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財富重分配時刻來臨!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重點摘要:

  • 資產配置仍然是重點,使用指數型產品進行配置更是唯一生存法則;
  • 市場定價機制失調,是時候該釐清「價格」與「價值」的分別;
  • 如何發現「被過度拋售」的資產?你得先了解恐慌是「盲目」的;
  • 資金控管永遠重要,無論你覺得現在是否夠便宜買進各種投資商品。

市場在極度恐慌的時候,通常會將投資於風險商品的資金抽離,轉而投入避險類型商品像是債券、黃金、美金或暫時保留現金。雖說債券與股票相關性較低,但是在多年的牛市之下,太多投資人對「風險」置之不顧,使用融資或動用保證金商品來操作多頭部位,因此在這次股市瘋狂下殺的階段中,債券從一開始的抗跌小漲,逐漸跟著與股票連動起來,也跟著下跌。因為太多的股票融資部位被追繳,導致許多人需要將穩定的債券部位也拋售變現,來應付保證金的不足。

但是債券並非全盤通殺,美國政府公債ETF(例如IEI)與短期公債ETF(例如VGSH)在三月呈現逆勢上漲走勢;公司債以及市政債由於受到經濟衰退疑慮影響,與股票連動下跌;高收益債更不用說,代表性的ETF如HYG、JNK慘跌幅度不輸給股票。

如此,我仍然認為堅持股債依照固定比例進行資產配置是必須的。為了讓各位知道我並非空口說白話,在這裡先公開我個人在TD Ameritrade帳戶中的資產表現:

TD帳戶本次熊市表現(至3/22)

TD帳戶本次熊市表現(至3/22)

或許你會說,這績效並不怎麼好看。但這波全球性的下殺,是不分資產類別、不分地區的,景況直逼2008年金融海嘯,在任何資產都被拋售的大環境之下,我認為一般人很難做到以下幾點:

  • 預先知道災難來臨而先別人一步拋售資產
  • 預先知道什麼資產不會受到影響、甚至逆勢上漲
  • 預先知道什麼時候市場反轉、買在低點
  • 預先知道什麼地區的市場受到衝擊最小、甚至維持強勢

因為我們不是神。全球性指數型的投資就是為了讓我們避免認為自己可以「一直預知」正確的事情,因為正確地預知一次,不代表往後都能正確。

這樣的績效組合或許不怎麼令人滿意,但是我們來對比美國S&P500指數的表現看看,為何股債組合仍然能讓人較為放心地留在市場上:

資料:Morningstar

資料:Morningstar

我在去年重新整理了美國帳戶,將Firstrade的部分資產轉移到TD Ameritrade帳戶中,因此上表是我在去年十一月開始重新建立股債平衡資產配置、到今年3月22截止的績效表現。

相對於S&P500指數的-24.22%,你是否覺得-14.2%該謝天謝地呢?尤其是這個計算包含了現金部位、股息再投入之後的表現,也再次證明了三件事情的重要:

  • 不要一次將資金全數投入市場
  • 股息用於再投資
  • 使用「全市場指數」才能避免選到在風險中有破產危險的公司,以及有倒債風險的債券

不要一次梭哈。定期定額投入,才能有效分散價格成本與風險。上面的績效當中,還包含我在3/18執行的資產「再平衡」,因此平均成本下降了不少。上述第三點特別重要,我們衡量一個風險事件時,最在意的不外乎一間公司是否會因此無法營運、是否無法支付其債券。因此,只有選擇「全市場指數」才能真正幫我們分散風險。

價值投資者,更應該把握「財富重新分配」的時機

在十一年的大多頭當中,讓許多人漸漸地忘了作為「價值投資者」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全球市場泡沫的尾聲,多數人以為投入人云亦云的商品,就是價值投資。殊不知,過高的本益比、融資餘額居高不下,再加上只降不升的利率,更加推升了資產的泡沫。

不問公司經營、懶得看財報,只當個「伸手牌」到處詢問存股標的的人,在這波下殺中損失最慘。慘的不是他帳面的損失金額,而是他連手上的股票是否值得繼續持有、逢低加碼買進都不知道,就讓恐懼戰勝了理智,跟著驚慌拋售。

但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就不同了,平時就做足研究、建立策略的人,看到難得一見的「折價」,當然會保留的現金投入,等待市場情緒回穩、價格回升。像是巴菲特,就趁這波行情中逢低買進銀行股。

另外,能夠持續發出「股息」的公司,不但是經營穩定的表現,也是對抗波動的象徵:

