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鮮人的恐懼與迷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去年(2019)六月畢業後,自己便一路跌跌撞撞,直至年底終於找到了工作。工作了四個月,但始終覺得這份工作充滿著不確定性,「會不會哪天就被炒魷魚了」的想法一直縈繞在心頭。
想駐足欣賞這片海景,但人生無法停下,只能選擇左彎或是右拐繼續前往下個目的,縱使自己也不知道目的為何。
2018年底,當時大四的我因為時常精神不濟的關係,便去看了精神科,而醫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我便開始服藥。一、二個月之後,因為不見改善,且擔心被藥物控制,便自行停了藥,而可怕的事情便發生了 ── 斷然停藥的戒斷副作用襲來,初期我完全無法下床,每天嚴重頭暈、腦脹、沒食慾、失去平衡感、記憶力減退......等等症狀從2019年初便開始纏繞著我。
從那時開始,自己便被身體的不適給徹底綁架,加上畢業後找工作的焦慮,身心理互相影響之下,我徹底崩毀了。我變得極度脆弱、喪志、焦慮、對任何事情不抱任何希望、無法思考、無法勝任任何工作,整整一年。期間帶著身體的不適,我還是不停的找工作,找得萬念俱灰還是繼續投履歷,並在年底時錄取了一份食品公司國貿部門的工作。
四個月過去了,「恐懼」是這些日子以來主宰著我的感覺。工作上常常需要注意些小細節,只是複製貼上的小動作,我卻能一錯再錯,主管曾經教過我的內容,我卻忘的一乾二淨......這些等等細微的小事,在一般人來說,甚至根本不算工作能力,只能算是一個人的細心程度。但莫大的恐懼、焦慮與迷茫心理,直接影響了我的工作表現。而此時也因為COVID-19疫情的關係,部門業績大受影響,主管表明我也要負責開發潛在客戶。他嚴厲、甚至有點無情,每天監視著我做了什麼,有無為部門帶來一點貢獻,令我倍感壓力且害怕,很擔心會不會哪一天就被炒了。
我不知道自己往後的日子會如何、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又被生理和心理影響的無法負荷日常生活,甚至不確定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工作。就連假日時心情也不敢鬆懈,連做夢都夢到自己在工作、計算報價,時常想到主管就會有想辭職的念頭......。但我想這就是成長的過程吧,不是每件事都會如己所願,但是在身體最難熬的時候,我都熬過來了,還是要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啊!
When there’s no way out, life finds a way.
獻給所有對這個當下感到迷惘、焦慮,甚至恐懼的新鮮人們。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個人一生,總會經歷到靈魂對你敲門的時候。有的人,他的靈魂也許每5年、10年甚至更久才敲響他心門一次,有的人可能3、4個月就被敲一次,也一定有人像我一樣,每個月都被敲。當你聽到敲響時,你可以選擇置若罔聞,就讓它過去。又或者你願意直視它,拿出勇氣跟隨召喚的引領,走向你偉大的靈魂之旅。
前情提要 在畢業後找工作階段時,我暗自和自己約定在第一份工作後給自己 gap year,但是我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點與實際要做什麼的計畫。 在業界龍頭公司當個稱職小螺絲釘三年,基本上該職務內容掌握度都已達到一定的水準,成長速度趨緩,自我的工作壓力卻居高不下,最終身心靈垮了。一邊工作,一邊面試,結果卻
離職三個多月了。 沒有發生當初預想的最壞情形 -- 像四年前完全癱在家裡的狀況,但也離理想中的生活差了一大段距離。以我的感受來說,像是每天苦撐著不要掉入廢人狀態,小心翼翼地,似乎一不小心就會墮入深淵。 墜 落 。 如果真的墜落下去了會怎麼樣呢?我試著在腦中想像,張開雙手,閉上雙眼,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我開始感到痛苦了。 興許是太久沒有與他人溝通的關係,光是一場視訊面試就快把我擊倒。一面試完,我整個人就倒在床上只漫無目的地在滑手機,甚至連晚餐時間都錯過了,因為也沒什麼想吃東西的念頭,更別說有心思想要吃什麼了。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個人一生,總會經歷到靈魂對你敲門的時候。有的人,他的靈魂也許每5年、10年甚至更久才敲響他心門一次,有的人可能3、4個月就被敲一次,也一定有人像我一樣,每個月都被敲。當你聽到敲響時,你可以選擇置若罔聞,就讓它過去。又或者你願意直視它,拿出勇氣跟隨召喚的引領,走向你偉大的靈魂之旅。
前情提要 在畢業後找工作階段時,我暗自和自己約定在第一份工作後給自己 gap year,但是我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點與實際要做什麼的計畫。 在業界龍頭公司當個稱職小螺絲釘三年,基本上該職務內容掌握度都已達到一定的水準,成長速度趨緩,自我的工作壓力卻居高不下,最終身心靈垮了。一邊工作,一邊面試,結果卻
離職三個多月了。 沒有發生當初預想的最壞情形 -- 像四年前完全癱在家裡的狀況,但也離理想中的生活差了一大段距離。以我的感受來說,像是每天苦撐著不要掉入廢人狀態,小心翼翼地,似乎一不小心就會墮入深淵。 墜 落 。 如果真的墜落下去了會怎麼樣呢?我試著在腦中想像,張開雙手,閉上雙眼,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我開始感到痛苦了。 興許是太久沒有與他人溝通的關係,光是一場視訊面試就快把我擊倒。一面試完,我整個人就倒在床上只漫無目的地在滑手機,甚至連晚餐時間都錯過了,因為也沒什麼想吃東西的念頭,更別說有心思想要吃什麼了。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