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

含有「酒徒」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昨日分享大群酒徒的小說,有人問我感想,我很認真的寫了出來,如下。 酒徒的17本書我幾乎完八成,在你馳騁於江湖好漢與武俠遊戲時,也帶入了真實的歷史片段與人物,好像一幕幕都舞台劇你方唱完我登場於腦中繚繞。 例如盛唐煙雲是在安史之亂的背景下,有李白、高適、公孫大娘、楊國忠、高力士以及楊貴妃唐明
Thumbnail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Bacon
您好, 我自己對解構書寫的最表層理解,是書寫者有意識地通過造成閱讀上的困難(時間破碎、空間斷裂、鬆動的架構等等),使讀者意識到結構。也就是說,與解構閱讀是相對的狀態,不知您同意這個說法嗎?在您的文章中,讀到解構書寫有時候反而更強調對於結構的鋪排,否則我們難以評判。直覺上我會覺得這是有道理的,看了您的文章,打算來讀《酒徒》。 我有疑惑的地方,最近讀到高行健的短篇小說〈瞬間》,讀得出這部小說的詩意,也覺得若非存在某種結構,整部作品無法產生一種音樂性的起伏。但又覺得這個結構很難被說清楚,也就是說,一部解構性格的作品之所以好,好在哪裡。不曉得您是否願意針對這個問題談得更多呢? ***《瞬間》應該算是意識流,文學批評課的老師似乎認為這也算是一種解構書寫。 最後,我有點不太同意意識流一定是解構的,對主體意識的把捉,與克服框架的意念並不總是相輔相成,有時可能讓框架埋得更深。按照普魯斯特自己說,追憶似水年華的結構性其實很強,七部加起來,有一種建築上的對稱美學。當然他是否成功,也很可以討論。德希達也會同意,書寫者所宣稱的跟文本所說的畢竟是兩回事)。 以上,感謝您的分享!
《酒徒》被視為華文世界第一部長篇意識流小說,講述一位懷才不遇的小說家應該堅持理想或隨波逐流的故事,一方面回顧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發展,一方面感嘆當今物慾橫流的資本世界,早已沒有純文學的立足之地。
Thumbnail
劉以鬯《酒徒》的敘事者說道:「如果可能的話,我將寫個中篇小說,題目叫做《海明威在香港》,說海明威是一個貧病交迫的窮書生,每天用麵包浸糖水充飢⋯⋯。」
Thumbnail
    (追憶似水年華) x 酒徒 I 記得上星期說過,看電影也會碰著緣份這回事,這個星期有著相同的體驗。 (追憶似水年華) 這類文學作品本身不是我的喜好,但家人卻戀上了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所以我也半被薰陶。 遇上這齣電影,毫無疑問是必看了。 看這些
Thumbnail
酒徒行文稹密、考據詳實,文采雖不華麗,但其誠懇實在、不拋聲衒俏的寫法,反而讓我特別有好感;尤其是他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悲天憫人胸懷,讓我第一卷都沒看完,就決定上網搜購整套書盒回來;也是這部作品太具魅力,讓我在百忙之中,仍手不釋卷,成為我短暫逃避現實的安樂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