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給眾生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凡事切莫操之過急,沒有任何事情能一步登天;耐心,是修行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條件。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習慣的養成,無論好壞,都需要時間的醞釀;成就需要時間去努力,失敗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但是,人生短短數十寒暑,如同白駒過隙,若無常一到,人生即刻風雲變色,也許是生命戛然而止,什麼也來不及做;也許是災禍四起、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等等,無常,是沒辦法預料的,我們只能藉由修行,早日償還累世業力、修正偏差行為、導正習氣、提升心性,如此,當無常到來時,都能保持自心清淨、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譬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一切隨緣自在。


工作單位有位同事,非常的情緒化,高興的時候會來和你說說笑笑、無話不談;但下一秒也可能變成冰山,對你愛理不理,甚至四處造謠、莫須有的攻擊,這樣的事情不斷地再循環。一開始,我也會有所疑惑,為什麼他會這樣?我也沒得罪他呀,為什麼變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為什麼情緒起伏這麼大?讓人摸不透?自我反省一段時間之後,我有以下的體悟:


一、不攀緣。修行人應保持自心清淨,遇到了就謙恭有禮地打招呼,不管對方是否回應我,禮貌和修養是我本分,對方回不回應,是他的選擇。就算我笑笑地打招呼,他白眼看我、瞪我,我還是笑笑的。也曾有人說我傻,對方不禮貌,遇到就裝作沒看見就好,為何還要打招呼?我的想法是,既然都對上眼了,就是一段緣分,人生在世要廣結善緣,就算只有一眼這一瞬間,也不能與人結下惡緣。而且,我笑笑地面對他,我內心很平靜、自在、快樂、幸福,心安理得,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二、萬法唯心造,境由心生。當外境令我們痛苦、難過、悲傷、憤怒、屈辱時,那是心裡不平衡所致。為何心裡不平衡?因為心量不夠寬廣,不能像海一樣容納百川,所以遇到一點風雨就開始波濤洶湧,在心中升起負面情緒的巨浪,久久不能平復。若是能把心量練得更寬廣,無論他人如何興風作浪,內心還是能保持一片祥和寧靜,不被外境所撼動。


為何心裡不平衡?因為慈悲心不足,各人造業各人擔,今天與人結惡緣,來日就會犯小人;今天與人結善緣,來日就能得貴人。我修我的善,他造他的業,來日的苦果也是他在擔,眾生無明,實在可憐,何必為此糾結計較呢?放寬心,轉個念,違緣橫逆的假相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三、內心和外境是相互消長的:外部逆境會激發內心的魔,而內心的魔也會放大外部的逆境。若心志不堅定就會產生惡念妄想,這是造業的根源,所以佛菩薩殷切教誨眾生要時時刻刻「善護念」,將惡念妄想從內心滌除,將內心的魔毀滅,消除阿賴耶識中的黑暗面、五毒惡習,心性才能漸漸提升,光明清淨。


世間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假相,都是借我們用的,用來消業障、歷事練心。當內心的黑暗魔鬼壯大時,投射出來的外部境相就會是負面、邪惡、不平的;這個橫逆的外部境相又會返回去影響內心的魔鬼,助長邪思邪念,導致內外皆被黑暗所包圍,人生就會不順遂,挫折逆境不斷絕。想要改變命運,就要修行,就要從心修起,心安定了,外部世界就會安定,人生才能往光明且正面的方向發展。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在五濁惡世中,要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才是真的,對身外之物,該放下,就要放下。」

「修行要明辨是非,自己心要定,他人來攻擊自己,要堅定意志,莫將此誤認為真,對錯要有一把尺,自己要有判別能力,行得端、坐得正,莫受他人影響,智慧就會顯現。」


尚未修行前的我,很怕遇到苦難,常常覺得,怎麼一直在吃苦、受苦,苦難無止境,什麼時候才能到頭?但是現在,我漸漸發現,苦難,其實是化了妝的祝福。人沒有遭受挫折、磨難,容易生起驕慢心,容易自我膨脹,自以為很厲害,沒有同理心,不能慈悲地對待他人,為了滿足個人利益就傷害犧牲他人……等等,這樣的人性是世界的災難,也是自己的災難。


