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金錢整理 – 冰箱篇》

《讀書心得:金錢整理 – 冰箱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哥是一個朝九晚九的工程師,三餐外食是家常便飯,偏偏下班時間晚,有時候回家經過夜市,因為肚子太餓,就常常點了大腸包小腸、蚵仔麵線、雞排、珍奶之類的回家。其實時間一晚也吃不了這麼多,吃不完的就冰冰箱,想說隔天再吃,但是到隔天,不是忘記就是覺得回家還要再熱很麻煩,不然就是覺得口感沒有直接買得好。

結果常常一到周末,冰箱塞了好多食物,如果又和朋友約聚餐,這些食物就更不可能吃了。於是乎,久久一次整理冰箱,發現不得不丟掉這些過期食物。才能還給冰箱一個乾淨,遏止一個冰箱味(霉味)。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P哥相似。我自己的問題是容易囤積太多醬料,時間一久沒拿來煮就過期了。舉例來說,烤肉醬、沙茶醬,或是一些自以為煮麵會用到的沾醬。過節的大掃除,發現我必須丟掉的過期食品,加起來價值或許有上千元…。

P哥也說,他每次丟得過期食物,可能都有好幾百,有時候一忘記吃,整份都壞掉了,實在是非常可惜。

其實這就是「金錢整理」這本書所提到的「冰箱篇」。丟掉沒吃食物,其實就是把金錢丟掉。我們常常在做這樣的事而不自覺,總覺得這是小錢,況且吃了壞的食物更傷身,當然是要處理掉。然而,一年累積下來,我們究竟丟掉價值多少的東西呢?是否追本溯源去想,那當初為何要買這麼多,然後最後還得花時間去丟呢?

其實整理冰箱和整理錢包有異曲同工之妙。冰箱也是一個「金錢的通道」,透過個通道,甚至可以更看清自己是否有好好掌握日常生活消費。

如果你是外食族,建議買的餐點最好在當天,或至多是隔天食用完畢。盡量不要把它留在冰箱裡,以確保哪天你不用花時間去處理變成垃圾的它。既然是外食族,其實冰箱應該都比較空才對,如果不是,那就要考慮自己是否有食材浪費的傾向。

以下是幾點我實踐之後,覺得受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1. 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2-3周,列出採買基礎名單:

其實人「吃」的習慣並不會大起大落,主要是因為喜好容易固定,那麼在食材選用上,其實經過一定期間的觀察,就可以看出哪些是你的「必吃」基礎名單。

以我是主婦自己煮為例,一周的食材脫不了豬肉片、鮭魚、鱈魚和雞腿肉排,青菜大約是以菠菜、青江菜、A菜、菇類等為主。

這些就是我的基礎名單,每到超市,不用花時間想太多,如果沒有要煮特別的菜,基本上拿了以上幾個食材,就可以迅速結帳,也可以避免在超市逗留過多時間。如此一來不會東想西想,反而買了更多不必要的東西。

2. 冰箱分門別類整理,把食材放固定位置:

如所有醬料都放同一層,蔬菜固定放蔬果區,飲料放同一區,務必空下一層,作為暫時存放區,這邊就是放未吃完的食物,並且要提醒自己,目標就是在2天內清空這區,不能買太多外食,或是煮太多餐點。

3. 固定一周採買天數:

例如我是固定一周採買一次,因此每次採買的量,就是經由上述第1點觀察而來。每次接近採買日時,一定是剛好把冰箱的東西都吃完的時候。如此,也可以確保家人吃到的都是新鮮食材,也可以避免過多食材囤積,造成冰箱效能低下。

當然也可以選擇某些超市有固定打折日,也是很好的採買日。

4. 把冰箱中的一格特別空給另一半:

這是給另一半看清自己飲食習慣的機會。平時他愛怎麼塞就怎麼塞,但是時間一到,當要丟東西時,他就會突然發現原來常常不小心買太多,白白把現金丟了。

其實這是和另一半溝通金錢觀念的好機會。我從不會幫先生整理他的專屬格,只有自己丟掉才會「有心痛的感覺」。經過幾個月,我發現先生真的對於「買」這件事,有越來越謹慎。後來和他溝通斷捨離觀念,他也越來越可以接受。

經過以上幾點的實施,就越來越可以掌握一個月的食材費用,也可以從中找出節約不浪費,就可以做出美味餐點的方法。如此也同時掌握金錢的流向,並免「冰箱」成為破財的管道。

日常生活中的理財,開源和節流都同樣重要。當然大家熟知的股票、基金、房地產都是一些開源工具。但是我認為「節流」也是讓我們能豐盛生活的一個重要觀念。透過「整理」和「斷捨離」,都可以讓生活在不虞匱乏的情況下,又不至於浪費。

同時,這也是一個保護地球的概念。我們使用真正所需的東西就好,過多的慾望造成過多的購買,對環境、對地球都是過多的負荷。

希望藉由此篇,和大家一起努力。


發表於 沐妮's 生活觀察日記 FB粉絲頁 2020/02/13

avatar-img
沐妮的沙龍
8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沐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離職時,發現自己需要一段休息時間,於是白天還是請保母幫忙,然後我參加了健身教室,希望把失去的體能和低落的心情,提升回來。 「其實我已經70好幾了。」姊姊說。 「(驚!)妳每次拿的啞鈴磅數,都比我的還重,然後拳擊跳完還不太會喘!根本看不出來啊!」我說。 有機會,你要不要也試看看呢?
如果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那我,有往想要的生活前進嗎? 不論在工作時,或是在家育兒,偶而我也會想起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沒有前進的話,好像會有些焦慮感。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過類似的感受呢? (延伸閱讀:年底囉~來場年度規劃吧!https://reurl.cc/Rj9389)
過年期間,我更新了個人簡介。有些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吧~我用了簡短的話,介紹了一下過去的背景,和我現在的角色,以及目前擁有的知識及能力。希望透過這個粉專的每一篇文章,帶給你對生活各種大小狀況,有更多不同的靈感。 最近在公園和媽媽朋友聊天,她問我說「以後會想讓孩子出國讀書嗎?」 交換學生 .
剛離職時,發現自己需要一段休息時間,於是白天還是請保母幫忙,然後我參加了健身教室,希望把失去的體能和低落的心情,提升回來。 「其實我已經70好幾了。」姊姊說。 「(驚!)妳每次拿的啞鈴磅數,都比我的還重,然後拳擊跳完還不太會喘!根本看不出來啊!」我說。 有機會,你要不要也試看看呢?
如果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那我,有往想要的生活前進嗎? 不論在工作時,或是在家育兒,偶而我也會想起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沒有前進的話,好像會有些焦慮感。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過類似的感受呢? (延伸閱讀:年底囉~來場年度規劃吧!https://reurl.cc/Rj9389)
過年期間,我更新了個人簡介。有些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吧~我用了簡短的話,介紹了一下過去的背景,和我現在的角色,以及目前擁有的知識及能力。希望透過這個粉專的每一篇文章,帶給你對生活各種大小狀況,有更多不同的靈感。 最近在公園和媽媽朋友聊天,她問我說「以後會想讓孩子出國讀書嗎?」 交換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