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é

Esmé

8 位追蹤者
小時候夢想成為穿著Prada的惡魔,最後只變成穿著Issey Miyake的瞎妹。 [ig: esme.wu]
8會員
20內容數
由新到舊
抄襲?暴利?質感濾鏡下的韓系網拍,是資訊不對稱的灰色陷阱大約2015年前後,instagram上小有名氣的網美開始紛紛前往東大門批貨,做起美妝代購、服飾批發的小型網拍生意。如今倒果為因回推,我(不負責任)猜測,也許因為當時instagram正當紅,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高峰,網美們又適逢畢業關頭,這才造就韓貨賣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2021-10-01
5
物盡其用Yes or No? 關於精品紙袋改造的爭議近一兩年越來越常在逛街時捕獲野生紙袋包,雖然一直都知道這樣東西的存在,但不管看幾次還是充滿獵奇感,網路上對紙袋包的正反評價也總是吵個沒完。支持者的立場不外乎: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美觀耐用的創意實踐,或是最直接的,個人物品何需向他人交代。對此,反對派當然是明嘲暗諷花式開酸
Thumbnail
2021-05-27
2
日常洗髮怎麼選:幾款假文青真網美的產品心得對美妝還一知半解時一度很執著於護髮,但往往柔順不成,落得整頭油膩,還擅自定論,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等學費繳夠多時,才摸摸鼻子走回正途。 先前在卸妝產品文提過陳衍良醫師「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正好也針對洗髮產品衛教宣導過。很多人會低估護髮成分對皮膚的傷害
Thumbnail
2021-05-17
3
You are what you eat的引申義,是飲食在時尚/美妝產業的行銷潛力這陣子開始比較積極經營ig帳號,一邊嘗試調整構圖和色調,一邊廣泛田調,針對貼文內容做功課。看久了,即使缺乏嚴謹統計,也能輕易歸納出眾多網美和品牌帳號的共通之處,那就是飲食在他們版面上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1-04-26
2
專櫃保養怎麼選:從入門到進階的幾款使用心得雖然距離母親節還有一段時間,百貨預購會卻早已經風風火火展開。以往拿到DM最關注的是彩妝組合,但有感於過去一整年的口罩習慣,這次的採購重點只放在保養折扣上。既然要挑保養,那也順勢盤點過去使用的幾款產品,按入門到進階的順序聊聊使用心得。和先前的卸妝文一樣絕對主觀,卻也都是密集使用過的誠實感受
Thumbnail
2021-04-09
2
從Simone Rocha x H&M看普通人和設計師品牌的距離設計師和快時尚的合作屢見不鮮,但多看幾檔就知道聯名不盡然是票房靈藥。設計師光環是一回事,服裝本身的樣式、質感,以及跟客座品牌的連結性才是大眾焦點。 近期最標準的例子要屬Simone Rocha x H&M:擷取了品牌最具辨識度的元素,以刺繡、珍珠、紗質勾勒誇飾輪廓,將夢幻又詭奇的雙重性展現無遺,
Thumbnail
2021-04-06
2
小紅書,紅什麼?從使用者角度看社群風波,以及app本身的指標意義《台灣國中生瘋小紅書!用簡體字是「潮流指標」 她傻:世代隔閡?》新聞標題一言敝之,完美道出Dcard討論串對小紅書風潮的震撼。 或者更精準的形容,是對於彼此認知落差的意外感。
Thumbnail
2021-02-27
1
產業觀點聽起來:推薦五個時尚/美妝相關的中文Podcast2020被稱作台灣Podcast元年,從個人品牌到傳統媒體都有如雨後春筍紛紛開台,然而我的主觀立場總是覺得推力大於拉力:明明幾分鐘就能讀完的文字稿,硬要稀釋成一小時的漫談,還無法透過畫面/字幕掌握內容,
Thumbnail
2021-02-09
3
卸妝產品怎麼選:從專櫃到開架的幾款使用心得之前寫過接睫毛後的種種麻煩,其中禁碰油類這條雖然算不上刁鑽,卻也是強行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逼人從一介卸妝霜慣用者轉投卸妝水懷抱。 先澄清一下,這邊倒不是在嫌棄卸妝水的清潔力,而是基於皮膚科醫師的衛教,還有切身經驗歸結出的偏好。
Thumbnail
2021-01-28
1
