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三天的文藝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道中學舉辦2020全國高中生文藝營的手冊
上高中以來,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營隊。參加過程與結業證書等等之後應該還會製作成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上傳,這裡只是想在自己熟悉的地盤寫寫三天兩夜的一些心情或牢騷。
這次的營隊有個重頭戲,就是各個小隊都要在去過一中(或逢甲)商圈進行「社會觀察」後,利用時間製作報告並在最後一天上台發表。記得當時活動主辦人在台上說明怎麼進行所謂「社會觀察」時,只籠統地說要記得思辨、細心查看周遭環境、注意安全等等,對於觀察「方向」卻隻字不提,讓人覺得說明很不具體、無從操作。
後來在遊覽車上,隊輔要大家提案主題再投票表決,我和另一位同校的朋友實在不知道要提什麼,就以第一直覺想到的兩個問題:
  1. 一中商圈是否因為鄰近一中、水利大樓使得商家的客源多數是學生?
  2. 因為疫情影響,許多商圈都面臨顧客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但學生補習的頻率與次數似乎較不受疫情影響,這樣是否使得一中商圈的店家業績較其他地方穩定?
我承認自己事後也覺得這兩個問題實在有點太過先入為主,但我們的提議居然就這樣高票當選了。
之後在細雨濛濛的籠罩下,我們藉著買東西與店家接近搭話,在手上多了一袋雞蛋仔、一支大熱狗和一份可麗餅後終於得到了採訪的機會:
「欸,你們的主要客源會因為在學校附近而都是學生嗎?」
「沒有餒~社會人士居多。」「可能是我們的商品性質吧,都是大人帶小孩。」
「都是路人。」廢話,你這什麼答案……
「那這次疫情對你們影響很大嗎?」我們似乎也開始問廢話……
「當然啊!」「最嚴重只剩兩成吧,尤其是磐石艦那時候,幾乎都沒有人了。」「現在有緩和了。」
「學生即使疫情還是會補習,那這樣會不會讓你們收入比較穩定?」
「不會啊,他們補完就走了也不會留下來買。」「家長不放心吧,畢竟我們這裡還是算人潮集中區啦。」
就這樣結束了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的隨機採訪,在尷尬與雨聲中結束,很高興獲得了相當一致的答案……
不過之後回到房間休息時,我也不禁反思:明明都是要自學的人了,怎麼還會抱怨沒有給具體方向這件事呢?自己想做的、想嘗試的,不就是跳脫既有框架讓自己更廣闊的學習嗎?也許這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我依然習慣於有人指點規劃好一切的安逸,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學習的模式是要反覆練習的,學習的心態更是。我想是因為心態決定了動機,而動機又影響著心態。這兩者若非「真心想要」,再好的學習模式都枉然。
不過針對「框架」兩字,我也開始思考,跳脫原有框架真的就是沒有框架嗎?學習真的不需要框架嗎?聚焦主題算不算是一種框架?如果覺得框架會讓人有受限感,那用「容器」將知識理論、實踐操作、反思等等盛裝起來呢?會不會反而是另一種不一樣的觀點?
但關於「容器」的具體定義我一時間也無法很清楚的表達,就算是埋下一個疑問與思考的種子,日後慢慢推敲解答吧。
◇◇◇
完成這份社會觀察報告其實頗費周折,不過我覺得這些周折比較多在人的部分。雖然在過程中覺得有些小地方不受尊重,但也都過去了,收穫最多的通常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悟。可能因為喜歡成天東想西想一些有的沒的,漸漸地也培養出反思的習慣。
因為是提出這個報告主題的人,隊輔便讓我和朋友主要負責這份報告。我在製作過程中雖然有些焦頭爛額,但在和同組成員的互動中也慢慢發現自己的一些性格特點。例如:一旦負責某件事就會想靠自己負責到底,不太會向他人尋求協助,而個性也比較急躁,這時就比較無法靜下心來傾聽他人意見。
之所以會這樣,我想可能和從小到大的經驗有關。因為成績和做事態度的關係,我幾乎都是擔任領頭羊的角色,通常我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好,即使分配任務下去,主要的走向仍然是我在掌控,也得到他人的信服,因此主導性也比較強。但有點奇怪的是,我退到一般的角色也很能跟隨(或是服從)領導者的意向。也許在負責這次的報告時,本身就有領導者習性,卻忽略了身旁的同儕並非以前的那一群人。我想這是自己要反省的。
另外,雖然身處有九十餘名學員的營隊,但我發現自己依然慣於獨來獨往,低調做事。也許這已經是習慣,無法改變,其實從國中就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和他人social,很多朋友都是他們先主動搭訕我才漸漸開始互動的。
不過人畢竟是群居的動物,如何建構一個社群並在社群中學習也是我很感興趣、也覺得重要的想法。最近在試著看魚水教育催化劑中有關民主教育、全員參與制的一些文章,也許之後讓身心淨化(自學)後能有不一樣的想法,甚至實踐吧。真期待。
最後,雖然和這篇文章沒什麼關聯,還是想放上在營隊期間不知為何突然想到的一句話,當作一個小小的結束。或許它也會成為之後某篇文章的標題或主旨,埋個超明顯的伏筆吧。
是可預測的未來需要我們,還是我們去創造未知的未來?
