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三天的文藝營

2020/06/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道中學舉辦2020全國高中生文藝營的手冊
上高中以來,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營隊。參加過程與結業證書等等之後應該還會製作成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上傳,這裡只是想在自己熟悉的地盤寫寫三天兩夜的一些心情或牢騷。
這次的營隊有個重頭戲,就是各個小隊都要在去過一中(或逢甲)商圈進行「社會觀察」後,利用時間製作報告並在最後一天上台發表。記得當時活動主辦人在台上說明怎麼進行所謂「社會觀察」時,只籠統地說要記得思辨、細心查看周遭環境、注意安全等等,對於觀察「方向」卻隻字不提,讓人覺得說明很不具體、無從操作。
後來在遊覽車上,隊輔要大家提案主題再投票表決,我和另一位同校的朋友實在不知道要提什麼,就以第一直覺想到的兩個問題:
  1. 一中商圈是否因為鄰近一中、水利大樓使得商家的客源多數是學生?
  2. 因為疫情影響,許多商圈都面臨顧客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但學生補習的頻率與次數似乎較不受疫情影響,這樣是否使得一中商圈的店家業績較其他地方穩定?
我承認自己事後也覺得這兩個問題實在有點太過先入為主,但我們的提議居然就這樣高票當選了。
之後在細雨濛濛的籠罩下,我們藉著買東西與店家接近搭話,在手上多了一袋雞蛋仔、一支大熱狗和一份可麗餅後終於得到了採訪的機會:
「欸,你們的主要客源會因為在學校附近而都是學生嗎?」
「沒有餒~社會人士居多。」「可能是我們的商品性質吧,都是大人帶小孩。」
「都是路人。」廢話,你這什麼答案……
「那這次疫情對你們影響很大嗎?」我們似乎也開始問廢話……
「當然啊!」「最嚴重只剩兩成吧,尤其是磐石艦那時候,幾乎都沒有人了。」「現在有緩和了。」
「學生即使疫情還是會補習,那這樣會不會讓你們收入比較穩定?」
「不會啊,他們補完就走了也不會留下來買。」「家長不放心吧,畢竟我們這裡還是算人潮集中區啦。」
就這樣結束了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的隨機採訪,在尷尬與雨聲中結束,很高興獲得了相當一致的答案……
不過之後回到房間休息時,我也不禁反思:明明都是要自學的人了,怎麼還會抱怨沒有給具體方向這件事呢?自己想做的、想嘗試的,不就是跳脫既有框架讓自己更廣闊的學習嗎?也許這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我依然習慣於有人指點規劃好一切的安逸,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學習的模式是要反覆練習的,學習的心態更是。我想是因為心態決定了動機,而動機又影響著心態。這兩者若非「真心想要」,再好的學習模式都枉然。
不過針對「框架」兩字,我也開始思考,跳脫原有框架真的就是沒有框架嗎?學習真的不需要框架嗎?聚焦主題算不算是一種框架?如果覺得框架會讓人有受限感,那用「容器」將知識理論、實踐操作、反思等等盛裝起來呢?會不會反而是另一種不一樣的觀點?
但關於「容器」的具體定義我一時間也無法很清楚的表達,就算是埋下一個疑問與思考的種子,日後慢慢推敲解答吧。
◇◇◇
完成這份社會觀察報告其實頗費周折,不過我覺得這些周折比較多在人的部分。雖然在過程中覺得有些小地方不受尊重,但也都過去了,收穫最多的通常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悟。可能因為喜歡成天東想西想一些有的沒的,漸漸地也培養出反思的習慣。
因為是提出這個報告主題的人,隊輔便讓我和朋友主要負責這份報告。我在製作過程中雖然有些焦頭爛額,但在和同組成員的互動中也慢慢發現自己的一些性格特點。例如:一旦負責某件事就會想靠自己負責到底,不太會向他人尋求協助,而個性也比較急躁,這時就比較無法靜下心來傾聽他人意見。
之所以會這樣,我想可能和從小到大的經驗有關。因為成績和做事態度的關係,我幾乎都是擔任領頭羊的角色,通常我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好,即使分配任務下去,主要的走向仍然是我在掌控,也得到他人的信服,因此主導性也比較強。但有點奇怪的是,我退到一般的角色也很能跟隨(或是服從)領導者的意向。也許在負責這次的報告時,本身就有領導者習性,卻忽略了身旁的同儕並非以前的那一群人。我想這是自己要反省的。
另外,雖然身處有九十餘名學員的營隊,但我發現自己依然慣於獨來獨往,低調做事。也許這已經是習慣,無法改變,其實從國中就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和他人social,很多朋友都是他們先主動搭訕我才漸漸開始互動的。
不過人畢竟是群居的動物,如何建構一個社群並在社群中學習也是我很感興趣、也覺得重要的想法。最近在試著看魚水教育催化劑中有關民主教育、全員參與制的一些文章,也許之後讓身心淨化(自學)後能有不一樣的想法,甚至實踐吧。真期待。
最後,雖然和這篇文章沒什麼關聯,還是想放上在營隊期間不知為何突然想到的一句話,當作一個小小的結束。或許它也會成為之後某篇文章的標題或主旨,埋個超明顯的伏筆吧。
是可預測的未來需要我們,還是我們去創造未知的未來?
陳禹甄
陳禹甄
學習怎麼與自己相處,擁抱孤獨。 也學習如何在做自己的同時,圓融於這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