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莫仁《翠杖玉球》

讀 莫仁《翠杖玉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首發於2004年)


  我其實是蠻懶得寫的,但找來找去只找得兩篇感想,有些我覺得很重要的東西並未被提及,只好自己寫。當然前人已說過的此處就不再贅言。

 『翠杖玉球』是第二部我接觸莫仁的作品,第一部是『夢華傳說』,恰巧皆非正統莫仁的「無元世紀」系列。或許可以就此以較客觀的心態來賞讀。

  閱讀此部時,曾有人問我「有沒有看過星戰、星路?就知道這本寫的多爛了。」

  我不曉得爛的定義是什麼?公式化?傳統武俠本就易入此窠臼,畢竟武俠小說歷史悠久,各種劇情、橋段幾乎都有人寫過了,重點是能不能給讀者東西:思想也好、感動也好,即使只是看過即忘的娛樂暢快感,有了這些,就該給予作者一些鼓勵,否則後面的人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被打上「倣作」的標記,對熱情創作者真是情何以堪!還要兼顧歷史文化的考證,無怪乎傳統武俠創作者越來越少,不過這話已經離題了。

  先說封面。乍看之下有點亂,定睛一看,卻驚喜於它清爽自然的中國鄉村風味。或許可以考慮縮成一個圖,版面重新排設過?其實整本略為翻一翻就能發覺排版者的用心,從獨具一格的外觀、綴以水墨的內文封面、目錄,到書眉這種小地方,都很有設計感,當然閱讀內文時,字裡行間的也相當舒適,值得鼓勵,即使這些地方一般讀者不會注意。

  再說書名。目前為止,我尚未聽到任何一個人,對著書本正確無誤地說出書名的,不是講成「翡翠」什麼、就是唸成「翠玉」什麼,自己第一眼也差點要看做「翠XX珠」。一來自是選用的書法字體問題,風格特別歸特別,認字著實難認;二來「翠杖玉球」四字,請看倌再唸一次,是不是很難唸啊?沒錯,就是如此,不響亮沒關係,但一定要順口才行。幸好作者其他作品名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接下來要進入主題啦!

  不曉得是不是作者前面越寫越順手、超過預定篇幅的關係,楔子裡的顧道亭和三相神僧竟然直到快被讀者遺忘了才出場,再加上路恨天及十八騎等等,這些理應重要的角色似乎都沒有比照前文用上足夠的墨水,致使後面雖然也中規中矩(毒僧和毒苗對決的部份蠻精采,其他部分幽默和緊湊性也夠),和前面費了好大鋪陳的故事相形之下,仍嫌不夠,也因此才顯得頭重腳輕,否則整個故事已經相當完整,或者過於完整--一般的作法是不會寫出婚禮那場,以留給讀者一些空間,既然寫了出來,當作滿足讀者(作者?)「親見」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天下太平的願望便是。(交待『內堂』?嗯,基本上內堂……) 

  情節小蟲不是沒有,例如『八寶護心丹』未免太廉價、小菊即使回復神智也不該那麼快就能自立自強——應該整個人會變得很陰鬱。而『龍虎門』,設定不夠完備這一點就不用再多說了,我要提的是,作者把他們寫的不像壞人,反而像小人——凡事來陰的、寧可花時間滲入也不強攻——因此較難引起非身受其害者的討伐與危機意識(如武當派本來也不想管),雖然貼近真實世界,不過讀者讀起來就不夠熱血沸騰啦!才會有「為什麼要群起而攻之」的疑問。

  人物塑造上,作者花很多篇幅給與筆下人物心理、細節上的描繪,和「為了故事而陳述」有相當大的不同。只要讀者跳開故事,以整體架構來看,就會發現有些敘述其實「劇情上」可以省略,但加上去之後,角色就更像人,而不只是形象。這有好有壞,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話說回來,人心難測,有時未免拿捏不準角色的心態,但這種紮實的寫法,已經讓我一句都不容遺漏(結果害我看了好久),這一特性和「給予讀者精神感官上的刺激、讓讀者一回接一回看個沒完」的其他作家,自是不同。顯示出很重要的一點:作者平日就是個善良體貼的人,才能寫出用眼睛看不到--要用心去看、用腦子去想的地方,也因此作品讀來相當舒服,有一股溫厚的調調。

  書中的主角「田冬」就是這麼一個人,而且我絕不同意他和張無忌是一夥的,我不喜歡張無忌,卻很喜歡田冬;因為張無忌被動、懦弱,田冬主動、善良。懦弱和善良是絕對不同的。從何而知田冬是善良不是懦弱?由作者筆下,田冬的想法和遇到事情「如何」決定即知,即使結果相同,「如何」卻差很多。這些都是很細微的地方,所以純粹追求娛樂、刺激的讀者可能就要失望了。

  關於愛情,男女主角間,與其說是愛情戲,不如說是對兩人的鋪陳:女孩子使小性子的地方入木三分,男孩子內心的反思也頗見成長,只不過戀愛的感覺卻沒那麼深刻。無論如何,再怎麼樣也不會是「眾女倒追一男」,首先書中女性角色很少,除了女主角外,比較重要的只有小菊,可是小菊和田冬之間不是為了戲劇效果(例如為了突顯男主角、或製造情感衝突讓讀者又愛又恨之類的)而有曖昧--作者對此有特別的著墨,是一種不同於純粹愛戀的感情。這一點還請看倌細心體會。

  人名的部分,我私以為簡單沒什麼不好,太過驚世駭俗的名字反而與內容的調調不符。例如田冬,「冬兒」、「冬兒」的,多可愛啊!(不過我倒喜歡「古玲」勝於「顧玲如」——藝名本就比正名入耳?)

