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龍與祥龍:淺探東西方的龍神話

惡龍與祥龍:淺探東西方的龍神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歐洲的多數文化中,「屠龍」是常見的主題,而且可以追溯到兩河流域的龍傳說。在這些神話傳說中,龍往往象徵原始的混亂,與不受支配的破壞力如洪水、風暴、荒災,地震、殺戮有關,能夠屠龍的往往是造物主。這些神話哺育了許多民族的宗教信仰,許多莊嚴的宗教儀式更由此而生。

不過,「龍」在華夏文化中,卻是「尊貴」的象徵,天子穿的衣服是「龍袍」,漢高祖劉邦也以「龍的傳人」為號召而位居九五。飛龍若是在天,能夠使雲從龍、風從虎,天地自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各從其類,滋養萬物。這是易經乾卦的思想,也是東方龍文化的基調。

祥龍獻瑞

祥龍獻瑞

或許,「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在某些政治或媒體人物的操弄下,當今歷史學者獨立論述歷史的空間逐漸狹窄,但是對于世界史的探究者言,龍的傳說始終是不能輕忽的一環。

因此,讓我們從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切入,試著尋找東方龍的起源。

先從地理位置來看,正如左傳所記載的,「芒芒禹跡,化為九州」,「九夏」也是華夏民族發源地的別稱。大禹及其子夏啟的部族應該是當時東亞實力最強的一支部落,活動的根據地在洛陽盆地。考古活動中所發現「二里頭文化」也呼應這種說法。

不過,夏朝的活動地雖在「九夏」,大禹卻未必出身洛陽。只是此事既關乎華夏民族的根源,跡證卻又多渺渺茫茫,自然難有定論,我們或許只能從甲骨文上的文字形,猜想「龍」、「蛟」都是 「禹」的圖騰 ,「禹」是以「龍」為圖騰的勇士。

如果從這觀察出發,思索「禹」的出身,就出現一種可能:禹其實是「東夷」的部族出身,但夏啟後來在洛陽盆地一帶稱霸。而且,這可以從司馬遷的記載中 ,獲得佐證 ---- 越國雖然「斷髮文身」,與中原的著衣習俗不同,但也屬於禹的後裔。另外,近代學者聞一多也指出,划龍船極有可能是源於吳越族的習俗。

因此,「龍的傳人」這概念極有可能是源自于吳越文化,但由精通水性的禹和啟帶到華夏文化之中。

雖然孕育「華夏」的二里頭文明和「吳越」的良渚文明展現不同的風貌,但都是東方龍文化的重要奠基者。

下面影片介紹良渚文化的玉器,從中亦可窺見古文明之間的交流:

事實上,近年來,對良渚文化的研究,發現越族人不但擅長水性,而且勇於冒險,他們可以划得很遠、很遠,其中可能包括台灣 ----- 台灣某些原住民部族或許亦源自良渚文化。

那麼,誰是西方龍文化的奠基者呢?

也許我們可以貝武夫(Beowulf)這首形成於西元八世紀的英雄史詩切入。

下面這是電影貝武夫的片段。

這是相當典型的西方屠龍電影,透露了一些英語人的維京迷因。根據歷史記載維京人首次入侵英國是在西元789年。根據「盎格魯薩克遜編年史」西元793年的條目上,該年出現不祥的徵兆、人民飽受驚嚇,空中飛舞著惡龍隨後發生嚴重饑荒,異教徒入侵等事件。

這批主要來自丹麥的入侵者後來在英國定居,建立新城市、強化市場之餘,也為當地商人和工匠提供更多賺錢機會。

美國詩人愛默生或許可以詩意地為這段歷史加上註解「斯堪地納維亞人在許多年後仍可聽見海洋母親的絮語,而大不列顛的子民在血液中就緊緊擁抱著土地」,但東方人卻不能不留意英語世界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與龍為敵的?維京海盜入侵大不列顛時為什麼空中會飛舞著惡龍呢?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