所幸,我很有福報,能遇到佛法,遇到牟尼精舍,遇到阿伯,遇到正法正道,有了正確的信仰,幫助我在遇到各種逆境的磨難,還能保持一顆正向良善的心,藉由挫磨苦難一一反省自我內心的缺失,想辦法突破,從逆境中學習待人處事的圓融智慧,從逆境中看到自己內心的潛力與張力─原來,慈悲心是沒有極限的,原來,再次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我也能沒有怨恨地微笑歡喜,原來,世間沒有所謂的公不公平,而是內心的慾望惡念在作祟……。感恩佛菩薩的智慧,讓我明白,「善護念」不是硬生生的轉念,但內心的痛苦依然存在;「善護念」是,在轉念之後,理解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心性上的盲點,藉由修行將盲點去除突破之後,在心上種下慈悲、歡喜、卑下的善種子,藉由逆境的養分不斷成長茁壯,淨化內外部的黑暗面,讓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轉化成智慧,圓滿來這世間的功課與因緣。


(分享完畢)


修行,是一段培養寬廣心量、淬鍊圓融智慧、鍛鍊堅定意志的過程。在這過程當中,橫逆就是最好的環境與養分,古諺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人都有惰性,若沒有逆境時常在背後鞭策,就不會發憤改過、提升心性,就容易懶散、墮落、得過且過,也會增長貪嗔痴慢疑等無明習氣。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就是在考驗心量和執行力。沒有苦過、累過、磨過、哭過,修行心生不起來;當真實發自內心、真誠地懺悔之後,自己體悟了,才知道修行的真義。」


「有苦過,但苦不到心坎裡,就不會想要好好修行;若有苦到心坎裡,苦過、痛過、磨過、哭過,才能痛下決心。」


一切的磨難與訓練,都是修行的必經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藉由大量誦經學習佛菩薩的智慧,洗滌內心的汙濁與無明習氣,去蕪存菁。機會,唯有準備好的人才不會錯過,「天生我材必有用」,無論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能看輕自己,要把自己訓練好,努力提升,待時機一到,方能好好發揮,造福眾生。


對於腳踏實地、肯用心修行的眾生,佛菩薩都很看重,都會藉由各種善巧方便來幫助他提升。要把握每一次歷練的機會,「自性自度」,只要肯努力,佛菩薩就會來幫忙,「佛助自助者」,能修行是大福報,要契入佛經,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修,依循佛法的教誨,深入經典,才能智慧如海。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菩薩會藉由他人對你的互動考你、磨你、鍊你,來看你的心境如何。沒有挫折、沒有磨難,就不會增長智慧。磨夠了,能時時保持清淨心與不動心,不跟人計較,心胸開闊,海納百川,將來才能成為聖神仙佛。」


「人生是苦海,所以沒有唸經的日子會很難過;唸經,是洗滌心識的種種汙染,是為了你自己,拔苦與樂,拔自己的苦,與自己的樂,不是為了佛菩薩;修行不能中斷,若中斷,就沒有福德加被。若是佛弟子,每天都要做定課,並且至少要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數品。此外,唸經要用心,即是要專注如一。」


人生中的逆境,是訓練自己的過程,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機會;要把握機緣,勇敢地去面對挑戰、去歷練,才有機會突破。世事無常,切莫貪圖享樂、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而墮落度日。人要努力打拼、要修行、要行善積德、要弘法度眾,才能厚德載物、福德加被,平安度過無常,延續美好幸福的人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平靜的海造就不出一名優秀的海員;要經過波濤洶湧與暗礁的歷鍊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海員。」 阿伯常常叮嚀大眾:「人生酬業,要用心修行」。人投生到這個世間都是要來了結累世因果以及修行歷練的。世間任何事情都一樣,都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想要消除累世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平靜的海造就不出一名優秀的海員;要經過波濤洶湧與暗礁的歷鍊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海員。」 阿伯常常叮嚀大眾:「人生酬業,要用心修行」。人投生到這個世間都是要來了結累世因果以及修行歷練的。世間任何事情都一樣,都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想要消除累世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渡人之心是菩提心,但渡人之道是以身作則,不只是外在行為上,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在的心境,是否時刻正覺清醒。在渡人或者說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種種的善巧方便、靈巧圓融,甚至理直氣壯、不卑不亢,都是需要不斷打磨才能生起智慧。感恩佛菩薩,時刻提醒、陪伴、教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渡人之心是菩提心,但渡人之道是以身作則,不只是外在行為上,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在的心境,是否時刻正覺清醒。在渡人或者說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種種的善巧方便、靈巧圓融,甚至理直氣壯、不卑不亢,都是需要不斷打磨才能生起智慧。感恩佛菩薩,時刻提醒、陪伴、教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在修行,口不出惡言,不跟人結怨。對外求取諸事圓融,對內要求自性之清淨,莫起分別執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在修行,口不出惡言,不跟人結怨。對外求取諸事圓融,對內要求自性之清淨,莫起分別執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