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聊電影【 同學麥娜絲 】富含戲謔哲理的台灣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同學麥娜絲》是2020年臺灣劇情片,由黃信堯執導, 鄭人碩、劉冠廷、納豆、施名帥所主演。第57屆金馬獎入圍九項大獎。
以下無雷:
作為一個不到30歲的普通都市人,對40歲以後的生活是一點概念也沒有,但是在《同學麥娜絲》的鏡頭裡,對於中年這樣的身分竟然有了一些感觸。
中年,是一個挺尷尬的年紀,是一個有點矛盾的年紀。
前有青壯年的志氣和浪漫,後有家庭和事業的責任,尚未燃燒殆盡的氣焰尚存一絲氣息,卻擠不出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被需要、被依賴,不見得是40歲的事情,很多年輕人早早就有了家世,早早認清自己的生活重心就是家庭,不論是原生家庭,還是新組建的家庭。與實際的中年相比,他們還不需要認真思考衰老或死亡。
電影裡的四位男主角,分別面臨著各式各樣的中年難題。有人已經有了家庭,但過去的夢想尚未實現,一顆想要成功的心還沒被時間消磨掉;有人的心態還處在年輕時的自由自在,卻突然有了孩子,在事業不順之際步入家庭;有人根本沒有長大,只是把以前的糟糕生活延續到了中年;有人繼承家業,辛辛苦苦的生活,照顧年邁的奶奶。
這些難題不見得只發生在40歲的年紀,但有些事情在這個歲數是無法回頭、無法轉彎的,再怎麼委屈也只能往肚裡吞,臉上的笑容總是帶著一絲苦悶。
《同學麥娜絲》用戲謔的手法呈現出中年人生的百態,以及台灣社會的諸多現況。四位主角都有各自的人生困境,時而獨自打拼,時而碰面鬼混,劇情若有似無的推進,卻仍有十足的娛樂性。
我作為一個觀眾,很享受這部電影所帶來的道理和觀點,如同導演的上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許多場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劇情任務,只是單純帶出一些人生哲理,帶著觀眾一起探索其中的趣味和無奈。
其中有職場的困境、有經濟的困難、有兒時美夢的破碎,更有賭一口氣也要證明自己的中年毅力,這些情節交織成一場絢麗的小人物傳記。莫名地觸動人心。
大佛普拉斯是Plus,是數學裡的加,同學麥娜絲是minus,意為減去。一般而言,人應該是越活越富足,相較於剛出社會的青年,中年人有車有房、有家庭有小孩,應該是往上增長的過程,但在心靈跟肉體上,卻是不可逆的逝去。
不知道為什麼,朋友慢慢變少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快樂變少了;到了一個年紀,自然而然地對人生的憧憬和想像也減少了;生活不如意,連抱怨也慢慢變少了。
但看完電影,卻沒有一絲絲的難過,反而像是與一位長者閒聊後,人生突然開拓了一些視野,掃除了一些無聊的煩惱。從劇中人物那庸庸碌碌的生活裡,吸取了繼續生活的養分。
在抒發之餘,《同學麥娜絲》也有大佛普拉斯、陽光普照的一些劇情關聯,算是小小的彩蛋,以及驚喜人物的客串,都增添了許多趣味性,這部片非常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53會員
134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鬼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算是滿晚才進場看這部電影,進戲院前已經大致知道這部片的評價和風格,看了之後仍有被一些地方驚豔到,以及部分的情節安排滿令人意外的。我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敘事性很強的劇情片,實際上更像由許多片段的回憶所構成的紀錄長片,紀載著一對戀人從相遇到分離的過程。
劇情接續動畫版26集,主角一行人上了無限列車與炎柱會合,準備調查乘客神秘失蹤的案件,反派則是下弦之壹魘夢,同樣在26集首次出現,因被鬼舞辻無慘欣賞而得到更多的力量,奉命追殺獵鬼人,能力是讓人陷入無法醒來的夢境。 透過夢境的變化,故事所能呈現的場景更加多元......
