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衝突管理論 看課綱微調爭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文發表於台灣醒報 2015.06.16)
持續多時的高中課綱微調爭議,近期出現爆炸性的發展,兩百多所高中串連反對,教育部長吳思華被迫親自出馬直接與學生座談,結果仍無功而返。
吳部長上任之初被譽為「傑出管理學者」,無功而返並非「理論實務落差」所致,而是課綱爭議本來就屬無解,任何人都無能為力,堪稱是「神仙難斷家務事」。
【關乎政治而非教育】
處理衝突之前必須做好衝突診斷,否則成效難期,而診斷首重屬於原則問題或技術細節。教科書在台灣向來只是階段性工具,畢業升學後就棄如敝屣,從不理會其中有何錯誤,故課綱爭議顯然並非著眼於歷史專業,必須拉下假面具,承認爭議起源在於政治而非教育。
爭議雙方都展現出口是心非的偽善。表面上雙方都指責對方不應該用「政治力介入校園」,不應該用教科書對學生「洗腦」,但實際上雙方都堅持用政治力介入校園,都想要用教科書對學生進行洗腦。而且雙方都很清楚,只要對社會人文課程訂出強制性課綱,就必定有強烈的思想教育成份,而決定思想教育內容當然就是政治力介入,就是對學生進行洗腦,沒什麼好爭辯的!
再探討衝突事項的可分割性。課綱微調爭議與史實關係有限,只是中國史觀與台灣史觀的衝突,這點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實,否認的話就是睜眼說瞎話了。原有課綱是李登輝時代啟動的「去中國化」,而微調後的課綱回到憲法的「大中國觀點」(也就是台灣獨立觀點下的「去台灣化」),台灣史觀的支持者不肯罷休,持續抗爭而愈演愈烈。
從「光復」與「接收」、「日據」與「日治」等遣詞用字上的爭議,就可以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不需要遮遮掩掩。
既然屬於政治事件,而且起源是中國史觀與台灣史觀之爭,無法分割為若干相互獨立的議題,於是衝突情境的結論就此浮現:這是難以化解的衝突,即使有部分事項可以藉由讓步來達成共識,整體而言雙方所要的都是「整碗捧過去」,不可能談出皆大歡喜的方案!
【怯戰讓步並非良策】
國民黨在課綱調整過程便宜行事而留下了把柄,後果之一是在行政法院中敗訴。這個把柄正是太陽花學運表面上主張的「程序正義」,其實程序正義向來不是台灣民眾關心重點,否則不會容許立法院經年累月「密室協商」,也不會容許台北市的柯文哲團隊多次演出「密會」!
但違反程序正義在社會公評中將陷於正當性不足,堅持立場可能讓民眾產生「鴨霸」和「死不認錯」等負面印象。這是國民黨必須斟酌的罩門,同時也是台灣史觀支持者最有力的籌碼。如果沒有這個變數,教育部可以嚴正駁回如下:我們是中華民國的教育部,不能支持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教材!
