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老闆的三聲道-擁有一口流利粵語的木柵越南住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專門做泰國手工料理的台北木柵居民,因為時常需要補給各種東南亞食材的關係,我大概知道木柵有幾間越南雜貨店,零星分布在政治大學附近的木柵市場,以及緊鄰著景美女中的木新市場。

製作泰式咖哩需要使用棕櫚糖,這也是我最常在越南雜貨店內購買的商品,有次在採購時意外發現老闆的三聲道:對著越南同鄉講越南話、對著台灣人和印尼人講國語,而對著香港人……講粵語!

回家後查閱資料,發現台灣各地來自越南的新住民越來越多,但是居住在木柵的越南移民有個特色:

粵語是他們的母語

原來他們多數是過去住在越南的廣東華人,因為歷史因素,輾轉來到台灣定居。

是什麼樣的歷史因素呢?


raw-image

去年(2020)9月底,參加了由位於木柵地區的興隆公共住宅2區所舉辦的「新移民四重奏:食的文化Part.2」,了解到了更多的細節。

在二次大戰前後,許多中國南方的居民為了逃難,越過了中越邊界在越南定居,但因為北方戰亂不斷,許多華人也不斷南移。1975年越戰結束,反共的南越「淪陷」後,許多人則透過台灣在1976年特許成立的 「仁德專案」,再度輾轉來到台灣。

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規模的接受他國難民,當時透過仁德專案來台的越南人約6000人,其中一個收容越南難民的位址在澎湖的講美白沙灘,位於現今講美國小旁邊,於1978年開辦至1988年關閉,將近11年之久。

而碰巧的是,就在越戰結束的1975年,台北市政府為了解決社會弱勢居住問題而建的「安康社區」剛剛落成。因緣際會之下,許多因為越戰而逃難至台灣的越南華人移民,就被政府安置在這個剛建成不久、專門收容貧民的社區裡。


raw-image

為了支持大量越南移民的生活需求,許多越南攤商開始在附近的安康市場聚集,逐漸形成了特殊的越南移民生活圈。

然而安康社區的風評並不好,「報導者」出過一篇專文:《台北市最後的貧民窟 安康社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描述了當時社區附近鬥毆頻仍、青少年用毒常態以及性犯罪氾濫的景象,居民更因為各種結構因素難以脫貧。

終於在2012年,台北市政府決定全面改建安康社區。現在除了最後一排舊有的平樓外,多數區域已逐步轉型為公共住宅,那天舉辦活動的興隆公共住宅,正是建在安康市場的原址。

而原本位於附近安康市場內的攤商,也移往木柵其他地區,主要聚集在木新市場與木柵市場兩處。

服務的客人除了越南同鄉外,來自印尼客人也逐漸成為大宗。這些商店同時賣越南、印尼和泰國的商品毫不稀奇,雜貨店的老闆們更是擔任料理老師的角色。

/

那天跟位於木新市場內的越南鳳容食品的老闆閒聊了幾句,意外發現老闆十分健談, 我來這裡買棕櫚糖好多次了,竟然都沒發現!

「在這裡十幾年啦,我們是來自廣東的華人。」

「很多香港人聽到我們講粵語都很驚訝,想說你們越南人怎麼會講粵語,但我們本來就是廣東人啊!」

「香港人本來也都是廣東移民去的,我們跟香港人的粵語差別就是腔調和一些用字而已,就像台灣的台語,也有北中南的差別啊~」

「現在印尼人來買的越來越多了,我們都知道哪個牌子的東西他們比較喜歡。」

「也有台灣人開始自己想做東南亞菜,但不會做,台灣人吃東西本來就跟東南亞不一樣嘛,所以他們都會來問我太太怎麼做。」


raw-image

我邊補棕櫚糖的貨,邊看到老闆娘正在跟一個台灣太太解釋怎麼回家用泰式酸辣湯醬煮出道地的泰式酸辣湯。

短短幾句話、幾個畫面,就帶出了背後的歷史背景與身分認同,人是怎麼順應著大時代潮流,遷移、離散、再定居,找到自己在新的土地上的位置。

在台灣這個移民社會,我們各自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歷程,才能讓我在台北木柵的木新市場和這位越南華人老闆買泰國棕櫚糖呢?

