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 林田山 光復糖廠 黑金通

2021/03/11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

參觀四八高地戰備坑道的過程,
經過一番波折。
昨日週一未開放,
週二至週日開放時間早上8點至下午5點。
今早領隊在車上就電話聯繫且已超過8點,
可是到達後才有人跟著我們去開門。
公告入口為榕樹坑道口,
出口為花蓮農好基地。
可是走到盡頭要到砲陣地的鐵門關著,
我們只好原路折返。
在花蓮農好基地四周拍照時,
準備帶著遺憾說再見,
領隊通知砲陣地鐵門打開了,
我們又衝回去拍照圓了夢。
0202一早又抵達48高地
由此進入坑道
設有燈光
閉門羹之一:維安起見將通道關閉
通往砲陣地的通道也關著!!
戰備坑道前半段觀測站由日本時期建造,
西元1944年6月的塞班島戰役後,
美軍戰線向西推進直逼臺灣島,
為了防止美軍可能的登陸行動,
建置此戰備坑道,
配備十吋防空炮與重機槍,
以保衛花蓮港飛行場主陣地。
戰後國民政府時期,
國軍同心協力打造,
後方長約180公尺的坑道及砲陣地。
國防部於2013年將北段坑道及砲陣地移交花蓮縣府,
經過花蓮縣政府逐步整理後,
於2020年元旦起開放民眾參觀。
當過兵的男士也許對戰備有基本的概念,
聰嫂真的就只是外行看熱鬧。
坑道怎樣補給、防守,
動線規畫的考量,
這些專業問題完全沒有概念。
看過金門和馬祖的坑道,
四八高地的坑道顯得小巧玲瓏。
也許是因為從未真正遇上作戰過,
加上燈光打得太浪漫,
機槍和砲台都是裝置意象,
感受不到戰備的氣氛,
但畢竟坑道是在地下,
不會讓人想待太久。
坑道裡浪漫燈光
機槍堡射口意象
工作人員及時打開欄柵得以一償夙願
IG打卡聖地
台灣應該還有很多類似的前軍管秘境
任務報數:高低手、信管手、彈種手
翁鬱植被讓陣地顯得很涼爽

軍舍的活化利用,
今年元旦起又多了「花蓮農好基地」,
基地內部包括農村旅遊諮詢站、
農村好物、農村好書閱讀角、共好廚房、
軍事及農漁村展示、療癒花園、
農村交誼廳等空間設置,
並保留軍械室,
也是新的拍照打卡點。
48高地援助軍營舍
裡面沒有阿帕契喔
上哨~花蓮農好基地
這迷彩也太過鮮豔了~少了肅殺之氣
營舍改成的展示空間~農村好物
農村好書閱讀角
軍械室~多少留點軍事氛圍
戰情室

鯉魚潭

聰嫂去過三個縣市的「鯉魚潭」,
分別位在花蓮壽豐、南投埔里和苗栗三義。
今天再次來到花蓮的鯉魚潭,
因東傍鯉魚山而得名,
是花蓮縣境內最大的內陸湖泊,
乃因河川襲奪及淤積作用所形成的堰塞湖,
潭四周築有環湖公路,全程4公里。
我們跟團從北碼頭端進入,
在遊客中心附近停留一小時。
拍照的人喜歡天青日晏,
騎車、划船和散步的人喜歡陰天有涼風。
短暫停留的我們只能拍照,
可惜陽光少了一些。
2013.2南投鯉魚潭
2013.8花蓮鯉魚潭
2020.8苗栗鯉魚潭水庫
短短停留就地合影
鯉魚潭地標之一
梅園沒花了
梅花花期已過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在台灣想看到大片日式宿舍群和鐵道並存,
就是到製糖業和伐木業重鎮。
曾經者兩大產業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
曾經讓所在及周圍的鄉鎮繁華,
曾經是很多家庭生計的來源,
運送糖和木材的鐵道少數轉型觀光,
更多是已經荒廢甚至消失。
今天我們再次造訪花蓮的林田山,
看著它的現在,
憑弔它的過往,
期許它的未來。
2013.8林田山
2013.8偕同培英國小志清老師全家同遊林田山

林田山林場是日治時期
繼官營三大林場之後,
最早的民營伐木事業區,
亦為東部最早開採的林區。
在日治時期稱為「森坂」,
是「森林茂密的山坡」之意,
戰後保留森坂的日文發音,
以漢字寫作「摩里沙卡」。
前往中山堂登上階梯有點像神社的參道耶
裡面的展覽看過了就到外面頭逛逛
斑剝與青苔就是懷舊的FU
中山堂也可欣賞綻放山櫻
充滿光影的圓形廣場
もりさか(森坂)「摩里沙卡」

1945年後伐木權先後由台灣紙業,
和台灣中興紙業所擁有。
高峰期約有 2,000 名員工,
宿舍擴建約 123 棟。
1972年林田山98-101林班地發生森林火災,
火勢延燒一個月,
燒毀森林一千餘頃,
不只林木受到損失,
連砍伐器材與運輸設備都損失慘重,
中興紙業決定放棄在林田山的伐木權。
員工宿舍~康樂新村
康樂新村火災殘構
火災紀念館~痾 沒開

