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讓人懂得學會珍惜」 郭憲鴻:感謝老天讓我能向父親懺悔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raw-image

殯葬達人「冬瓜」郭東修,1998年創立殯葬公司,因為承接台北市無名屍業務,曾協助過2千多具無名屍入土為安,因此成了民間殯葬業者獲台北市府表揚的第一人。卻在2013年因罹患肺癌離世,享年51歲。在郭東修臨終前,將事業交給了兒子「小冬瓜」郭憲鴻,而郭憲鴻也未讓父親失望,不僅一肩扛起家業,也靠著穩紮穩在殯葬業站穩腳步,而這一切,郭憲鴻都歸功於父親郭東修的功勞。

生命充滿磨練與遺憾 郭憲鴻:讓我人生少走很多冤枉路

郭憲鴻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從事殯葬業,是否有因其特殊的成長環境,而跟同學相處產生距離?郭憲鴻郭憲鴻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說道其實過去同學因為好奇自己的身分、工作,所以還算滿喜歡自己的。

但跟同學之間仍有些距離,是因為自己在殯葬業的環境下成長,甚至在國小期間就跟著父親進出火葬場或殯儀館,幫忙處理瑣事,也因此他被迫的要在年紀尚幼時,讓自己的心智比別人更加早熟。郭憲鴻說,當時雖然還是很享受與同學相處的時光,卻仍默默地拉出與同學之間的距離。

比起同齡的孩子,郭憲鴻心智卻早熟許多,但郭憲鴻坦言自己其實「充滿遺憾」。郭憲鴻說,大概是14、15歲就開始明白他想要的東西,學校給不了,所以開始翹課去拍戲、去廣播公司打工、去玩Band等等,所以相較一般同年紀的孩子,他更早體驗了這個社會。而他的遺憾,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並沒有真正享受到那個年紀應該要做的事情、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東西。

raw-image

回憶起成長的點滴,郭憲鴻感慨的說,其實老天爺給了他很多功課,也因次讓他被迫早熟,23歲的他遭遇父親的離世、25歲則遇上了父親公司的糾紛,這些別人可能在40、50歲才會遇上的事情,卻讓他年紀輕輕就都碰上了。

「往好處想,其實人生少走一些冤枉路」,郭憲鴻說畢竟一切都已經歷過,但他也遺憾許多事情錯過就不會再回來。

踏入殯葬業的分水嶺:幫收「貓大體」

雖然是在殯葬業的的環境下成長,但難道就這麼順其自然地接受這一切嗎?郭憲鴻笑著表示「這故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很重要」;在他記憶裡,第一次真正跟殯葬業接觸,是從幫忙將葬禮上會送出的毛巾,塞到盒子裡開始;接著,開始幫忙準備告別式的用品,從神主牌位、童男童女、元寶蠟燭等;再進階一點,就是早期葬儀社會在命案現場拍照、建檔,而他就要負責幫忙去洗照片、確認照片張數,但重點是,當時的他才國小三年級。

不過,郭憲鴻認為,真正讓父親開始覺得自己真的能踏入殯葬業,是因為「一隻貓」。郭憲鴻回憶起,小時候有一位里長著急的跑來家裡,但當時家裡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在,里長便帶著他前往家裡附近,郭憲鴻發現原來是有一隻貓因車禍而死亡,里長催促著他,要他趕快幫忙處理善後,雖然未曾親手處理過,但在環境下的耳濡目染,郭憲鴻也只好硬著頭皮幫忙。

郭憲鴻回憶起這段往事,笑著說,父親事後大概也想著兒子的膽子比想像中來的大,所以之後也開始陪著父親到現場幫忙處理瑣事。

父親教會我:遺憾,才會懂人令人珍惜

raw-image

在2015年,台北發生了復興空難,當時年僅25歲的郭憲鴻,不僅繼承父親衣缽,也在現場協助搬運罹難者遺體,最終協助安置了24具大體;郭憲鴻表示,其實當初沒想太多,只記得父親教過自己的一句話「人不是因為厲害才開始行動,而是因為開始行動才變得厲害」。

回憶起與父親的點滴,郭憲鴻表示,當父親離世後,他曾有一段時間因思念而痛苦。他說,那時候自己剛接公司,不僅要面對外界競爭,還得面對公司內部,讓當時的他不禁想著「爸,如果你還在,你會給我什麼建議?」。郭憲鴻也提到,那段時間,因為公司地下室留下許多父親的東西,他曾一度不敢前往,擔心一旦啟動某個開關,他對父親的思念也會因此潰堤。

raw-image

郭憲鴻坦承,其實過去還有許多父親的事情,他並沒有注意到,也讓他備感愧疚;他說,父親過世後,他在父親的櫃子找到安眠藥與抗憂鬱的藥物,他才驚覺,原來自己對於父親有太多不瞭解的地方、自己究竟跟父親有多疏遠?

