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BTI:思維 T 與情感 F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家之言 本人也在學習探索 僅供參考 如果能為各位帶來些樂趣就好了
前面幾篇提到的感覺S和直覺N,可以說是頻道的差異-----感覺S們的頻道比較一致,而直覺N們似乎會在很多頻道之間跳來跳去。
接下來要說的是,當人們從頻道聽到內容時(感知、收集、反映資訊情報的維度:感覺S和直覺N),是怎麼看待、處理、決策、以及反應的維度:
思維T與情感F
--或者有時候被認知為理性T和感性F (學會了使用標示粗體XD)
承上所述,簡單而言:
思維T傾向的人,在處理事情時更喜歡或更自然地去考慮,事物運作的原理是什麼? 怎麼達成目的? 怎樣才是比較合理符合邏輯的?
情感F傾向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則更喜歡或更自然地去考慮,我的感覺情緒是什麼?別人的感覺情緒是什麼? 這對人的影響是什麼?這在情感上表示什麼意義?
也就是說....在我看來,思維T傾向的人比較會回歸事務本質去考慮和處理事情,而情感F傾向的人則傾向於將事務與「人」和「感覺情感」進行連結。
那麼,假設來說就是,如果你今天重要的考試考砸了。當告知你的親友時,親友的反應可能就會是如下:
思維T傾向的人:你一定是因為物理科的公式沒有背起來,我上次就發現你那些公式不是很熟,而且你之前上課時的筆記沒有寫好,遺漏了很多,又沒有去找同學補起來....(事物運作的原理是什麼? ) 如果補考要考過的話,你得要從今天開始念幾小時書,阿還有那個公式要趕快去問人抄起來(怎麼達成目的?)
情感F傾向的人:我很遺憾你沒考過,你一定很難過吧?(我的感覺情緒是什麼?別人的感覺情緒是什麼?)。這樣你父母是不是會念你,而且他們可能會很生氣,給你拍拍,我們一起去吃點好吃的吧(這對人的影響是什麼? 他向我講這件事,這在情感上表示什麼意義? ----可能需要安慰吧 )
總之,思維T傾向的人,會從事物的本質(考試沒考好)上,去展開想法和反應。相對的,情感F傾向的人,則會從事物影響人的感覺情緒(因為考試沒考好而心情沮喪)上,去展開想法和反應。
不過,要注意的是,思維T和情感F不直接關聯真正的感情。思維T的人也可以很深情很重視一個人,只是他對事情的反應不會像情感F傾向的人一樣(著重在人的感覺情緒上)。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今天在外星球基地上,被一隻異形怪物抓走了。那麼上面考試例子中提到的,不管是哪個反應的人,都可能願意為了你扛起機槍深入禁地,一路與怪物對抗來冒險救援你。
------當然,也有可能相反,上面考試例子中提到的,不管是哪個反應的人,可能都會直接拋下你而開太空船加速逃離(笑)。
所以說,這個例子只是想單純表示,思維T和情感F與一個人重不重感情沒有直接關聯。
基本上依據上述考試例子的原則來看,從很多事物的反應可以看出一個人可能是思維T或情感F傾向(只要當事人關係不錯的話,關係不好當然不能算數)。
但是,隨著社會經驗的增長,兩者會更難區分。這是因為人們從社會經驗中會逐漸意識到,這個時候應該反應是思維T比較符合,還是情感F比較符合。就像是一個思維T的人,他很有可能會慢慢理解到,當別人考試考不好向自己說時,並不是在徵求建議或評論,而是在徵求安慰和同理。另外,在職場上,情感F的人可能會學著隱藏自己的情感傾向反應,而做出思維T的人會做的反應。
因此,針對這個維度,要盡量全方面的,而且最好是從各種關係和場合中來觀察,可能會更加準確吧。
avatar-img
104會員
81內容數
為個人研究MBTI的心得雜談,雖然可能會試圖解釋概念,但並不代表絕對正確。 請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當作是消遣閱讀即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毛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繼續上一篇的介紹,我有時候會覺得,感覺 S 與直覺 N 就像是孕育的土壤和革新的種子。
話說我們都知道,某天牛頓先生被一顆蘋果擊中了腦袋瓜,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那麼,從這件事來看,我們幾乎可以猜測牛頓先生是直覺N的人
