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大變化:印度、日本與南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國際形勢最近正在起大變化,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

raw-image

印度獲得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支持

(1)第一,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武裝印度,新的高尖武器來自以色列、法國,還有俄國。印度並不笨,之所以願意當打手,是因為與中國開戰對印度自己有很大的利益:

  1. 中共搞的「一帶一路」是從陸地(一帶)與海面(一路)雙向夾擊了印度,對印度非常沒禮貌,所以印度早就心存怨恨。
  2. 中共在雅魯藏布江大蓋水壩,把水源攔截,使得印度這邊的水源出大問題。所以,印度已買了一些飛彈是要來攻擊這些水壩的,為了解除中共對印度的「水威懾」。
  3. 印度與中國交惡,可取信於美國。於是美國讓製造業從中國撤出之後,可能轉移一部分到印度,「印度崛起」指日可待。

現在,美國要與印度、日本、澳洲,可能還會有英國,一起在南海做大規模軍事演習。然後,還要在印度洋再演習一次,這裡也許是演練對中共執行石油禁運也說不定。美國與日本擺明了要挺印度,印度也表明了願意幹這個髒活。

日本正重新武裝化,南海成為衝突熱點

raw-image

(2)第二,美國在鬆綁日本,準備讓日本重新武裝,以便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協助美國對抗中共。日本有7艘輕航母,原來是提供直升機起降的航母,改裝甲板後可垂直起降F-35B。美國已經打算賣F-35B超過140架給日本。還有,將來日本會發展與裝備中程飛彈。最後,日本也許會核子化,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成為常任理事國。

美國要對付中共的決心已經很清楚了,大牌一張一張在打出來。武裝印度與日本是一定要的,而印度與日本也願意為美國幹活。

延伸閱讀|川普笑了?日本擬下軍購大單 花近3千億買百架F-35

(3)據說,美國大選前會開打,戰場選在南海!美國要炸掉那些軍事化的島礁,要優先攻擊的是菲律賓附近的黃岩島。因為,將來如果美軍重返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那麼正面看守這個基地的就是黃岩島,所以美軍一定要拿掉。

我猜想,這些南海島礁還不會是美軍真正的目標,而是用來刺激中共出手報復的。一旦中共敢反擊,那美軍就師出有名,會真正出手攻擊他真正要打的目標了。這個目標,應該會是中共的戰略核潛艦基地!在海南島的三亞市附近。

萬一/假設/如果真的照這個劇本演下去,那高雄的左營軍港會有差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中會怎麼開戰?地點會在哪邊?我猜想會是印度。一切只剩開戰的理由,因為印度與美軍都做好開戰的準備了。事實上,印度原本就存在對中國開戰的理由⋯⋯
Thumbnail
美中會怎麼開戰?地點會在哪邊?我猜想會是印度。一切只剩開戰的理由,因為印度與美軍都做好開戰的準備了。事實上,印度原本就存在對中國開戰的理由⋯⋯
Thumbnail
美中會怎麼開戰?地點會在哪邊?我猜想會是印度。一切只剩開戰的理由,因為印度與美軍都做好開戰的準備了。事實上,印度原本就存在對中國開戰的理由⋯⋯
Thumbnail
美中會怎麼開戰?地點會在哪邊?我猜想會是印度。一切只剩開戰的理由,因為印度與美軍都做好開戰的準備了。事實上,印度原本就存在對中國開戰的理由⋯⋯
Thumbnail
美國這一次來者不善,有主動尋求對抗的意思。而且,至少會在兩個戰場同時開打,其中一個戰場就在⋯⋯
Thumbnail
美國這一次來者不善,有主動尋求對抗的意思。而且,至少會在兩個戰場同時開打,其中一個戰場就在⋯⋯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國際形勢最近正在起大變化,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第一,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武裝印度。第二,美國在鬆綁日本,準備讓日本重新武裝⋯⋯
Thumbnail
國際形勢最近正在起大變化,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第一,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武裝印度。第二,美國在鬆綁日本,準備讓日本重新武裝⋯⋯
Thumbnail
國際形勢最近正在起大變化,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第一,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武裝印度。第二,美國在鬆綁日本,準備讓日本重新武裝⋯⋯
Thumbnail
國際形勢最近正在起大變化,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第一,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武裝印度。第二,美國在鬆綁日本,準備讓日本重新武裝⋯⋯
Thumbnail
美中在南海的對抗行動越來越密集,陣仗也越來越大,雙方都調動了兩隻航母來進行針鋒相對的演習,顯然事情並不單純,已經超出虛張聲勢的範圍。現在看來這只是次要效果。原來美國還有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要處理新時代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美中在南海的對抗行動越來越密集,陣仗也越來越大,雙方都調動了兩隻航母來進行針鋒相對的演習,顯然事情並不單純,已經超出虛張聲勢的範圍。現在看來這只是次要效果。原來美國還有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要處理新時代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以美國為首,新的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發起的遏制性戰略聯盟中,除了前述的美國、澳洲、德國和英國之外,還有四個國家的動向值得觀察,分別是印度、日本、紐西蘭和俄羅斯。
Thumbnail
以美國為首,新的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發起的遏制性戰略聯盟中,除了前述的美國、澳洲、德國和英國之外,還有四個國家的動向值得觀察,分別是印度、日本、紐西蘭和俄羅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