按理,教育部必須斟酌上述情境,決定要採取對抗、妥協、或投降的策略。以教育部目前的課綱「新舊並陳」和教科書「新舊隨選」等動作而言,似乎選擇了妥協,但此舉形同全面認錯,以國民黨的立場而言並非上上之策。
最合理的抉擇是先行承認疏失並以「既成事實」切割程序正義罩門,然後採取「包裹式比對」,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下逐一審視各項質疑,並以整體相對優劣呈現比對結果。
此舉聚焦於結果的正當性,可以輕易反駁「接收」與「日治」等台灣史觀的攻訐,同時對民眾傳達「理性討論」的印象。當然,其中涉及大量幕僚作業,而且必須先行確定比對結果是對新課綱有利。
後記:這篇是配合媒體字數要求的刪減版,我自己看了都頭疼...也因此決定永遠不再投書該媒體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大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6.09)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訪美期間提到要有兩個「共識」,其一是針對廢除死刑的爭議指出「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其二是針對兩岸關係指出要「對內遵循民主程序凝聚共識」。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5.27)  政壇羅生門所在多有,關鍵原因在於代理關係當中的「自利」與「資訊不對稱」,而負面後果則是媒體和人民無法有效的監督各級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貪腐橫行而成為民主社會的致命傷。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5.19) 針對近期引發諸多爭議的BOT案,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表示不應把BOT「汙名化」。但嚴格說來,任何人確實都可以對任何BOT案有所質疑,只不過質疑之前必須負責,拿出一點商業常識,否則就成為無的放矢的胡說了! 我和多數台灣民眾一樣,對台灣貧富差距現狀深感不滿,
(原文發表於ETtoday新聞雲 2016.08.12) 網球女將謝淑薇退出奧運比賽,固然讓人嘆息,但旁觀者究竟難斷是非黑白,不需要也不應該隨相關報導與言論起舞。然而,這其中出現的一條獨家新聞,卻讓人懷疑台灣的媒體和記者還有良心嗎?  該新聞宣稱,謝淑薇的親友爆料指出,棄賽的真相是中國大陸出價五千萬
(原文發表於遠見華人菁英論壇 2016.08.09) 近日「寶可夢遊戲」(Pokémon GO)席捲台灣,不但有眾多玩家不惜違反交通規則瘋狂抓怪,也衍生許多始料未及的社會現象,包括股市出現寶可夢概念股,商家搭寶可夢熱潮辦促銷活動,甚至還出現以寶可夢為主題的研討會,「寶可夢經濟學」儼然成型!  但誠如
(原文發表於華人遠見精英論壇 2016.08.29) 實質薪資長期停滯的事實,讓台灣的企業主成為箭靶,從大學教授、財經評論家、到媒體主筆與網路鄉民,都不吝於對企業主強力批判,其中固然有純屬意識型態的發言,但確實也有客觀舉證的聲音。這其中,根據GDP組成的變遷,宣稱經濟果實分配向企業主傾斜,堪稱是目前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6.09)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訪美期間提到要有兩個「共識」,其一是針對廢除死刑的爭議指出「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其二是針對兩岸關係指出要「對內遵循民主程序凝聚共識」。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5.27)  政壇羅生門所在多有,關鍵原因在於代理關係當中的「自利」與「資訊不對稱」,而負面後果則是媒體和人民無法有效的監督各級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貪腐橫行而成為民主社會的致命傷。
(原文發表於風傳媒 2015.05.19) 針對近期引發諸多爭議的BOT案,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表示不應把BOT「汙名化」。但嚴格說來,任何人確實都可以對任何BOT案有所質疑,只不過質疑之前必須負責,拿出一點商業常識,否則就成為無的放矢的胡說了! 我和多數台灣民眾一樣,對台灣貧富差距現狀深感不滿,
(原文發表於ETtoday新聞雲 2016.08.12) 網球女將謝淑薇退出奧運比賽,固然讓人嘆息,但旁觀者究竟難斷是非黑白,不需要也不應該隨相關報導與言論起舞。然而,這其中出現的一條獨家新聞,卻讓人懷疑台灣的媒體和記者還有良心嗎?  該新聞宣稱,謝淑薇的親友爆料指出,棄賽的真相是中國大陸出價五千萬
(原文發表於遠見華人菁英論壇 2016.08.09) 近日「寶可夢遊戲」(Pokémon GO)席捲台灣,不但有眾多玩家不惜違反交通規則瘋狂抓怪,也衍生許多始料未及的社會現象,包括股市出現寶可夢概念股,商家搭寶可夢熱潮辦促銷活動,甚至還出現以寶可夢為主題的研討會,「寶可夢經濟學」儼然成型!  但誠如
(原文發表於華人遠見精英論壇 2016.08.29) 實質薪資長期停滯的事實,讓台灣的企業主成為箭靶,從大學教授、財經評論家、到媒體主筆與網路鄉民,都不吝於對企業主強力批判,其中固然有純屬意識型態的發言,但確實也有客觀舉證的聲音。這其中,根據GDP組成的變遷,宣稱經濟果實分配向企業主傾斜,堪稱是目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