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台灣放假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一轉眼間六星期的sabbatical (長假)也來到尾聲. 前天下午剛回到家還有些不太習慣, 除了跟我同班飛機回舊金山的部分乘客戴了口罩外, 路上沒有人戴口罩仿彿武漢肺炎不存在. 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我戴口罩會不會被Lyft拒載, 遇到的南美司機大哥倒是不在意還在車上跟我大談武漢肺炎的陰謀論. 司機大哥還叫我不要太stress about it 因為stress會讓免疫力降低反而更不好. 司機大哥的說法也是有些道理但是我不知道您老人家載過誰, 我決定口罩還是戴好戴滿吧! 雖說口罩現象是文化差距使然但是不禁為美國這些人捏了把冷汗. 看到廣告小妹在FB上發表對於美國防疫能力的看法心有戚戚焉...
我對紐約的防疫能力,不怎麼樂觀。首先,民眾的衛生觀念太差。咳嗽有人會遮有人不遮,對口罩存在偏見誰戴口罩誰倒霉。我爹說:「人越多的時候越不能戴口罩,會被打、會被瞪。不要低估一群白癡的凝聚力。」
嗯,好。
「請不要戴口罩,你會造成其他人的不安。」A 說。
「生病不舒服就該回家,戴口罩上班不妥吧?」B 說。
「會傳染就是會傳染,戴了口罩也沒用。」C 說。
嗯,好。”
覺得這些天真的美國人把武漢肺炎當成"稍微"嚴重的流感也是醉了... Yes, based on statistics, currently about 3% death rate. 可是瑞凡, 我們有看過因為流感而禁止中國湖北的班機嗎? 甚至還撤僑? 看到這次台灣的政府還有前線的醫護人員用盡方法守護讓身在中國130km外的台灣人民們不受到疫情的威脅真的非常感動.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措施都盡人意但是數據是會說話的. 一開始國外公衛專家並不看好台灣的疫情控制卻沒想到還樹立了其他國家的防疫典範.
本來星期五要回去公司上班, 沒想到上機前接到同事的轉告說因為台灣離中國不遠所以符合公司政策在家自主管理14天然後遠端上班. 正好可以利用這兩星期調適時差以及收心讓自己步入軌道回到上班狀態. 這幾天還在調時差, 半夜兩三點必醒然後肚子就開始餓了(台灣晚餐時間). 不想爬起來吃東西就只好繼續躺上床上希望能再入睡. 通常都事與願違, 醒了就會開始想東想西, 還會想起在台灣的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時光. 本來這次回台灣還想安排一個人去日本旅行, 沒想到武漢肺炎在日本大流行, 幸好當時還沒買機票. 由於沒有expectation反而讓我這次在台灣可以充份地休息與自我沈澱還與幾個好朋友重新re-connect. 和這幾個好朋友的相處模式就好比一首我很喜歡的歌的歌詞
我們沒有在一起至少還像家人一樣
總是遠遠關心遠遠分享
我們沒有在一起至少還像朋友一樣
你遠遠的關心其實更長
和他們互動得到不同的啟發, 有人讓我思考了夫妻之間的關係⋯⋯後來無意間看到一篇文章探討類似的問題,內文完完全全正中我心並引起我極大的共鳴.
在日常生活的夫妻關係中,經常會不自覺地累積許多負面因子,時間一長,這些因子堆疊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累積成巨大而陌生的情緒怪獸,讓人雖然覺得忿忿不滿,卻無法清楚說出造成不滿的原因。必須藉由暫時抽離原本的環境,才能夠讓紛亂的情緒沉澱下來, 認真地思考那些不滿情緒與想法的源頭,唯有釐清源頭,才有機會找到解決之道。與固定的伴侶相處,共同經營生活與單身時期相比,算是全新的體驗,所以偶爾也會想暫時從固定的關係中抽離出來,好好想想這些年我到底有什麼變化之類的。當我需要思考這類問題,就會需要比較長的獨處時間。
對於“自處”與“相處”,王醫師分享了一個令人拍手叫好的說法:這是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說的,他認為完美的相處關係是: 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 arm.