真的是,緣分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nkeyuying的沙龍
11會員
14內容數
monkeyuy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3
各位朋友有看《茶金》嗎?
Thumbnail
2021/12/03
各位朋友有看《茶金》嗎?
Thumbnail
2021/08/25
反思之一:標準何在? 反思之二:那些被選中的泰國菜
2021/08/25
反思之一:標準何在? 反思之二:那些被選中的泰國菜
2021/08/25
在海外的泰國料理餐廳數量顯著成長之後,如何讓外國人認識真正的泰菜成為泰國政府下一階段的目標。
Thumbnail
2021/08/25
在海外的泰國料理餐廳數量顯著成長之後,如何讓外國人認識真正的泰菜成為泰國政府下一階段的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位於高雄大寮區的大明街,因越南籍移工多,自然就形成了越南美食聚落!街道上的招牌是越南文、攤販老闆是越南人,讓越南人來到這就像回到家鄉自在熟悉!
Thumbnail
位於高雄大寮區的大明街,因越南籍移工多,自然就形成了越南美食聚落!街道上的招牌是越南文、攤販老闆是越南人,讓越南人來到這就像回到家鄉自在熟悉!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高雄市梓官戶政事務所新住民「泰飲食文化」體驗美味登場,戶所5月21 日與永安區公所及NGO 團體攜手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融合課程~泰國飲食文化體驗」,讓在地新住民朋友感受酸酸甜甜的幸福滋味。 想要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透過美食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方式,梓官戶所轄內新住民共計1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高雄市梓官戶政事務所新住民「泰飲食文化」體驗美味登場,戶所5月21 日與永安區公所及NGO 團體攜手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融合課程~泰國飲食文化體驗」,讓在地新住民朋友感受酸酸甜甜的幸福滋味。 想要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透過美食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方式,梓官戶所轄內新住民共計1
Thumbnail
要說台灣人前進越南的淵源,是從1990年代就開始了。時至今日,已經有將近7萬台灣人在越南生活、打拼。在評估是否外派越南以後,了解越南政經和台灣人在越南的活動地區是基本功課。這不僅讓你可以多掌握一點資訊,當你隻身來到異地,找對地方、找對人、找對話題,迅速打造當地社交網,是外派生存戰中的重要關鍵。
Thumbnail
要說台灣人前進越南的淵源,是從1990年代就開始了。時至今日,已經有將近7萬台灣人在越南生活、打拼。在評估是否外派越南以後,了解越南政經和台灣人在越南的活動地區是基本功課。這不僅讓你可以多掌握一點資訊,當你隻身來到異地,找對地方、找對人、找對話題,迅速打造當地社交網,是外派生存戰中的重要關鍵。
Thumbnail
隨著跨國婚姻的形成,來自南洋的新移民在台灣開枝散葉;一些新台灣口味的南洋菜餚、醬料,也隨著新住民應運而生。源自南洋的風味,使用台灣在地食材,是南洋與台灣的調合。
Thumbnail
隨著跨國婚姻的形成,來自南洋的新移民在台灣開枝散葉;一些新台灣口味的南洋菜餚、醬料,也隨著新住民應運而生。源自南洋的風味,使用台灣在地食材,是南洋與台灣的調合。
Thumbnail
圖1,美麗的越南河岸,引用自pexels 大綱: 1.前言 2.我對越南的印象 3.00885溢價觀察 4.越南近期經濟新聞 本篇在 2021/05/04 Asome Money podcast 【越南00885 ETF溢價好紅,越南你你發發我?】中有跟大家分享過https://sndn.link
Thumbnail
圖1,美麗的越南河岸,引用自pexels 大綱: 1.前言 2.我對越南的印象 3.00885溢價觀察 4.越南近期經濟新聞 本篇在 2021/05/04 Asome Money podcast 【越南00885 ETF溢價好紅,越南你你發發我?】中有跟大家分享過https://sndn.link
Thumbnail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Thumbnail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製作泰式咖哩需要使用棕櫚糖,這也是我最常在越南雜貨店內購買的商品,有次在採購時意外發現老闆的三聲道:對著越南同鄉講越南話、對著台灣人和印尼人講國語,而對著香港人……講粵語!
Thumbnail
製作泰式咖哩需要使用棕櫚糖,這也是我最常在越南雜貨店內購買的商品,有次在採購時意外發現老闆的三聲道:對著越南同鄉講越南話、對著台灣人和印尼人講國語,而對著香港人……講粵語!
Thumbnail
20181225陳醫師訪談劉仲敬第16集整理文稿
Thumbnail
20181225陳醫師訪談劉仲敬第16集整理文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