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03/25 on why so many people pick Thursday to update their channel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大家,晚安。
猝不及防的來一招陰的,結局到底是金剛 (Kong) 贏還是哥吉拉 (Godzilla) 贏呢?…答案是:我不告訴你。
有沒有覺得心臟快要蹦出來的感覺?有沒有感覺似乎非常接近的被我背叛,竟然沒有爆雷警告!竟然沒有放Spoiler Aler!哈,哈,哈,希望有嚇到你,但我沒有這麼壞,明天星期五電子報才會來跟大家爆,而且我還會很有良心的在標題寫一個[雷],不用擔心。

Work from Home的小心得
大家晚上好嗎?因為這一週在家練習全天候在家工作 (WFH),我發現我拼命的硬塞東西進來,除了不管我幾點起床,我就會開始從那一時刻,坐到我的床前桌椅上,一直不停地工作,除了短暫的絕對不准時的用餐;我甚至覺得,比去學校還有讓人感覺自在,但也逼著自己做了更多的事情。
新冠快訊:台灣自22日新冠肺炎疫苗 (AZ-Oxford)開打,結至03/24,約有3000餘人進行了施打,不良反應事件約有4件,皆屬非嚴重事件;接種民眾更可以透過Taiwan V-Watch回報任何的接受疫苗注射後的回報狀況,大約佔已接種民眾的一半註冊該系統;好像還有一位護理人員有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世界跑第一次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的以色列,全國實施的注射緩慢了下來,兩個原因:遲疑 (hesitancy) 以及 獲得 (access)。靠近羅馬的地方被義大利政府找到AZ-Oxford疫苗的藏放 (290萬劑),讓人懷疑是不是AZ想盡辦法要把疫苗運到英國或其他地方 (已經上演如007般的劇情了;但那樣地儲存環境是沒有問題的嗎?)。AZ重新分析了資料,疫苗保護率從79%變到76% (因為算入了49個之前已經分析過的樣本)。
就像是昨天的上線,下午還有事情,我基本上能夠工作的時間不多,所以我其實很緊繃著要做這個要做那個,然後也有其他事情不停地插入,其實我超級煩躁,直到我真正的坐在那戲廳裡面,我聽到了一聲:我終於有鬆和放的感覺了;我發現的這件事情就是,我好像都硬矜著,因為我會忘記什麼時候該休息。
所以昨天晚上的兩場後,回到家裡,當然中間還落著沒有上平台的事情,所以我差不多11點回到家,一路這樣弄也弄超過十二點;無法在12點前把事情處理出去,讓我其實一股悶氣;然後其實氣就是不會有好事發生,所以我就蹲在馬桶上,發出了八封信件,通通都是取消的通知,想要結束那聯絡許久但沒有結果的東西。
是那一種一接觸到床,我就立馬屎進去的狀態,即便我後來還忙到一兩點,跟往常一樣,但昨天確實是非常解力的,我一覺到天亮,睡到剛剛,有種大病初癒的感覺;我想這樣的步調還是要繼續調整,但在家裡,確實還是要區分好,何時坐下,幾分鐘要站起來,喝喝水,上上廁所,然後回來,何時吃飯,何時小休息一下;而不是這樣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以上,或甚至除了廁所沒有起來。
游牧人生 (Nomadland):小初探
當然,昨天晚上心情很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我看了-游牧人生 (Nomadland);你放心,我也沒有要現在爆給你的意思,那是之後;只是看完這一部電影,其實心中也是非常沉重,氣氛完全跟之前的-醉好的時光,完全不一樣,但心情是相近的!
而我其實在電影的中段,心中吶喊著一句話-
”拜託讓我停下來!我無法停下來!”
這樣類似的謎之音,不斷的冒出。但後來,它就悄悄的消逝了…但我沒有想要繼續說下去,是可以等待看看之後的電子報吧!但我是不知道會寫到哪一天去就是了。
我只能夠說,就如同我看完醉好的時光的感想,我只能夠跟你說-我也看到部分的自己,非常的貼合我的某些現狀。還沒有去看的人,不想之後被我爆雷,就請趕在我爆發的那一天,去吧!