這是說,剛開始戀愛的情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但時間長了之後,總會走到無話可說的片刻。有些人碰到這種狀況就會感到緊張與不安全,深怕兩個人的關係無法繼續,但真正成熟美好的關係是——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的懷裡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也是最高境界。
有人讓我重新思考了問題的本質, fear, decision, and new experiences. 那次深談後我內心波動非常大, 有種被內心深處被看透的赤裸感, 天知道那也是需要勇氣去面對. 深談的議題簡單地來說"是你做決定,還是恐懼 (又或者其他情緒)在做決定?" 所以盡可能先決定這個情緒是否對自己有用處, 如果沒有用處就丟一旁就可以做出不被情緒影響的決定. ”Do not need to be fear of loss. It i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lose now, but how much you can gain in the future. 小時候的制式教育所學到的"成功"未必是真的成功, 充其量叫做安全. Life is about gaining new experience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十年心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收心啦! 昨晚去了一個沒事暫時不太想踏入的城市,台北,繁華又悲傷,許多故事都和他相關,許多地方都有傷心的影子,趁酒後打拋一切最近在心裡無言的萌芽,一場夢,完結一場夢。 最近追蹤的方格子作者紀餘在她的〈女女戀、愛、慾〉專題寫了一系列給還沒遇見的她寫信,我喜歡這個想法,暫不論是否真的有辦法找到這樣相處自在
Thumbnail
avatar
青山
2021-03-28
新年快樂之教養收心談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Thumbnail
avatar
媽寶米奇
2021-02-17
暑假收心操、跟孩子一起整理開學用品暑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一起充實渡過每一天  假期最後一天晚上時 ,我跟讀幼兒園小班的姐姐預告  「晚上睡覺 ,明天醒來 ,就是放假最後一天囉 ,再睡個覺醒來 ,就是幼兒園開學的日子 ,我們要一起準備開學用品」(我喜歡盡可能用正向、有目標要去完成的說話方式引導小孩 )  於是那一天我們沒再出門 ,陪姐姐
Thumbnail
avatar
宸宸
2020-09-01
輕鬆找回秩序感的四個收心操 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工,最後一天假期大家應該都懷抱著不捨和惆悵的心情。 這個年假是否讓你的作息和體重失衡了呢?在假期中,因放鬆晚起、吃得較多,有罪惡感嗎?或是因為過得比平時放縱,因即將收假,而開始責備自己;甚至可能無法在該起床的時間起床,吃飽就昏昏欲睡,且肚子很撐還是想吃點什麼。如果有了以上症狀,那麼
Thumbnail
avatar
理家小姐Ashlee
2020-01-29
收心春節,好像過的太過日常太過平靜,好像把放假前工作的氛圍給熄滅了,這樣就會變得,有收假症候群,有灰色星期一。啟程回到另一個家時,不免又帶著不捨和牽掛,還是會揚起一抹糾結,問自己改變的初衷,問自己選擇的正確與否,然後油門仍不停止的往下踩,視線仍就注視著前方。
Thumbnail
avatar
Erwin Tsai
2020-01-29
開學收心操:做好設計篇一個設計的開始,我們必定會去尋找相關的資訊,如同蓋一間屋子我們必定會先去尋找素材,而在這尋找的過程之中會得到你所意想不到的收穫。
Thumbnail
avatar
金大建築
2019-02-21
開學收心操:設計篇作為住宅案例,NEXT21(1994迄今)的確是個值得觀察,關於住居關於能源關於環境的營造實驗。目前已經進入第四階段的實踐與實驗,請看海綿水母的觀察。獨棟住宅算是大二的典例操作,而這個例子非常適合做為參考案例(海綿水母便是為了工作需要而拜訪了這棟集合住宅),尤其是「因應未來100年的住宅」
Thumbnail
avatar
金大建築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