接睫毛前停看聽:那些比網美口碑更重要的事 在經歷好幾次心動/遲疑/退縮的掙扎之後,前陣子總算下定決心嘗試睫毛嫁接,也直到這時候才驚覺事情遠比我想的複雜。店家良莠不齊,社群上業配泛濫,真實心得文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稀少,而各個工作室/美睫師又有自己的玩法,還得一一私訊詢價。詢價完的結果又不見得能類比,
Thumbnail
2021-01-07
2
To be or not to be? 關於精品鞋貼底這問題最近趁著歐洲折扣驚喜購入Bottega Veneta這雙後繫帶鞋。乍看是百貨公司B1很常見的款式,不過細節的處理看得出特色,比方楦頭,恰到好處的比例讓寬腳板可以安心穿上又不失精緻形象,而雲朵般的皺摺繫帶也正好呼應了BV近期主打的pouch包款。整體設計搭配偏灰裸色加倍實穿,工作、休閒都很可以。
Thumbnail
2021-01-06
1
Uniqlo x Jil Sander +J 系列選購心得11/13當天汲汲營營搶購到手,萬萬沒想到隔週溫度一路飆升回夏天。雖然暫時還穿不出門,但服裝的話題度在社群上依然居高不下,似乎正是個好時機能抽離興奮情緒,站在客觀角度討論趨勢新品。
Thumbnail
2020-11-30
2
與劇情棋逢敵手的時尚張力:〈后翼棄兵〉觀後感西洋棋向來不是什麼討好的題材:規則複雜、形象陳腐,說好聽叫曲高和寡,其實大家只是不願費力去理解舊時代的玩意。偏偏串流平台總能帶動話題趨勢,眼看口碑延燒,縱然再懷疑還是忍不住點開新劇The Queen’s Gambit (后翼棄兵)——只能說萬幸當時是假日,因為精彩到一追不可收拾!
Thumbnail
2020-11-15
3
唇膏界的愛馬仕,依然是愛馬仕:品牌定位觀察與快閃店購物經驗新光A8的愛馬仕快閃店開幕幾週了,每每經過都還是爆滿狀態。雖說週年慶期間的百貨公司本來就人山人海,排隊只是正常發揮,但反觀隔壁Bella Vita,明明該賣的沒有少,美妝以外還能趁機逛精品,櫃上卻沒有特別熱絡,想必別有理由。
Thumbnail
2020-11-14
1
在Perfumer H 香遇自然賦格物理屬性注定香氛藝術總帶有幻想成分,那些香調表寫明的變奏,行銷包裝的情境,所有紙短情長揮灑於無形,得仰賴想像力才行;不過,只要遇到夠優秀的作品,就算是未經鍛煉的嗅覺,也能從呼之欲出的既視感領略抽象美。比如Perfumer H ,化用了塵、苔、皮革、雨雲⋯⋯種種融於生活的自然意象
Thumbnail
2020-10-22
2
俗爛品味之必要:Emily in Paris 觀後感電視兒童的時尚啟蒙大多類同:慾望城市、穿著Prada的惡魔、花邊教主⋯⋯這些經典作讓我們在學會辨別品牌前先認識它穿戴起來的姿態,還有與之相關的各種愛恨情仇。再高昂的帳單、再複雜的關係,影劇裡的都會男女依然舉重若輕;要說誤人子弟也沒錯,但每個世代都需要這麼一齣戲來詮釋當下流行
Thumbnail
2020-10-12
2
從出包網美看美妝社群行銷經驗使然,如今對業配文早見怪不怪,反正只是種商業模式。正當大家這麼想著,隨手滑過網美動態時,沒想到事情其實尚有蹊蹺:眼尖網友多心來回比對,這才發現原來有些前後對比圖根本同一張,效果全是修出來的。類似案例層出不窮,討論聲浪卻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在粉絲護航下不了了之;
Thumbnail
2020-09-28
2
出不了國的2020,正是時候探索台北香氛地景疫情話題講了大半年已經膩到不行,但剝奪感始終強烈:想到所有取消的旅行、見不到面的家人,還有消毒強迫症,適應新生活的過程就更加掙扎難耐。 到不了的遠方,只能閉上眼靠嗅覺模擬。所幸我們還保有外出自由,更有餘裕在香水店摘下口罩,讓陌生氣息完整我們探索世界的野心。
Thumbnail
2020-09-15
1
從心動到遲疑,最後滅火不下單:打壞一手好牌的Cara Beauty 一開始知道Cara在籌備美妝品牌時還蠻期待的,雖然他的轉型過程頗有爭議,但畢竟是以技巧聞名的Youtuber,挑選產品也很有心得,如果能把經驗轉化成設計靈感,做出來的東西應該頗有水準。沒想到隨著品牌上市倒數,網路上開始一面倒的批評
Thumbnail
2020-08-31
3
從疫情看精品行銷趨勢捫心自問疫情還在延燒,但隨著本土及歐美情況趨緩,近期媒體紛紛以「後疫情時代」之名討論起大環境。停滯已久的消費活動儼然報復性崛起,但若將眼光限縮在精品市場,答案可能尚有討論空間。
Thumbnail
2020-08-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