「人世間的所有事物,都不是理所當然」,郭憲鴻強調,人生也因為有這樣的遺憾,讓他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也讓他理解幸福是靠著自己爭取、付出甚至是犧牲,才有辦法擁有,郭憲鴻認為,對於父親雖然有過遺憾,卻也因此了解什麼是珍惜。

郭憲鴻表示自己很感謝老天爺,相較其他可能無法即時將愛或抱歉說出的口人,他最後仍有機會向父親說聲「抱歉」,然後父親還很臭屁的回應他「沒關係啦」。

「小冬瓜」眼中的父親:非常有承擔

殯葬達人「冬瓜」郭東修,過去以個性海派、瀟灑出了名,那麼在兒子眼中也是如此嗎?郭憲鴻回憶說道,在他心中,父親留下最深的印記是「非常有承擔」的人,每次只要遇上事情,就算天塌下來,父親也會走出去並一肩扛起。

郭憲鴻提到,過去家裡曾經承接了一場告別式,往生者是台北非常知名的市議員其母親,也因此他們也非常用心的規畫整場告別式,郭憲鴻說,那場告別式幾乎稱得上是「演唱會」等級,事前也經過多次彩排與館方確認,一切就緒。

而這位市議員,在整場告別式中非常重視致詞,不僅想介紹母親生平,也想藉此向與會賓客致謝;但就在市議員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跳電了!郭憲鴻說,當時父親第一時間站出來,向市議員道歉,表示自己沒有做好,即使錯誤並非在他們身上,但父親覺得自己是負責人,理應承擔這一切。

raw-image

郭憲鴻面帶驕傲地說,當時他覺得父親超帥!他說,那一刻他終於理解為什麼即使父親對待員工的方式較為嚴苛,但員工仍對父親死心踏地,原因在於父親承擔責任能力,讓員工能夠非常放心的在父親底下工作。

父親的氣魄與能力,也連帶影響了自己的做人處世,郭憲鴻說,他現在在外講課、甚至想要改變人們對於死亡、對於殯葬的看法,會有人問他:怎麼敢做這些事?郭憲鴻表示「因為自己身邊有一個例子,他叫郭東修,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很多事情不是辦不到,是看你要不要去做」。

即將為人父,想用「體驗」代替學習

面對即將出世的兒子,因為深刻了解錯過成長是什麼滋味的郭憲鴻,提到最近如果有人問他未來的教養方針是什麼,郭憲鴻說自己的回答是「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來學習的,就算學習也只是為了體驗人生」。

郭憲鴻認為,人生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因為人生最後什麼都帶不走、什麼都無法擁有,到離世那天,人都是孤單的離去,所以是否享受當下的過程,成了人生在世重要的課題。「很多人都活在未來的擔憂、活在過去的遺憾」,郭憲鴻說,許多人並沒有活在當下,導致自己不斷錯過,直到即將離開人世那天,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大的恐懼與遺憾,是這輩子從來沒有活過。

所以,郭憲鴻盼望,未來能是一個讓孩子去體驗的家長,無論做什麼他都願意支持,就算哪天,孩子跟他說不想去上課,他也願意支持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去體驗、感受生命的當下。