MBTI的第二個字符,也就是分類的第二個維度:感覺 S 與直覺 N ,大概是我覺得最難以解釋和區別的維度。所以我逃避了寫這個議題很久(笑)。
然後,這邊想分享一個最近思考內向(I)和外向(E)時想到的比喻。那就是,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內向I和外向E是MBTI分類系統中的第一個字符。MBTI的十六種人格中,有八種是以I開頭,而有另外八種是以E開頭。 基本上就算是對MBTI一無所知的人,也多多少少對內向和外向有些概念。
基本上要判斷MBTI人格,網路上應該有很多的心理測驗可以做。但就我的經驗來看,這些測驗不見得準確。
繼續上一篇的介紹,我有時候會覺得,感覺 S 與直覺 N 就像是孕育的土壤和革新的種子。
話說我們都知道,某天牛頓先生被一顆蘋果擊中了腦袋瓜,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那麼,從這件事來看,我們幾乎可以猜測牛頓先生是直覺N的人
MBTI的第二個字符,也就是分類的第二個維度:感覺 S 與直覺 N ,大概是我覺得最難以解釋和區別的維度。所以我逃避了寫這個議題很久(笑)。
然後,這邊想分享一個最近思考內向(I)和外向(E)時想到的比喻。那就是,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內向I和外向E是MBTI分類系統中的第一個字符。MBTI的十六種人格中,有八種是以I開頭,而有另外八種是以E開頭。 基本上就算是對MBTI一無所知的人,也多多少少對內向和外向有些概念。
基本上要判斷MBTI人格,網路上應該有很多的心理測驗可以做。但就我的經驗來看,這些測驗不見得準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前陣子很夯的一句話測T人還是F人;用一句「我心情不好買了一個麵包。」來測試。如果對方關心你為什麼心情不好,就是F人。問你買了什麼麵包的是T人。 (F指的是思考方式更注重感受;T則是更注重邏輯。)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因為一個定義問題而有的對話末了,P說因為你天生感性、浪漫,所以邏輯有時候會迷路。這句話讓我生起了感受—感性其實無涉理性邏輯,它們是並存的,對我來說也是無謂高下的。 因為學習本身就需要基本邏輯,不論什麼學科—即使是語言本身,也是有邏輯可尋的,即文法。而過於重視或依賴邏輯本身也是個缺陷,我認為真正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MBTI四個向度 E vs. I:從哪裡獲得能量? S vs. N:如何接收資訊? T vs. F:如何做決定? J vs. P:做決定後,如何執行? IS_J——珍惜「老字號」的經驗 致ISTJ:「你如果不說,有些人真的不懂」 致ISFJ:「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ES_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前陣子很夯的一句話測T人還是F人;用一句「我心情不好買了一個麵包。」來測試。如果對方關心你為什麼心情不好,就是F人。問你買了什麼麵包的是T人。 (F指的是思考方式更注重感受;T則是更注重邏輯。)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因為一個定義問題而有的對話末了,P說因為你天生感性、浪漫,所以邏輯有時候會迷路。這句話讓我生起了感受—感性其實無涉理性邏輯,它們是並存的,對我來說也是無謂高下的。 因為學習本身就需要基本邏輯,不論什麼學科—即使是語言本身,也是有邏輯可尋的,即文法。而過於重視或依賴邏輯本身也是個缺陷,我認為真正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MBTI四個向度 E vs. I:從哪裡獲得能量? S vs. N:如何接收資訊? T vs. F:如何做決定? J vs. P:做決定後,如何執行? IS_J——珍惜「老字號」的經驗 致ISTJ:「你如果不說,有些人真的不懂」 致ISFJ:「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ES_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