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經濟果實分配爭議的省思

2020/04/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文發表於華人遠見精英論壇 2016.08.29)
實質薪資長期停滯的事實,讓台灣的企業主成為箭靶,從大學教授、財經評論家、到媒體主筆與網路鄉民,都不吝於對企業主強力批判,其中固然有純屬意識型態的發言,但確實也有客觀舉證的聲音。這其中,根據GDP組成的變遷,宣稱經濟果實分配向企業主傾斜,堪稱是目前最具說服力的主流論點。
根據這個論點,1991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50.9%,到了2014年卻只剩下43.6%,而同期的營業盈餘卻由GDP的30.1%上升到34.4%,足以證明勞工報酬減少而企業主利潤增加,理應強制提高勞工待遇以實踐社會正義。
但這個結論確實就是真相嗎?恐怕未必!以薪資成長停滯最嚴重的期間來看:2002年受僱人員報酬所占比例是45.6%,相對而言2013年的44.1%確屬下降,但同期間的營業盈餘也從35%下降到33.9%,只能說是勞資雙方「共患難」!
但真正的關鍵在於,政府編製GDP資料,目的並不是瞭解經濟果實的分配。以受僱人員報酬和營業盈餘分別代表勞工和企業主的所得,雖然簡便且符合直覺,但是在資料內涵與分析目的不一致之下,很可能產生誤導。
實際上,生產資源包括勞力、資本、土地房屋、和企業家精神這四種,但是在GDP當中,後三者衍生的所得全部納入營業盈餘,而資本的回收則列在固定資本消耗當中。因此,將營業盈餘視為企業主所得純屬誤會,而且不考慮資本的回收也對企業主不公平。
即使忽略營業盈餘內涵的問題,進一步分析還是可以獲得不同的發現:從民國80年到103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例下降約7個百分點,但同期間固定資本消耗(對企業而言就是「折舊與攤銷」)也提升了將近7百分點。再者,從民國91年到103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例下降約2個百分點,但同期間固定資本消耗提升了將近3個百分點。因此唯一合理的解讀是:台灣經濟由「勞力密集」轉為「資本密集」,勞動所得占GDP比例自然下降!
如果真的想要瞭解勞資雙方對經濟果實的分配,GDP資料顯然不足為憑,企業獲利與人事費用資料是最理想的抉擇,但除了公開發行公司之外,是否揭露這兩項資料屬於企業主的自由抉擇,因此只有進入國稅局的資料庫才有可能獲得確切的真相。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資料庫略窺真相,天下雜誌2000大調查就是一例。該調查沒有強制性,每年都有一成左右的企業拒絕提供獲利等資料,但還是提供了台灣大型企業的縮影。以民國91年和104年而言,製造業平均利潤率分別是4.0%和5.0%,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是5.5%和5.7%,利潤上升趨勢並不明顯。相對的,服務業平均利潤率分別是2.6%和8.0%,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是3.0%和12.3%,利潤上升趨勢相當明顯。
這組資料的解讀當然可能見仁見智,但合理的推斷之一是:面對國際競爭的製造業並沒有擴大利潤,但與國際競爭大致絕緣的服務業則財源廣進!如果將民國91年的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視為資本和企業家精神的合理報酬,可以估算出民國104年1000大製造業多分配了約7000億給勞工,而500大服務業則少分配了約1800億給勞工!
五年一度的工商普查是另一個可以運用的資料庫。其中「勞動報酬占各項支出總額比率」逐期下降,同樣可以視為企業主壓榨勞工的證據,而「平均每從業員工實際運用資產」持續大幅上升,同樣可以解讀為走向資本密集的自然結果。但相對於天下雜誌2000大調查,兼顧全體企業的工商普查還透露許多訊息。
整體而言,民國85年起工商普查顯示利潤率在4.93%和7.23%之間波動,資產報酬率則維持在3%或以下,沒有證據顯示企業主愈賺愈多。但分組資料顯示,中小企業的利潤率始終高於大型企業,而其平均每位員工全年勞動報酬及其成長率卻始終遠低於大型企業!
另外,服務業從業人數從85年起超過工業,到了100年差距拉大到1.38比1,而平均每位員工全年勞動報酬卻從略高於工業,轉變成只有工業的9成!因此,產業結構及其變遷可能才是薪資停滯的主角!
以上分析不是為了探討經濟果實分配的真相,而是強調需要針對這個議題進行研究(也就是深入的探討),才有可能獲得客觀具體的真相。沒有這個研究過程,不管是財政、貨幣、產業、勞工、甚或教育政策,都只是trial and error的硬幹,期待能夠瞎貓碰到死耗子!
研究本來就是為了探索真相,但是在反智主義猖獗的台灣,研究卻被視為象牙塔中的遊戲,沒有人針對台灣經濟困局或其他重大國家議題,運用適當的研究來探索真相並籌謀對策。這點可能才是台灣真正面臨的危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葉大哥
    葉大哥
    出了7本商管教科書,但在國內商管學界毫無地位...沒把心思放在寫論文上。如今已提前退休,反而雙管齊下,媒體投書與學術論文併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