至於,如果未來孩子也想從事殯葬業?郭憲鴻大方表示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嗑電影》的沙龍
60會員
127內容數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11
上一篇我們聊了導演簡學彬對《器子》的創作想法,這篇來看看他怎麼看演員們! 張孝全某場戲讓導演想起《金剛》? 李沐被形容是「〇〇〇〇」的演員? 還有一位演員讓導演覺得戲太少好可惜,另一位每次演都讓導演超驚喜! 進來看第二篇專訪,保證看完會更想衝一波《器子》!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4/09
十年磨一劍,《器子》對簡學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他來說,他對《器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他說:「我希望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東西,因為我每次要拍一部片,總是會想說它可以為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是不是觀眾以前沒嘗試過的?也會想說演員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樣不同驚喜。」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2025/03/07
在《夜校女生》中,陳姸霏飾演的「小愛」偶像是妮可·基嫚,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信給妮可·基嫚,並期待她能夠回信;那在現實生活中,陳姸霏的偶像是誰?她透露自己其實也是追星人,而她目前所追的是一個韓國男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晚很幸運可以聽到小冬瓜, 社長的分享。 之前有個機會讀到小冬瓜的書, 感動不已。 從小對殯葬業充滿興趣跟好奇, 也嚮往能往這個方向走, 很可惜家人不是很支持。 在那個年代也顯少有這樣的資訊,但現在不同了! 可以很快速透過不同管道, 對殯葬業更多的瞭解。 在躺
Thumbnail
今晚很幸運可以聽到小冬瓜, 社長的分享。 之前有個機會讀到小冬瓜的書, 感動不已。 從小對殯葬業充滿興趣跟好奇, 也嚮往能往這個方向走, 很可惜家人不是很支持。 在那個年代也顯少有這樣的資訊,但現在不同了! 可以很快速透過不同管道, 對殯葬業更多的瞭解。 在躺
Thumbnail
故事參考自真實「遺物整理師」金璽別著作《離開後留下的東西》。故事透過整理「亡者」遺下的物件,認知「亡者」留下的意願,動人卻不煽情,讓觀眾思考生命與死別,從而瞭解生活意義,獲得力量好好活著。
Thumbnail
故事參考自真實「遺物整理師」金璽別著作《離開後留下的東西》。故事透過整理「亡者」遺下的物件,認知「亡者」留下的意願,動人卻不煽情,讓觀眾思考生命與死別,從而瞭解生活意義,獲得力量好好活著。
Thumbnail
時間是洪流,推著你前進,而你卻無法逆流而上,回憶的酸甜苦辣,由自己定義,因為過去你無法重來,所以你如果願意相信現在的自己跟過去是有關聯的,那你就想辦法讓現在的自己過得好一點,那這時你就會發現原來過去的一切就是為了現在鋪成
Thumbnail
時間是洪流,推著你前進,而你卻無法逆流而上,回憶的酸甜苦辣,由自己定義,因為過去你無法重來,所以你如果願意相信現在的自己跟過去是有關聯的,那你就想辦法讓現在的自己過得好一點,那這時你就會發現原來過去的一切就是為了現在鋪成
Thumbnail
郭慶出生於日治時期,家境清寒,獲得農會獎學金前往台南師範學校就讀,成為地方受人敬重的教育者。1949年他也是歡天喜地前往迎接祖國到來的民眾之一。然而,當他抨擊政府機關貪汙、指出不適任教師傷害教育,尋找臺灣公平正義的方向時,他被逮補了。
Thumbnail
郭慶出生於日治時期,家境清寒,獲得農會獎學金前往台南師範學校就讀,成為地方受人敬重的教育者。1949年他也是歡天喜地前往迎接祖國到來的民眾之一。然而,當他抨擊政府機關貪汙、指出不適任教師傷害教育,尋找臺灣公平正義的方向時,他被逮補了。
Thumbnail
創立個人頻道「單程旅行社」的小冬瓜同時也是一名殯葬業者,在台灣文化裡,死亡一直都是一個禁忌話題,只是人終有一死,該如何面對與規劃也許是現代人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和安排的一件事,本集節目中,小冬瓜與婊姐分享許多工作上的體悟與經驗,更提出了面對死亡可以事先做好的四大類規劃及準備。
Thumbnail
創立個人頻道「單程旅行社」的小冬瓜同時也是一名殯葬業者,在台灣文化裡,死亡一直都是一個禁忌話題,只是人終有一死,該如何面對與規劃也許是現代人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和安排的一件事,本集節目中,小冬瓜與婊姐分享許多工作上的體悟與經驗,更提出了面對死亡可以事先做好的四大類規劃及準備。
Thumbnail
當我活著的時候 我還沒死 而我死亡的時候 我也就不再活了 所以 沒有必要思考死亡這件事 因為你死掉的時候 你也沒有感覺了
Thumbnail
當我活著的時候 我還沒死 而我死亡的時候 我也就不再活了 所以 沒有必要思考死亡這件事 因為你死掉的時候 你也沒有感覺了
Thumbnail
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在過去的台灣,或許是受到文化、民俗及整體社會氛圍等多種因素影響,「死亡」一直被視為禁忌的話題,認為只要聊到死亡,就是遺憾、恐懼或惶恐,即便隨著科技與工業不斷改變,但過去人類對於死亡的接受度,卻越加封閉,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
Thumbnail
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在過去的台灣,或許是受到文化、民俗及整體社會氛圍等多種因素影響,「死亡」一直被視為禁忌的話題,認為只要聊到死亡,就是遺憾、恐懼或惶恐,即便隨著科技與工業不斷改變,但過去人類對於死亡的接受度,卻越加封閉,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
Thumbnail
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殯葬達人「冬瓜」郭東修,過去以個性海派、瀟灑出了名,那麼在兒子眼中也是如此嗎?郭憲鴻回憶說道,在他心中,父親留下最深的印記是「非常有承擔」的人,每次只要遇上事情,就算天塌下來,父親也會走出去並一肩扛起。
Thumbnail
作者/好嗑電影 圖片來源:森林系攝影 殯葬達人「冬瓜」郭東修,過去以個性海派、瀟灑出了名,那麼在兒子眼中也是如此嗎?郭憲鴻回憶說道,在他心中,父親留下最深的印記是「非常有承擔」的人,每次只要遇上事情,就算天塌下來,父親也會走出去並一肩扛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