avatar-img
42會員
38內容數
關於一個高中自學生與文學的關係,有時正經八百讀古文以「傳性道」,有時從各類文本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嘗試把一切書寫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禹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育不該是自我異化的過程,人也不是存放套裝知識的機器。專業分工是趨勢、也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造成每個人都漸漸麻木,如機器般了無生氣,失去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與獨特性。
今年度會考的作文題目是「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去年才剛考過會考、被當年題目「青銀共居」折騰得七葷八素的筆者決定也來寫一下。也許文章本身會有點過度偏激,但請點開看卻越來越不舒服的讀者們千萬要看到最後的後記,那才是我批判背後真正想表達的本意XD
看來該放的資料都有放 這是一篇屬於喃喃自語性質的短文。短短的。畢竟我已經對自己碎念八、九個月了。 幾天前把自學申請書上傳了。即便如此,每天打從睜開眼睛到闔眼的那段期間,心裡仍舊有時空落落的,有時被無奈、掙扎、甚至無力給填滿,也許我在拖延,或者處於轉換的痛苦期,又這樣過了一天。彷彿在原先的陽關大道與荒
沒有星光 但有路燈的夜 差不多對於白天的紛亂擾攘感到有點厭倦了。有時候我會想,對於現代人而言,夜晚的意義是什麼? 夾在兩片艷彩中的一抹空白嗎?似乎是。白天總要過得充實精彩,最好忙到倒上床闔眼的前一刻。這麼說起來,夜晚是個休整的功能。艷彩太濃密固然看起來精彩紛呈,但也會使人喘不過氣,尤其是,我們必須爭
那一天風有點大…… 那一天和一個很好的朋友去圓滿劇場帶她的狗散步,朋友說以前她養狗時也不怎麼牽繩,但現在好像都需要這樣了。白色的瑪爾濟斯,很乖,眼睛黑溜溜的又大又圓很可愛,也非常黏主人。 聊到我們的近況。我和她說,總覺得自己好像被什麼莫名其妙的繩子綁住一樣,在學校時雖然聽課也蠻有趣的,但就沒有什麼動
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騎車上山去心之芳庭 昨天晚上,8:00到9:00之間,我參加了Last Friday舉辦的自學線上諮詢,這也是我第一次用Google Meet,不過後來我選擇把自己隱身起來了。 在螢幕上第一次看到人稱「自學教父」陳爸的尊容,原本蠻期待會聽到很多經驗分享等等,但後來發現這次諮詢主要好像
教育不該是自我異化的過程,人也不是存放套裝知識的機器。專業分工是趨勢、也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造成每個人都漸漸麻木,如機器般了無生氣,失去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與獨特性。
今年度會考的作文題目是「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去年才剛考過會考、被當年題目「青銀共居」折騰得七葷八素的筆者決定也來寫一下。也許文章本身會有點過度偏激,但請點開看卻越來越不舒服的讀者們千萬要看到最後的後記,那才是我批判背後真正想表達的本意XD
看來該放的資料都有放 這是一篇屬於喃喃自語性質的短文。短短的。畢竟我已經對自己碎念八、九個月了。 幾天前把自學申請書上傳了。即便如此,每天打從睜開眼睛到闔眼的那段期間,心裡仍舊有時空落落的,有時被無奈、掙扎、甚至無力給填滿,也許我在拖延,或者處於轉換的痛苦期,又這樣過了一天。彷彿在原先的陽關大道與荒
沒有星光 但有路燈的夜 差不多對於白天的紛亂擾攘感到有點厭倦了。有時候我會想,對於現代人而言,夜晚的意義是什麼? 夾在兩片艷彩中的一抹空白嗎?似乎是。白天總要過得充實精彩,最好忙到倒上床闔眼的前一刻。這麼說起來,夜晚是個休整的功能。艷彩太濃密固然看起來精彩紛呈,但也會使人喘不過氣,尤其是,我們必須爭
那一天風有點大…… 那一天和一個很好的朋友去圓滿劇場帶她的狗散步,朋友說以前她養狗時也不怎麼牽繩,但現在好像都需要這樣了。白色的瑪爾濟斯,很乖,眼睛黑溜溜的又大又圓很可愛,也非常黏主人。 聊到我們的近況。我和她說,總覺得自己好像被什麼莫名其妙的繩子綁住一樣,在學校時雖然聽課也蠻有趣的,但就沒有什麼動
