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勞在德國觀察筆記

2020/12/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德國工作已經超過五個寒暑也在德國換過一次工作,之前回台灣的時候有些朋友好奇在德國的工作薪水、福利如何,是否又如印象中的工時短、福利好。的確在德國的工作福利是比台灣優渥的,以博士後研究員在德國研究中心任職薪資稅後(扣除所得稅、退休金與健保)至少都在2800歐元左右,相較於台灣的5萬多的月薪真的是優渥許多,尤其是生活物價其實沒有高過台灣太多的情況下,要養家活口還過上可以的生活是沒什麼問題的。此外從第一年進去就有30天的帶薪休假,依照進去的時間折換(像我七月開始工作,那第一年就是15天休假),而這帶薪休假還不包含病假等特殊原由的假(當然也要有相關的文件證明才能請);請假認定基本上也相當寬鬆,長達一周以上的休假要提前先申請,這五年多下來還沒有遇過不准假的情況;由於我們研究中心(奇葩的)研究人員也要打卡的制度[在台灣、英國研究人員上下班都不需要打卡,且研究人員工作時間其實不太固定且時常下班時仍需要在家工作],每年也都會累積不少超時(超過合約規定所需的工作時間-通常是39 小時一周),這些超時也都可以當作假期抵用(雖然我基本上沒用過),也因為這樣在德國工作其實相對台灣有著更多閒暇時間發展人生的興趣.看著我同事們工作完就是參加社團活動、騎馬、開船、玩車、園藝、參與政治、跟小孩一起活動烤肉….,在COVID之前也常聽他們去了非洲、古巴、越南、新加坡…..基本上是世界各地旅行,每個同事在離開了工作崗位之後都有著他們自己獨特又精彩的人生,而工作只不過是一種有著具體產出回報社會並獲得薪水的活動,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如何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僅是國家在制度上的支持,同時也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探索與學習。
當然即便生活在同一個制度下,不同的職位與責任就會有著不同的生活樣貌,我在德國剛開始的兩年半是個工作內容標準的博士後研究員,回顧文獻、設計、執行實驗、寫論文、申請經費、帶學生…,而當時的工作負擔就與現今研究員無異,同時工作也不僅限在上班時間(這也是為何打卡制度對研究人員來說並不合理),回到家要遙控實驗室的儀器、準備投影片、論文,在離開這職位之前每年的超時基本上都是200小時以上,並且這時間還不包含在家裡工作的時數,而帶薪休假更是還有20多天未休。到下一個工作開工前的兩個月過渡期,我仍舊在那實驗室幫忙了一個月,除了我勤奮熱心(奴性)工作之外,當外勞就是要能做比當地人更多的事,然博士、博士後研究員、助理教授普遍過勞卻是常態,對比能夠充分享受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的技師們,這勞動辛勞差距是很難用興趣使然來解釋的,而這後面有著像是學界對於經費分配、審核機制、人員聘用…等等的問題,也著實難以一言蔽之,要討論也至少是數千字的篇幅才能窺見;從另一方面來看研究員、教授這些能被冠上科學家的人,對於知識的熱情(那一瞬之間的Eurika!) 是不足以支持他們走過無止境的挫折、重來,最後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成果,然後才有機會被檢視評分,看能不能有之後的經費可以繼續研究,或許領著我們走過這幽谷的是無數夜裡搔頭苦思、不想放棄的自我要求與紀律。
Dr. W




    Dr. WTF
    Dr. WTF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博士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