有關美白成分的安全性就有更多的關注與調整。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很多東西都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乳液(霜)也不例外… 大家想要幫皮膚加強保溼的話,通常會先想到擦乳液或乳霜。對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做法一般的確不會出什麼問題,但對少數人來說,則有可能產生過敏或敏感反應,結果是不擦還好,擦了後反而造成皮膚越擦越癢或是起紅疹的狀況,這在臨床上是需要謹慎判斷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在門診中或網路上常會遇到朋友們詢問皮膚到底要如何保養才對?市面上這麼多的化妝保養品要如何選擇?媒體上這麼多的訊息到底要如何分辨真偽?...尤其現在AI興起之後,有不少人以為只要鍵盤打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但老實說可能沒有這麼樂觀。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香氛」,是人類探索環境很重要的一種感受來源,現今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香氛,但有點可惜的是,自然香氛越來越少而人工香氛卻越來越多。各種香氛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持久,這對人類來說真的不是好事。在老子道德經中有提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也就是很好的提醒。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其實在選擇化妝保養品時也是一樣,不能只光看包裝與廣告,有興趣的話看一下成分表,多了解一些細節,將更容易讓皮膚趨吉避凶。即使是同一個品牌,也不代表所有品項都值得買、都一樣安全,仍需要一一審視了解才能夠確認。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1/11
感謝救世文😭很常看文宣就購買的人。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痘痘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自己累積了20年的看診經驗,還是常發現有不少人無法早點擺脫痘痘的糾纏其實只是因為治療「選擇」錯了。這邊指的不是狹義的臨床治療準則或流程問題,而是廣義上患者與醫師對於痘痘治療上的選擇順序。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近期在化妝品市場的大新聞就是:【國內有兒科醫師發現,近期不少幼童因為使用同一款修護霜產品,而產生性早熟的狀況,甚至有3歲女童初經因此提早報到,業者也發布聲明坦承,有3批號產品被檢出禁用成分雌激素,已經全面回收也接受退費…】其實從2015年起,國內就已經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雌激素....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這幾年市場上精華類產品越來越常見,每一種產品所宣稱的活性成分濃度也越來越高,對消費者來說好像可以賺到效果,但在實務上、安全上與臨床上卻不見得是如此,而是濃度越高對皮膚反而越容易造成傷害。
Thumbnail
Inky chen-avatar-img
2022/11/14
請問邱醫師,A醇/A醛/A酯目前在台灣是不是沒有法規來限制最高濃度?站在皮膚科醫師的立場只能以柔性衛教來呼籲民眾小心接觸性皮膚炎,我有患者網購A醇身體乳液擦全身的...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洗髮產品(Shampoo)可以算是皮膚保養產品中最早會接觸的種類之一,然而多數民眾洗了這麼久的洗髮產品,其實並不太有機會了解如何選擇才是對自己頭皮與頭髮比較適合。而且面對市場上林林種種、各種宣稱的產品,真的會有眼花撩亂的感覺。於是以下就針對洗髮產品做最簡單基本的介紹,讓大家能夠一次就了解重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這幾年,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品牌宣稱帶有「減法保養」的概念,也有越來越多的報章媒體宣導「減法保養」的概念,感覺好像「極簡」、「歸零」與「單純」,瞬間成為流行語,不跟上時代潮流不行。但仔細探察市場的操作方式,其實多數品牌只是把這樣的概念當作行銷用語...
Thumbnail
Perfacetory -avatar-img
2022/07/15
真的,在很多臨床的案例上只透過良好的基礎養護真的可以讓肌膚恢復,只是很多人無法等待,畢竟時間漫長 記得剛開始成立品牌的時候,瘋狂的推行這樣的觀念,就這樣很成功的協助一些案例,雖然說都花了兩三個月不停的追蹤與觀察,但是成果真的很讓人滿意,只有簡單的清潔跟保濕做好,反覆地用成分優良的保養品,減低過敏的風險跟提供足夠的濃度,就這樣做了成功的案例 以前都以為只是自己看過的臨床方法跟理論而已,沒想到用自己的產品做到這樣的事情還是很讓人激動的,畢竟我不是本科生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這幾年來誇大行銷主導化妝品廣宣的狀況很常見,產品常被講的天花亂墜、飛天遁地,但實際上卻又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果在選擇產品時,光是只看產品名、看廣告、看宣傳、看網紅、看代言人,實在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走向。這時候如果能先看看成分表的內容多了解一點,很多事情要判斷就變得很容易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