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災難過後 倖存者背負的沈重命運—《生還者》

【職場讀書人選書】災難過後 倖存者背負的沈重命運—《生還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山,正是因為能暴露出生命的本質,所以才美麗 ——

一樁雪崩意外,兩個倖存者,卻出現彼此對立的言論。在形同開放式密閉空間的海拔6千公尺高山區,登山隊的罹難,究竟是單純的意外?還是精密謀畫過的謀殺?歷經劫難後的生還者,又背負著怎麼樣的命運?

以登山者為主角,2014年江戶川亂步賞得主下村敦史,在兩年後完成了山岳推理小說《生還者》。故事圍繞背景在位於尼泊爾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山」,主角的登山家哥哥增田謙一不幸在雪崩中罹難,但遺物卻出現疑似他殺的痕跡。在雜誌編輯的協助下,同為登山家的增田直志決定找出真相。

在明信片、名片、筆類之間,他注意到一本手冊。翻開內頁,潦草寫著與登山相關的字句。

—— 挑戰干城章嘉山。真相?

—— 沒穿羽絨外套,為什麼?

這是什麼 —— ?

以疑問劃下句點。大哥對這次干城章嘉山抱著疑問嗎?但東恭一郎在電視上說過,登山計畫是他規畫的。

這當中會有什麼隱情?使他們必須在大哥登山繩上動手腳。

以謎團扣合謎團,《生還者》敘事流暢,且不著聲色地將重要的線索,埋藏在看似不重要的文字間。緊湊的情節,讓讀者情不自禁地想要不斷知道接下來的發展,直到最後真相大白。除了閱讀優質推理小說的爽感,書中對於登山細節的描述,也絲毫不馬虎,就連不曾登山的人也能通過文字了解各種相關知識,難以想像作者其實並不具備高難度攀登經驗。

除了登山之外,書中對於被稱為「倖存者的罪惡感」(survivor’s guilt)的心理狀態,也多有著墨。

很多人在災難或重大意外中失去近親,只有自己存活下來,於是感到罪惡。在別人看來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當事人卻受到罪惡感的折磨。像阪神大地震、JR福知山線脫軌事件、東北大地震等的倖存者中,發現很多人有這樣的症狀,因此受到世人的矚目。

不論是上述的各種天災人禍,或是近到2018年發生的北海道地震,位在地層脆弱帶上的日本,似乎更常必須面對重大災禍後的心理壓力。然而災難過後,倖存者、甚至是死者,卻幾乎無可避免地將遭受道德審視。藉由主角,作者批判了媒體、大眾過於直觀的是非對錯。

為了活下去,每個人都會做出種種不同的選擇。有的可以寬恕,有的則不能。外人判斷則被十分簡單,但是,它真的是正義嗎?

那都是在極限狀態下,為了生還竭盡全力的結果,也許正因為如此,得救的生命都是尊貴的、沈重的。

如同書名一般,《生還者》則彷彿是在這些災難之後,留給倖存者的療癒之書。為了生存是一種罪過嗎?人該如何背負「生還的罪孽」?透過小說,作者似乎也對這些問題,提供了自己的解答。至於倖存者生存的意義為何?

他認為,生還者有義務扛起死者的份繼續活下去。


raw-image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