從預告片跟打破第四面牆的設計來看,大概可以猜出這部片的風格比較偏向青少年的冒險喜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風情結合犯罪、機智、冒險、愛情等元素,永遠都是票房保證。 本片的卡司陣容極為堅強,有以怪奇物語走紅的米莉·芭比·布朗,每個人都一定看過的海倫娜·卡特,能用胸肌揮出直拳的亨利·卡維爾......
不論是整體的拍攝手法和色調,還是主角約翰·屈伏塔那時尚帥氣的髮型,加上Bee Gees的動感音樂,一個喧嘩熱鬧的時代就在我眼前揭開序幕。 光看預告或至今仍流傳的電影片段,會以為《週末夜狂熱》是一部揮灑青春的歡樂電影,我也抱持著類似的心態在欣賞,但實際上這是一部令人傷感的青春悲劇......
最近吉卜力釋出多張自家電影的劇照,其中包含這部「風起」,當年上映時號稱是宮崎駿的退休之作,我衝著這點就進戲院了。當時我還太過年輕,涉世未深,輕易地相信了宮老的退休說。 幸好,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風起結合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一個是零式戰機開發者堀越二郎的生平,另一個是堀辰雄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風起」
想了一段時間,還是不太知道該怎麼敘述和介紹這部電影。我認為天能是一部具有實驗性質,挑戰傳統戲劇手法的一部作品,電影的一些呈現方式是無法被歸納的。 其實隨著科技發展,影像創作的可玩性和發展力道都會比過去更寬廣,有些固定的結構會被打破,有些新穎的東西會萌芽,過去難以用畫面呈現的創意都正一一付諸實行。
我算是滿晚才進場看這部電影,進戲院前已經大致知道這部片的評價和風格,看了之後仍有被一些地方驚豔到,以及部分的情節安排滿令人意外的。我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敘事性很強的劇情片,實際上更像由許多片段的回憶所構成的紀錄長片,紀載著一對戀人從相遇到分離的過程。
劇情接續動畫版26集,主角一行人上了無限列車與炎柱會合,準備調查乘客神秘失蹤的案件,反派則是下弦之壹魘夢,同樣在26集首次出現,因被鬼舞辻無慘欣賞而得到更多的力量,奉命追殺獵鬼人,能力是讓人陷入無法醒來的夢境。 透過夢境的變化,故事所能呈現的場景更加多元......
從預告片跟打破第四面牆的設計來看,大概可以猜出這部片的風格比較偏向青少年的冒險喜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風情結合犯罪、機智、冒險、愛情等元素,永遠都是票房保證。 本片的卡司陣容極為堅強,有以怪奇物語走紅的米莉·芭比·布朗,每個人都一定看過的海倫娜·卡特,能用胸肌揮出直拳的亨利·卡維爾......
不論是整體的拍攝手法和色調,還是主角約翰·屈伏塔那時尚帥氣的髮型,加上Bee Gees的動感音樂,一個喧嘩熱鬧的時代就在我眼前揭開序幕。 光看預告或至今仍流傳的電影片段,會以為《週末夜狂熱》是一部揮灑青春的歡樂電影,我也抱持著類似的心態在欣賞,但實際上這是一部令人傷感的青春悲劇......
最近吉卜力釋出多張自家電影的劇照,其中包含這部「風起」,當年上映時號稱是宮崎駿的退休之作,我衝著這點就進戲院了。當時我還太過年輕,涉世未深,輕易地相信了宮老的退休說。 幸好,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風起結合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一個是零式戰機開發者堀越二郎的生平,另一個是堀辰雄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風起」
想了一段時間,還是不太知道該怎麼敘述和介紹這部電影。我認為天能是一部具有實驗性質,挑戰傳統戲劇手法的一部作品,電影的一些呈現方式是無法被歸納的。 其實隨著科技發展,影像創作的可玩性和發展力道都會比過去更寬廣,有些固定的結構會被打破,有些新穎的東西會萌芽,過去難以用畫面呈現的創意都正一一付諸實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最近非常紅的臺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涉及的工作、愛情、婚姻、家庭關係等議題以及「中年之路」這本書裡頭的內容,提出幾個可以思考的問題以及讓我們更好的方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最近非常紅的臺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涉及的工作、愛情、婚姻、家庭關係等議題以及「中年之路」這本書裡頭的內容,提出幾個可以思考的問題以及讓我們更好的方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