資料來源:Y CHARTS

資料來源:Y CHARTS

上圖是那斯達克股息成長指數(NASDAQ US Dividend Achievers Select Index)與美國三大指數在這波下跌走勢中的績效對比。很明顯地,該指數涵蓋著能夠穩定增加配息的公司,因此在劇烈波動下得到了些緩衝。

因此,從該指數得到一個思考方式,包含以下幾個面向:

  • 連年配息,且能夠持續增加股息的公司大多象徵營運穩定;
  • 若這些公司配息率低於60%,股息更為健康;
  • 健康的股息,使得公司仍能有足夠現金流來因應疫情衝擊。
  • 若是害怕分析錯誤而挑到壞公司,仍可用指數化投資

也就是說,這些公司的體質強健,疫情帶來的只是短暫的衝擊,而非使其一蹶不振,那麼這期間的下殺,他們是冤枉的受害者。那斯達克股息成長指數涵蓋了180多間公司的股票,為了讓投資更有效率,我們仍然建議使用「指數型」投資工具,也就是「股息成長指數ETF」(美股代號:VIG)。

雖然說策略型ETF不算是真正的「被動型投資」,但有心想要從市場折價浪潮中挖寶的投資人,仍然是最符合時間效率的工具。不過仍然需要做好資金控管,尤其是目前這個ETF的本益比仍然高達22。

資料來源:Y CHARTS

資料來源:Y CHARTS

總結:

這是個煎熬的時刻。尤其對於沒有策略、資金管理、研究耐心的人來說,每天光只是看到帳面上的損失加大,就會如坐針氈。但弔詭的是,每當股市在高點時,總有許多人喊著股價太高、高處不勝寒;而在股市低點,沒人繼續談論股票時,卻往往才是最適合進場的時刻。

當然,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時候買氣最低、市場最為恐懼、價格即將反轉,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益,那就是:

  • 堅守定期定額策略
  • 堅持買進並持有指數型商品
  • 堅守資金控管

最後,把我們省下來的時間,好好地用來陪伴自己的家人、專注興趣與提高本業專業技巧,期待在下一個牛市來臨前,你已成為一個蓄勢待發的投資人,參與新的「財富重分配」!

(警告:本文所提到任何標的與策略僅供參考,請審慎評估自身經濟狀況與風險承擔能力。)


請追蹤我們的「文青的理財溫室」專題,若是您覺得文章有幫助到您,請您不吝「付費訂閱」我們的專題,來支持我們繼續提供對大家有幫助的內容喔!
或是,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免費),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伊柔柔-avatar-img
2021/10/01
我投了ETF富中小><
嵐音社-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0/02
是喔!很好奇為什麼?
紀長興-avatar-img
2020/03/23
定期定額 真的很重要
嵐音社-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3/23
沒錯!定期定額也定心。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5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09/28
要提高投資報酬率,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 「如果你知道還有更好的,就把差勁的換掉!」 我並不認為現在只知道「0050」和「0056」很可恥,不過終身「敝帚自珍」就另當別論了。
Thumbnail
2020/09/28
要提高投資報酬率,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 「如果你知道還有更好的,就把差勁的換掉!」 我並不認為現在只知道「0050」和「0056」很可恥,不過終身「敝帚自珍」就另當別論了。
Thumbnail
2020/09/07
上一篇分享能夠快速查詢股息成長公司相關資訊的網站,以及如何藉由幾個重要財報數據來評估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篩選後,接下來就是決定該公司目前價位是否合適。 評估股價是門學問,光是從財務面、現金流折現、技術面等領域入手,就有數百種結果。但以上提出的幾種方式,是我個人親身實作後發現效果還不錯,又不困難的方法。
Thumbnail
2020/09/07
上一篇分享能夠快速查詢股息成長公司相關資訊的網站,以及如何藉由幾個重要財報數據來評估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篩選後,接下來就是決定該公司目前價位是否合適。 評估股價是門學問,光是從財務面、現金流折現、技術面等領域入手,就有數百種結果。但以上提出的幾種方式,是我個人親身實作後發現效果還不錯,又不困難的方法。
Thumbnail
2020/08/22
很奇怪,投資ETF這種類似股票的資產,許多人就擔心萬一跌了怎麼辦?但花在房地產上動輒數百、數千萬,卻眼不見為淨,好像天塌下來也不管自己的事?這是許多人思考邏輯上最大的問題,如果把手上的實體不動產看成股票,你是否就會不敢投資?
Thumbnail
2020/08/22
很奇怪,投資ETF這種類似股票的資產,許多人就擔心萬一跌了怎麼辦?但花在房地產上動輒數百、數千萬,卻眼不見為淨,好像天塌下來也不管自己的事?這是許多人思考邏輯上最大的問題,如果把手上的實體不動產看成股票,你是否就會不敢投資?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