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屬印度到印巴分治發生了什麼?(下)

從英屬印度到印巴分治發生了什麼?(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篇提及了印巴雙方劃分領土的草率以及宗教上的爭議,本篇文章要接續來看印巴衝突的幾個爭議點,像是喀什米問題或是孟加拉獨立等問題。

Ⅲ印巴衝突的加劇?喀什米爾問題

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在各自獨立後也有著不少衝突以及糾紛,最大的爭執點是領土問題,其中以喀什米爾最為嚴重,喀什米爾位於青藏高原西側,印度半島的西北方,介於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之間。喀什米爾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印巴分治後,喀什米爾成為一個土邦,即前段講到的一個藩國,喀什米爾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在地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但統治階級的王公貴族都信奉印度教,因此印巴兩國都主張喀什米爾是自己的領土,這也是第一次印巴戰爭的起因,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喀什米爾打了兩場戰爭,並在第二次由聯合國授權停火後,發表了《塔什干宣言》,聲明中提到「希望兩國成為持久並和平的框架。印巴雙方武裝將在1966年2月25日前撤回其衝突軍隊,各國均不會干涉彼此的內政,經濟和外交關係將得到恢復,戰俘將有序地轉移,兩位領導人將致力於改善雙邊關係。」雖說表面上已經是停戰的狀態,但在邊界地區仍有小規模的衝突。


中時電子報

Ⅳ孟加拉的獨立問題

在前面我們提到孟加拉原名東巴基斯坦,也就是說它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聽起來問題不大,可攤開地圖才發現問題大得很呢!同屬巴基斯坦的兩個地區中間硬生生的被印度隔了開來,此外,雖說當初切割時同屬伊斯蘭教,但內部的民族差異卻相當大,

孟加拉人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於亞澳人,語言上屬於藏緬語系;而西巴基斯坦主體民族旁遮普人(Punjabis)屬於阿利安人(Aryan)後裔,語言上更加接近波斯、東歐。因此,雖然屬於一個宗教,但是兩個民族本身差異太大。而且當時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的人口幾乎差不多,這就使得民族的矛盾更加容易激化,不只如此,此時期中央政府位於西巴基斯坦的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軍隊掌握在西巴基斯坦,特別是旁遮普人的手中。政府預算也偏向西巴基斯坦,再加上兩國相距2000多公里,在訊息傳達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難,相反的,當時的東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聯繫反而還較為緊密,因為兩個地方屬於同一民族,而且相鄰很近,所以在經濟上聯繫更加緊密,這也是東巴基斯坦最終走向獨立的主要原因。

最終,這些不滿情緒在1971年爆發社會動盪,遭到政府軍鎮壓,卻演變成內戰,印度更出兵支持東巴基斯坦。最終的結果是產生另一個全新國家──孟加拉,巴基斯坦也因此縮減二分之一,僅限於印度河流域。而孟加拉的出現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巴基斯坦大幅縮小,也就是說印度對南亞的宰制力以及控制能力變大,使其成為南亞霸主,也破壞了英國原本要讓兩國勢力均衡的本意。

圖片來源(從圖中可見兩國首都當時分別設置於新德里以及伊斯蘭馬巴德,顯見孟加拉地區未被重視)

※總結

從上一篇貼文到這一篇,我們清楚的釐清了英屬印度後期到印巴分治,再到孟加拉獨立,完整詮釋了權力的移轉以及政權的更迭下,國家以及國家內部會出現的問題,而比較不幸的是,南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不只人種複雜,連語言、宗教都不盡相同,而孟加拉走向獨立也有他們的考量,總之,我們從南亞在20世紀的遞嬗可以得出一項結論,殖民國自殖民母國脫離後,必須要過一段時間才可將國內安定下來,將區域秩序重整也必須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 葉仲博 核稿編輯: 鄒宇晴

※參考資料:

1. 喀什米爾與印度的「一國兩制」,為何會扯到中國?

2. 人間天堂"喀什米爾" 成印巴火藥庫

3. 當年孟加拉為何要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4. 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將印度送上南亞區域霸權

5. 詳解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三國關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和,歷史原因是什麼?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