  最後讓我這麼說:小說(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以角色發展故事,一種是以故事決定角色,各擅勝場(不過自然,我承認我偏好第一種,對我來說故事裡面的東西比故事本身還要重要。)『翠杖玉球』有第一種的傾向,可是既然是武俠小說,就難免要架構在故事上,所以一旦故事不夠強,也難免會落得評價不高。我現在所做的,就是跳出來為故事以外的東西說說話

  其實,莫仁的文筆很是通順流暢啊,這樣就很夠了,不然文藻再華麗也沒用。至於錯字,印象中好像沒什麼明顯的錯字,不是我對這部分不挑,因為我看過很誇張的名家之作,所以才敢這麼說。不過目前為止,好像也只有聽莫大自己嫌自己文采不足嘛,呵呵!

  以下跟本板無關:

  我看過不少眾人說好,我卻窒礙難讀的作品。
  或許各人所著重之處不同吧!如果文句之間不通順,就算劇情再如何別出心裁,我仍讀不下去,勉強而讀只會落得頭昏眼花、心情很差。
  例如某位名家的書中就出現「曼妙的嬰孩」,還有
  「那笛聲就像淒美得可以讓人一口一口鯨吞,…」(別懷疑,我沒打錯)
  這樣的句子,我真的看不懂。
  不是說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講究,只是讀到這樣的東西我會停很久,不用說還加上錯字連篇……。


raw-image
avatar-img
巷弄裡的雪花
54會員
328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本文原發於 2005.01 稍微介紹一下故事:從現代開場,主角是個對歷史、古物頗有研究的年輕人。某次好友又跑來鬧了個大笑話,不想時空驟然轉換--主角化作流星劃過千年前的天空,正是唐朝玄武門事變現場,使得李世民一個閃神,於是李世民被殺,歷史從此改寫。
(本文撰寫於 930720)本書是以「(五行)道術」為主題的(網路)武俠小說。
酒徒行文稹密、考據詳實,文采雖不華麗,但其誠懇實在、不拋聲衒俏的寫法,反而讓我特別有好感;尤其是他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悲天憫人胸懷,讓我第一卷都沒看完,就決定上網搜購整套書盒回來;也是這部作品太具魅力,讓我在百忙之中,仍手不釋卷,成為我短暫逃避現實的安樂土......
《庖人誌》以各階層的人為主角:廚師、山伕、宦官、產婆等等,試圖描繪他們的生活和心路歷程,雖然礙於篇幅無法太深刻,又因為劇情走向轉職或隱歿,不過通篇仍散發著不同於一般武俠小說的人文感...
《浩然劍》新書發表會。 趙:我想寫關於友情和追殺的故事~ 友:寫友情,你比得上古龍的《歡樂英雄》嗎?   寫追殺,你比得上溫瑞安的《逆水寒》嗎? 趙:......囧rz 當時場面雖然一度尷尬,事實證明《浪跡天涯》確實做到了。 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江湖,自己的浪漫。
開本特殊,字體適合老年人閱讀的武俠小說。
本文原發於 2005.01 稍微介紹一下故事:從現代開場,主角是個對歷史、古物頗有研究的年輕人。某次好友又跑來鬧了個大笑話,不想時空驟然轉換--主角化作流星劃過千年前的天空,正是唐朝玄武門事變現場,使得李世民一個閃神,於是李世民被殺,歷史從此改寫。
(本文撰寫於 930720)本書是以「(五行)道術」為主題的(網路)武俠小說。
酒徒行文稹密、考據詳實,文采雖不華麗,但其誠懇實在、不拋聲衒俏的寫法,反而讓我特別有好感;尤其是他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悲天憫人胸懷,讓我第一卷都沒看完,就決定上網搜購整套書盒回來;也是這部作品太具魅力,讓我在百忙之中,仍手不釋卷,成為我短暫逃避現實的安樂土......
《庖人誌》以各階層的人為主角:廚師、山伕、宦官、產婆等等,試圖描繪他們的生活和心路歷程,雖然礙於篇幅無法太深刻,又因為劇情走向轉職或隱歿,不過通篇仍散發著不同於一般武俠小說的人文感...
《浩然劍》新書發表會。 趙:我想寫關於友情和追殺的故事~ 友:寫友情,你比得上古龍的《歡樂英雄》嗎?   寫追殺,你比得上溫瑞安的《逆水寒》嗎? 趙:......囧rz 當時場面雖然一度尷尬,事實證明《浪跡天涯》確實做到了。 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江湖,自己的浪漫。
開本特殊,字體適合老年人閱讀的武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