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呂嘉惠自序:奧祕如極光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呂嘉惠自序:奧祕如極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關於我,關於性諮商,關於荷光
  二〇〇八年,在我心理師執業十二年時,我的電腦中就有一個出書計畫檔案,裡面有三個檔案夾,分別是兒童青少年性諮商、成人性諮商、伴侶性諮商的出書計畫。無論是我的學生,或是關心性諮商的朋友,都一再建議我該出書了,必須要出書!然而,困難的是,每當我以為我掌握了性生理、性心理、性教練技術與人格與性人格的狀態,也精熟了性心理諮商工作的治療路徑,就會立刻發現過去的自己所看不到的面向與能力的缺乏,打消了出書的念頭,繼續謙卑、臣服、學習、參透。這樣的狀態,屢見不鮮地在我的執業生涯中出現。
  在性諮商的領域中,我沒有名義上的老師帶領,但曾在美國留學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文化脈絡對於人的性心理發展影響重大。在不同的文化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療觀點,無法直接複製使用。如何找到適合台灣在地文化的性心理助人工作的做法,是我在每一次工作中所不斷檢討反省的。到底心理師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勝任這個緊貼著文化變動的學科「性」,或更精確地說,是在「性」這個學科中的「人」與「關係」?執業的二十五年中,台灣民主意識的發展與性別、性權的平權倡議的動能十足地發展著,我潛心關注著大眾的性心理與關係經營,如何跟著民主、平權、網路社群普及而轉變的歷程。這些,是所有性的奧祕的基底。
  而這一切奧祕,沒有你,我無法探知。
  感謝你,我的老師們。
  感謝所有與我相遇的個案們,你們見證著台灣面對性困擾的文化的轉變,並允許我與你們一起,在難以捉摸、讓人困惑甚至痛苦的性心理中,低頭學習。
  感謝所有來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受訓的心理師,你們見證著一個純台灣本土化治療學派的發展歷程。因為你們對於性諮商的看重,讓我在人生的使命中,增添了愛、豐富、溫暖與支持的力量。
  感謝我的父母,在你們絲毫不理解我在做什麼的情況下,選擇了完全無私地支持我。
  感謝荷光團隊,謝謝你們選擇跟我一起在生命中修行,支持荷光夢想,願成人在孩子性發展的旅程中不缺席,為維護孩子良好的性自尊與性健康的人生而努力,願每個族群都能享有幸福的權利。
  感謝所有走進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謝謝此生相遇,合十。

關於這本書
  原本,我跟出版社都覺得,第一本將性諮商介紹給大眾的書,宜貼近大眾面對性的困惑,也回應一般人對性諮商的陌生與想像。於是,我設計了橫跨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人生與性發展綜合的十篇短篇小說企劃,內容包含了性諮商中常見的主題,身體意象對性自尊的影響、男/女心因性性功能障礙的困擾、性成癮、性交恐懼症、伴侶關係之外的性、性欲取向,以及多元關係與性偏好議題。
  對於一個非常擅長企劃執行的性諮商專業訓練師來說,我以為,我可以輕易地達成這樣的目標。
  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大年初一,我依著計畫準備著手開始寫書的第一天,早晨醒來前,老先生的一家人走進我腦中,振振有詞地要求諮商。我開始振筆疾書,寫完〈序曲〉後,我陷入遵循企劃合約還是靈感的天人交戰,因為太好奇老先生的諮商將會有何走向,但又擔心不被編輯接受、不被大眾喜歡。我開啟了不同的檔案,試圖將故事濃縮精簡成短篇,無奈二小姐抗議、老先生耍賴,堅持占據我的大腦。
  卡關多日,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先治療他們。
  就這樣,兩個月中,我用了十五個工作天,以相仿的諮商節奏,寫完了十個sessions。
  原本約定五月底交稿,我提前在三月二十五日完稿,準備如果出版社覺得不適合,至少留有重新寫一本的時間。

  在等待編輯回應的日子裡,我忐忑地想著,性行為的細節在性諮商師辦公室裡面是很好用的諮商媒材,但對於大眾來說,也許連「諮商」都是一個新的概念了,更何況是「性諮商」?而諮商裡面的「性」,是許多心理師都想避免的議題,如此直接的撰寫,讀者能接受嗎?
  老人的性,這個不貼近閱讀大眾的主題,會有人有興趣嗎?
  把諮商歷程、評估概念寫得這麼細,雖然是能力建構取向性諮商很好用的教材,但這對讀者來說,看得下去嗎?
  我更掛心的是我的個案們的感受,即便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故事,我以諮商現場為背景的撰寫手法,對諮商關係,有可能產生怎樣的影響?

  然而,除卻這些擔心,我發現,我熱愛這樣的寫作方式。
  十坪大的諮商室裡,我只描寫個案與心理師對坐的現象場,也就是我的日常。把這場景書寫出來,對我來說異常地有魅力,我彷彿懂了靜物寫生的奧妙;畫作雖永遠無法取代真實,卻留住了那時空的韻味。

  無論有沒有人欣賞,就這樣寫下去吧!我跟自己說。
  把我在性諮商的專業位置所理解到的性心理、性生理、性人格的豐富、多彩、奧妙、意想不到的欲望樣態與性心理動力,藉由故事撰寫出來。
  有趣的是,當我想到這裡,原先企劃的十篇短篇小說主角,一一現身:小鳥先生、豌豆公主、聖母、妓女、亞當、撒旦、唐吉軻德、睡美人醒了、遺忘高潮的人。
  此時我也懂,七十五歲的老先生為何是第一本的主角。他彷彿拉開了性的序幕,展現了性在生命中的宏觀視野、從生命在發展中被形塑的歷程,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求一個與自己和解的機會。
  他帶出了我對性的理解:性,可以是身體欲望的紓解,也可以在自我、關係、欲望中交織,埋藏了宇宙運行的道理,是人終其一生的探尋。

  「你為何這樣執著於性?」這是執業二十五年,我被問過不下百次的問題。
  我只能回答,身、心、性、靈、時空與關係的變化的組合,奧祕如極光,
  能遇見的,
  是,
  有緣人。

註:本書中所有人物與故事場景皆為虛構。

raw-image


【購買本書】
博客來
https://pse.is/ukdbj
TAAZE
https://pse.is/vudjv
金石堂
https://pse.is/w85cr
誠品
https://eslite.me/rtqdv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2會員
19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