1973年林務局接收林田山林場。
林務局為了發展森林遊樂事業,
1981年曾委託專家完成林田山森林遊樂區規劃工作。
因土地管轄權不同之問題或經費問題,
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一群林場子弟和退休員工,
擔心林田山森榮村木造房子,
因開發而遭到拆除,
共同籌組了「林田山文史工作室」,
積極投入當地導覽與解說活動,
凝聚當地居民向心力,
朝「文化藝術園區」發展努力。
林務局於林田山設立全台首座的「林業文化園區」。
林鐵陳跡
美麗的衍架
阿里山森林鐵路也用類似的架構喔
運材火車已成絕響徒留鐵道留供後人憑弔
梅花與林鐵

整建工程完全以「恢復舊觀」為主,
林場遺留的檜木房舍、運載鐵道,
處處呈現珍貴的林業文化歷史風貌。
林田山值得一再造訪、細細品味。
林場場長宿舍
檜木房舍沒有過度修復
室內成為閱讀空間
宿舍山坡上有滑梯遺跡一座
原來是林場幼稚園舊址
通往宿舍的階梯當年應該充滿孩子的笑語與父母的叮嚀
山坡上少數幾棟宿舍陳跡
基督教堂
もりさか(森坂)步道
林場小學~森榮國小
林場伐木吹起熄燈號,員工陸續搬離
森榮國小學生也從昔日上千名學生到最後的個位數,最後也走入了歷史
沒有保存文物可能連回憶都會消失
林場大道
平地宿舍區
可能的話應該盡量修復活化
在這惜別的月台向林田山說「下次再見」了

飯糰店

上車後要舉行午餐開箱,
有特別意義的飯糰喔!
昨天領隊就一直提醒,
今天中餐自理的地點光復糖廠,
可能選擇有限且到達時間會較晚,
要大家自備行動糧。
飯店對面就是麥當勞,
本想買漢堡帶著,
同團的旅遊達人推薦在地飯糰,
聰頭吃完早餐就去採買。
這條巷子進去
它叫:飯糰店Rice Ball Store
嗨!老闆
飯糰材料之一
從生活做起這才是環保
飯糰

聰嫂看見買回來的飯糰,
包裝顛覆傳統,
白色的紙袋綁著麻繩蓋印章標示口味,
聰頭出示拍攝飯糰餐車照片,
回收舊物的創意組合加上美化,
有著文藝青年特有的品味。
當然東西是否美位才是重點。
白色的紙袋綁著麻繩蓋印章標示口味

用料實在清爽可口,
油條因為放久吸收米飯的水分變不酥了。
飯糰紅藜麥、台梗十四號、長糯米,
按照獨家比例製作,
希望減少純糯米較難消化,
增加紅藜麥是養生概念。
好奇的聰嫂逛了一下「飯糰店」粉絲頁,
這家「飯糰店」是一位青年經營,
餐車打造全部自己動手做,
以實際行動實踐環保減塑的概念,
老闆的素描很厲害喔!
2020年8/28開賣,
一步一腳印的耕耘,
獲得不少顧客和網友認同,
如果有機會到花蓮市,
可以過去為年輕人打氣一下。
開箱
清爽可口
老闆的素描很厲害喔(店家臉書粉絲專業)

聰頭去買飯糰的途中經過日式宿舍,
搜尋了一下檢察長宿舍,
「斗宅。揀茶舍」春節開幕,
應該又會成為網美拍照打卡名店了。
檢察長宿舍
「斗宅。揀茶舍」春節開幕

花蓮觀光糖廠

坐落於花蓮縣光復鄉的花蓮觀光糖廠,
於日治時期,
為民營【鹽水港株式會社】其中的一個糖廠。
戰後被接收成為台糖東部重要的製糖工廠,
廠內擁有盛名遠播的冰品,
尤其是夏天必定大排長龍。
今天沒有特別想吃冰,
剛剛吃下飯糰,
特別想喝熱湯。
2019.12光復糖廠

於是找到小7 吃個關東煮取暖。
今日的重點就來看日式建築。
園區內的日式木構造宿舍,
建於民國25年,
為判任官官舍。
甲種約25坪,分配給課長、主任級眷屬住宿;
乙種約20坪,分配給專技工程師或副主任級眷屬住宿;
丙種約16坪,分配給股長、工程師級眷屬住宿;
丁種約13坪,分配給一般職員級眷屬入住。
整修後變成具有歷史特色的風格旅館。
丁種宿舍
丁種宿舍都是連棟形式
甲種宿舍
甲種宿舍
住宿區

可供住宿對外營運計42間,
並於100年取得旅館營業執照,
105年取得觀光局三星級標章,
是享受慢活休閒旅遊的住宿推薦。
因為只能從外觀看,
黑瓦、雨淋板、架高地基為主要特色。
更多日式建築介紹請參閱
台糖宿舍群也可以看到完整的生活機能,
學校、診所、理髮廳……等。
飄書角
辦公室改成義大利麵餐館
理髮部沒營業了
診所大門
診所建築
照相館變成阿嬤的家料亭
員工仍然居住中的宿舍
防空洞變身滑梯
糖廠倉庫
展覽籌備中

