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櫃保養怎麼選:從入門到進階的幾款使用心得

專櫃保養怎麼選:從入門到進階的幾款使用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距離母親節還有一段時間,百貨預購會卻早已經風風火火展開。以往拿到DM最關注的是彩妝組合,但有感於過去一整年的口罩習慣,這次的採購重點只放在保養折扣上。既然要挑保養,那也順勢盤點過去使用的幾款產品,按入門到進階的順序聊聊使用心得。和先前的卸妝文一樣絕對主觀,卻也都是密集使用過的誠實感受:

**聲明:個人原則上是樂透中性肌,但伴隨過敏問題容易暗沉 / 亂長閉鎖性粉刺。產品挑選著重保濕,基礎穩定後若還能提亮就更好了**

Apivita 水洗式面膜 / 活泉保濕精華 / 紅酒多酚精萃緊緻滋養修護油

活潑、繽紛是我對Apivita的第一印象。品牌主推的水洗式面膜有多種植萃選擇,每款顏色各異、分別對應到不同肌膚訴求。原本還嫌水洗麻煩,後來經過鋪天蓋地業配後還是忍不住入坑,從最熱門的仙人掌開始嘗試,保濕力確實看得見,不過潤澤感重,相對來說另一款星辰花會更適合台灣天候。同樣被列為心頭好的還有蜂膠:與品牌的蜜蜂形象有所連結,清潔力溫和,卻足以讓皮膚煥然一新。

從面膜建立自信後,看到活泉精華剛上市,還等不及心得就衝動購物。可能因為過去從沒使用過精華液,剛開始果然明顯感受到保濕度更上層樓,但刺鼻香氣長久下來實在不討喜,甚至造成局部泛紅、敏感;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當時贈送的紅酒修護油上,洋甘菊味療癒歸療癒,久了實在喧賓奪主,而油類對於膚況的疑慮更是不必多說,最後這兩樣都只好擺在一旁,偶而拿來擦擦脖子、四肢。

Kiehl’s 冰河醣蛋白保濕霜

從藥房出發的品牌故事總是讓人特別有信賴感,不過Kiehl’s產品的刺激性在美妝版實在指證歷歷,後來親身試過幾款才參透Kiehl’s 的兩極。有的可能真的會造成過敏風險,但也有像冰河醣蛋白霜這樣的保濕良伴:質地夠豐潤但不負擔,使用上沒有特別存在感,卻能默默發揮保護作用,讓人順利挺過乾荒危機。

后 The Whoo 拱辰享清潤化妝水 / 乳液

算上來店禮、組合套裝、家人購入的,我幾乎已經試遍后旗下各個產品,可是真正能讓我堅定不移的摯愛恐怕只有先前寫的卸妝膏,還有現在要講的拱辰享清潤化妝水 / 乳液。

老實說,化妝水這步驟根本可有可無,單純是因為套組優惠才搭配服用XD 整體非常符合系列名稱,兼顧了清爽感和滋潤度,穩定膚況的同時更帶來健康光澤。從開始化妝一路用到現在,雖然有點膩,但說起它還是只有稱讚。

SKII 青春露

青春露幾乎是保養界的長青樹了,多年口碑讓人很難不生火,但它頗為刺激的成分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承受得了,我也只敢在膚況穩定時斟酌使用,否則泛紅、乾燥抓起來完全自找麻煩。

冒著風險硬要用的魅力,在於它無可取代、讓皮膚由內而外散發透亮的奇效。青春露和其他保養品的潤澤光感完全不同級別,是一種充滿朝氣的清透感,就像拉開窗簾,讓陽光自然灑在臉上般明亮。

不過愛用者們感同身受的除了功效,恐怕還有逐年攀升的售價。只能說青春露這樣介於精華/前導/化妝水間微妙的定位確實存在漲價空間,讓消費者還有理由催眠自己:以精華液ml數計算很划得來XD