新聞快訊:原因出來了,蘇黎世運河 (Suez)的卡船,是因為低度的可視視覺還有40節的強風,確實也是非常的狗屎運。中國CCP因為一年前的H&M的聲明,說不使用新疆來的棉花,所以牠把人家打在地上了;中國工程師偷看日本LINE公司後台的資料,社長道歉說要把主機逐步搬回日本了,這還用逐步嗎?你東西放在人家家裡,人家的法律規範還都可以隨時要你把褲子脫下來,你真放心?更不要說人家都偷偷來了!;寄杯的文化,衍伸之後,就是可以寄任何東西,就如這則新聞的快樂水還是寄瓶,但我可以確信的是-其實重點還是要符合訂閱者的生活習慣 (就在你生活動線的上面),然後方便領取 (跨領領取更佛心),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回事。鮭魚之亂,其實不亂,就是討論繁雜了點,但唐鳳的-永續概念,確實可以了解一下。
星期四的晚上有好多固定在追蹤的Youtubers或者是Podcasters會有更新,還是直播,其實都滿令我期待的!但是往往我都錯過,因為公告直播的時間,我通常都沒有習慣好好地坐下來,陪它一場;再者,我享受著快轉或跳段的樂趣,認真覺得沒有那個美國的時間,一起共度一段;像是今天晚上就有幾場,其實我滿期待的:
【深夜面白】這樣開黃腔泥泥學姊一定會笑!第九屆剛剛好的黃腔ft.@龍龍LungLung @健人蓋伊 @魔術Channel- Davio 泥泥學姊 苡琍
提醒大家,如果對於腥羶色不習慣的,請遠離這段。
小歐變難搞不願意參與公司演出?迷思自我想放棄?【歐噴講】小歐脫口秀後大家都吃驚了!
我其實很驚訝呱吉對於小歐的不離不棄,但是說到看人,不就是嘗試著觀察這一個人的各種特質嗎?做到專場,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可以看上班不要看的這一集和這一集,成員們的找工作經驗。
斯卡羅真的比較帥 我們道歉、台南清朝就有蝦仁肉圓跟炒鱔魚意麵? 讀書會:傀儡花 第三部 第四部
原來之前吳康仁瘦成孫中山還是蔣中正,是因為這一部啊!
這群人 TGOP │跟朋友出遊的傻眼事蹟 Problems When Traveling with Friends
有一段時間的這一集群人,我強烈建議可以跟這一集-一百趴沈,一起來服用!幫你通體舒暢!Ps. 一百趴沈是-Youtubers團體-陪沈團的Podcast頻道,最近一個月才剛剛上線不久,也是每週四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更新,也提醒各位不要漏掉她的第四集Podcast,最新上架!不能夠去帛琉,也可以回憶殺一下!
這幾天好像分享了太多影音的內容,但其實是我陷入了一個低潮,不知道還可以分享什麼,所以只好就貼貼我前幾天看過的影片,當然看過的廢片也不少,所以只能夠挑我至少有感覺的,再加上一些些的點評或感想。但,好像也都偏向娛樂性質的分享,其實我也沒有看多少有深度的東西啦。哈!希望妳不要太計較來的好。祝你有個愉快的星期四夜晚!
Leave a comment
還有一些有趣的文章,也分享給你:
- How Do Plague Stories End? (In the literature of contagion, when society is finally free of disease, it’s up to humanity to decide how to begin again ) by Jill Lepore
- How mainstream media failed the Atlanta shooting victims (The tragedy highlights large news organizations’ flawed approach in covering communities at the margins) by Natasha Ishak
- How Data Can Create Racial Equity (To address systemic racism, U.S. city leaders need to stop looking at their data in aggregate and start asking questions) by K.A. Dilday
- 西澳鯊魚灣研究:大型掠食者若消失 恐加劇氣候變遷影響 (滿有趣的)
- 陽明交通大學專欄/遠距醫療與監理沙盒:英國的防疫經驗
- 吃不到卻聞得到!推出「漢堡味」香氛蠟燭,麥當勞在精打什麼算盤?(是還好嗎?有沒有人要認同我-我一直覺得麥當勞店內的味道,很噁心?)
- 【食力調查局】豬肉標示滿天飛,你有看懂嗎?
- 難吃便當菜「電話線」海茸有大功效!最新研究發現可望解決化療併發症 (便當便-我的最愛,沒有之一!)
- Suez Canal Blocked After Giant Container Ship Gets Stuck
- 在家工作了一年之後,除了油條,我們還學到了些什麼?
- The mess at Medium by Casey Newton
- 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大火,15人死亡、4萬5000名流離失所
- 以社會學視角解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心態之形成及其影響
- 你知道台灣是水資源缺乏國家嗎? by 詹順貴
- 【投書】三接只能在大潭?能源政策可以不必如此僵化 by 詹順貴
- 感受你的原力,新加坡設計公司想出不需要接觸就能開啟的自動門
- 圖解全球主要新冠疫苗的原理及有效性 by 華爾街日報
- 為什麼人們熱愛迷因(meme)?by 了概
- 個人創作的好日子 — 付費內容平台加速競爭 by 科技島讀
- Taiwan Cuts Water Supply for Chipmakers as Drought Threatens to Dry Up Reserves by Bloomberg
- [Podcast]: Shooting out the messenger—mRNA and how the pandemic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from the Economist
- 【投書】外籍看護不來了?從印尼移工「零付費」看台灣移工制度的可能出路
- 海外緬甸人為何聲援抗爭?她說:走過1988,沒人想再回到那段恐怖歲月
- 「白左」的美麗與哀愁
- 越洋電話很貴,Line通話卻能免費?「看似划算」交易,最虧的卻是我們
- 去日本吃拉麵第一關就被這台機器難倒?日本餐飲業為何這麼愛用餐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