新社梯田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
突出於太平洋的「新社半島」,
是少數噶瑪蘭族後裔的居住地,
族人取名巴特虹岸。
這裡有全台少見的臨海梯田。
因為鹽分的關係,
稻米要種植在海邊很不容易。
先人除了徒手開墾梯田外,
還必須引進溪水灌溉稀釋土壤鹽分,
這幾年在花蓮農改場的技術指導下,
栽種水稻技術提升,
農糧署正協助發展相關有機認證。
透過網美打卡照的宣傳,
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
但部分遊客沒有公德心的行為,
也成了農民的困擾。
我們到達時處於休耕時節,
再加上天色陰暗開始起風,
完全感受不到絕美療癒,
而是一種滄桑感。
梯田旁的空地的裝置藝術品,
利用稻草、竹子和木頭天然材料製作。
他日有機會再造訪,
期待有藍天白雲的美照版。
新社梯田網美打卡區
唯一有水的梯田~慘阿
天地一片蒼茫
狂風大作啊!
沒有藍天沒有水田倒影
海風狂襲
收工好了

番薯寮十八號橋

離開新社梯田,
沿著台11線往花蓮市方向前進,
很快就到達28K的蕃薯寮休息區。
番薯寮十八號橋新橋供車輛通行,
舊橋提供遊客漫步賞景。
台11線蕃薯寮休息區
番薯寮十八號橋地質解說

領隊先帶大家走舊橋,
從橋上觀賞兩側對比的景觀。
西側是溪谷盆地,
東側則是陡峭峽谷。
窄小的舊橋
西側是溪谷盆地
東側則是陡峭峽谷

橋下的峽谷流傳「遺勇成林」的故事,
但聰嫂對遠處峽谷間的步道更好奇,
到底從哪裡進入,
又會通往何處。
回到休息區登上瞭望台,
就能同時看見新舊兩座橋。
遺勇成林
峽谷峭壁上的步道從哪兒來要通往那兒呢?
登上瞭望台就能同時看見新舊兩座橋

台開心農場

台開心農場被譽為親子放風好去處,
可以和小動物互動。
占地遼闊但整理得很清幽,
晴天的傍晚時分散步應該很舒服。
但今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
讓人無法愜意閒逛,
快快躲到遊覽車,
讓車子載送到附近的新天堂樂園,
旁邊的貨櫃星巴克也是熱門打卡拍照景點,
雖然沒有藍天白雲還是要拍照存證。
台開心農場、新天堂樂園和貨櫃星巴克,
自己開車來可以耗上半天以上時間,
吃、喝、玩、樂各取所需。
台開新農場的梅花鹿
這是什麼樹呢?
山雨欲來風滿樓
天候實在不優園區實在夠大
木瓜溪出海口
花蓮新興購物中心
新天堂樂園商場
新天堂樂園商場
商場內部
貨櫃星巴克也是熱門打卡拍照景點

黑金通

「黑金通」的外觀和位置,
讓聰嫂第一個聯想到台南「林百貨」,
認為這應該是日治時期的老洋房。
但查詢資料後發現,
位於花蓮市中山路48號,
舊火車站噴水池前對面的位置,
目前的建築物是1952年重建。
日治時期的原建築物,
先後有日商「賀田組」、「朝日組」進駐,
光復後成為更生日報的營業所,
1951年10月花蓮大地震,
造成原建築倒塌,
1952年重建為這棟白色三層樓的洋房。
黑金通夜景
坐落噴水池對面,安隆運輸公司與七海報關行標示。取自google map
「黑金通」
進入「黑金通」
左邊就是舊火車站噴水池
後來的買家在此處,
成立了安隆運輸公司與七海報關行。
在房屋中山路這一側仍可看見標示。
過去這棟房子還進駐了很多航空公司辦公室,
早期華航、復興航空都曾在這裡租用辦公室。
2012年 阿之寶手創館租用,
在舊建築內整理到許多的舊資料,
阿之寶決定辦「看見老花蓮」文物展。
直到2017年新團隊進駐經營取名「黑金通」,
老建築改以日式食堂和洄潮選物的複合型式經營。
間接引自吳佩佩29th June 2015[從中山路48號看花蓮過往的事蹟]
黑金通:名詞釋義
「看見老花蓮」文物展之一部
花磚樓梯

花蓮港街的街名當時統以「通」名之,
花蓮舊火車站前的中山路,
昔日稱「黑金通」。
命名由來是因為作為市區最主要的道路,
很早就鋪設柏油路面,
看上去就是「黑金色」。
也有另一說指出夜生活的豐富,
賺的是入夜後的黃金。
隨著民國68年北迴鐵路通車,
交通重心轉移,
舊站區拆除後逐漸沒落。
我們在舊建築裡品嘗美食也探索歷史。
二樓用餐區
聞名的乾燥花裝飾
花磚地板
今日晚餐~天婦羅與雞腿套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桃竹苗旅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