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騎車上山去心之芳庭 昨天晚上,8:00到9:00之間,我參加了Last Friday舉辦的自學線上諮詢,這也是我第一次用Google Meet,不過後來我選擇把自己隱身起來了。 在螢幕上第一次看到人稱「自學教父」陳爸的尊容,原本蠻期待會聽到很多經驗分享等等,但後來發現這次諮詢主要好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褪下了營隊活動的那層外衣,我們便可以看到,前述的那個所謂「無形的東西」,其實能夠被放進所有種類的人際互動。無論你是否有什麼明確想要傳達的主題,考慮到對方感受的陪伴會成為整個互動的基礎;也唯有當互動中存在著這種考慮,這段關係與互動形式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地向未來延續。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Thumbnail
【進階上課二】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了以下的收穫和體悟: l   昨天開始看孩子們的作業,班上有近1/3的孩子沒有交,負責的秘書垂頭喪氣地來跟我報告後,我肯定秘書認真的態度同時,也在思考要如何處理剩下的孩子,經過我的詢問,發現大多的孩子都是沒有帶到,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進一步責問「為什麼沒有帶
Thumbnail
身邊有朋友準備參加今年的全國台灣文學營,問了我幾個問題後他說:「哎你應該發一篇文學營指南,不然我上網找都沒看到有人分享經驗的。」當時答應了但一直沒做,後來看到文學營廣告被meta檔流量我不爽啦,所以就任性發一篇文來跟大家推廣一下。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畢業生同行營同行不孤單(原稿) 文 ◎Willa (台中市) 校園團契是一個服務學生的福音機構。從前還領有學生證的時候,因為社團指導教師是校園團契的同工,因此帶入了不少校園團契的事工消息,我也因此參加過至少四次以上校園團契舉辦的學生營會,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但從此對校園團契辦的營隊抱持著一種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褪下了營隊活動的那層外衣,我們便可以看到,前述的那個所謂「無形的東西」,其實能夠被放進所有種類的人際互動。無論你是否有什麼明確想要傳達的主題,考慮到對方感受的陪伴會成為整個互動的基礎;也唯有當互動中存在著這種考慮,這段關係與互動形式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地向未來延續。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Thumbnail
【進階上課二】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了以下的收穫和體悟: l   昨天開始看孩子們的作業,班上有近1/3的孩子沒有交,負責的秘書垂頭喪氣地來跟我報告後,我肯定秘書認真的態度同時,也在思考要如何處理剩下的孩子,經過我的詢問,發現大多的孩子都是沒有帶到,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進一步責問「為什麼沒有帶
Thumbnail
身邊有朋友準備參加今年的全國台灣文學營,問了我幾個問題後他說:「哎你應該發一篇文學營指南,不然我上網找都沒看到有人分享經驗的。」當時答應了但一直沒做,後來看到文學營廣告被meta檔流量我不爽啦,所以就任性發一篇文來跟大家推廣一下。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畢業生同行營同行不孤單(原稿) 文 ◎Willa (台中市) 校園團契是一個服務學生的福音機構。從前還領有學生證的時候,因為社團指導教師是校園團契的同工,因此帶入了不少校園團契的事工消息,我也因此參加過至少四次以上校園團契舉辦的學生營會,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但從此對校園團契辦的營隊抱持著一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