Eve Lom 深層潔淨修護面膜

Eve Lom 最有名是卸妝系列,這款面膜算是稍被低估,但內行人都不會錯過的產品。

剛開始使用很容易因為藥草味和水乳分離的怪質地卻步,然而面膜的急救效果一流,妝前敷在眼下就能瞬間掃除疲憊,自信出席重要場合。如果假日有時間,全臉好好保養一場更是舒服,提亮超有感。

Augustinus Bader 清潤乳霜 / 豐潤乳霜

最後一項就是趁著檔期最新入手的AB藍霜。網路上好評連連,是閱高端保養無數的人都大力稱頌的等級。基於想讓膚況再提升的野心,首次嘗試就從組合買起,不過認真做功課後發現清潤和豐潤兩款原則上只差在質地:清潤適合白天後續上妝,豐潤則提供夜間厚實養護;整體訴求大同小異,旨在強調修護力、提升皮膚細緻度。

目前使用下來確實有感皮膚觸感更細膩,修護力則可以從口鼻一帶稍有改善的泛紅看出成效(但最近鼻子過敏實在太嚴重,往往保養完又被衛生紙擦掉⋯⋯根本浪費QQ) 至於澎亮這點,我還搞不清楚是青春露的光環,還是AB藍霜錦上添花XD

-

美妝社群上的保養文常會補上警語,說明產品使用狀況因人而異,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但坦白講,今天即便是摯愛品項,也可能在天氣變化、個人年紀增長或其他因素下效果驟變。依據當下狀況謹慎挑選,不迷信複雜功效(美白/抗老/淡斑⋯)關鍵時刻交給專業皮膚科才是最穩固的作法。

-

延伸閱讀
>>最近開始認真紀錄購物/生活體驗的個人ig @esme.wu
>>產業觀點聽起來:推薦五個時尚/美妝相關的中文Podcast
>>卸妝產品怎麼選:從專櫃到開架的幾款使用心得

avatar-img
Esmé的沙龍
8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sm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約2015年前後,instagram上小有名氣的網美開始紛紛前往東大門批貨,做起美妝代購、服飾批發的小型網拍生意。如今倒果為因回推,我(不負責任)猜測,也許因為當時instagram正當紅,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高峰,網美們又適逢畢業關頭,這才造就韓貨賣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近一兩年越來越常在逛街時捕獲野生紙袋包,雖然一直都知道這樣東西的存在,但不管看幾次還是充滿獵奇感,網路上對紙袋包的正反評價也總是吵個沒完。支持者的立場不外乎: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美觀耐用的創意實踐,或是最直接的,個人物品何需向他人交代。對此,反對派當然是明嘲暗諷花式開酸
對美妝還一知半解時一度很執著於護髮,但往往柔順不成,落得整頭油膩,還擅自定論,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等學費繳夠多時,才摸摸鼻子走回正途。 先前在卸妝產品文提過陳衍良醫師「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正好也針對洗髮產品衛教宣導過。很多人會低估護髮成分對皮膚的傷害
大約2015年前後,instagram上小有名氣的網美開始紛紛前往東大門批貨,做起美妝代購、服飾批發的小型網拍生意。如今倒果為因回推,我(不負責任)猜測,也許因為當時instagram正當紅,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高峰,網美們又適逢畢業關頭,這才造就韓貨賣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近一兩年越來越常在逛街時捕獲野生紙袋包,雖然一直都知道這樣東西的存在,但不管看幾次還是充滿獵奇感,網路上對紙袋包的正反評價也總是吵個沒完。支持者的立場不外乎: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美觀耐用的創意實踐,或是最直接的,個人物品何需向他人交代。對此,反對派當然是明嘲暗諷花式開酸
對美妝還一知半解時一度很執著於護髮,但往往柔順不成,落得整頭油膩,還擅自定論,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等學費繳夠多時,才摸摸鼻子走回正途。 先前在卸妝產品文提過陳衍良醫師「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正好也針對洗髮產品衛教宣導過。很多人會低估護髮成分對皮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