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在哪裡?
增加與減少的原因很多,原則上看到增加持股應該要開心,但也不盡然如此,像是配發股息的增持是被動式的,不太需要看;因此。平時就要訓練自己了解增持或減持的原因。
接著我們把上市櫃今年度一到三月的資料彙整起來,並且將之排序
沒有10%以上大股東的比例
三月份的資料來看
639/1738=36.77%__沒有10%以上的大股東
可能原因:
- 沒有股東有信心持有10%以上的股票。
- 故意降低到9.99%,以避免一有異動就要申報。
找出新增的原因
接著篩選之後,挑選出一到三月新增一萬張以上的股票計14檔
經過這一番分析,以上列股票為例,可以整理出比較大量的增持原因如下:
- 私募:可以關注。
- 增資
- 集團交叉增持
- 外部勢力介入:可以關注。
- 股價過低補足持股
- 收購:看到後通常來不及介入。
- 下市
結論:
資訊多方取得,經過分析,才能有助於最後的判斷。
平時多多分析,建立各種資訊模組,有利於縮短決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