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麼講堂|狩獵第三課・無頭水鹿與無頭倫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講者 ◈ Namoh Ka’atay 那麼硬的心腸
編輯 ◈ 原獨俱樂部
日前出現這樣一則新聞,說遊客在丹大溫泉發現八隻被殺死取頭的水鹿,溪旁岩石上還有「丹大獵人小恩到此一遊」和「迪洋到此一遊」的紅色噴漆字樣。經營臉書頁面「山、水與浪人」的小編寫道
鹿茸被中醫視為壯陽聖品,通常藥商會將鹿茸切成鹿茸片,又稱茸片、血片。茸片會取來泡酒當做進補的聖品!鹿茸又以野生的最為珍貴!野生鹿茸藏在深山,為了讓鹿茸新鮮,獵殺水鹿後要將頭蓋骨連同鹿茸ㄧ齊用最快的速度帶下山,送到藥商手裡時切開鹿茸還是血淋淋的才是新鮮有效用,會連頭蓋骨ㄧ齊切走!所以這是連肉都不取就任憑無頭水鹿棄屍荒野的原因!新鮮現打的野生鹿茸短短幾兩市場行情價就會破萬,讓那些被金錢沖昏頭的獵人趨之若鶩!
「山、水與浪人」的名稱讓人聯想到鹿野忠雄的大作《山、雲與蕃人》,想來經營這個頁面的網友對山野有很深厚的感情,也了解水鹿被取頭棄屍是一種漢藥文化下的產物,是「中藥行、有錢人、中年以上男子、達官顯貴」等類人物出於「趨炎附勢、或想要重振雄風、彰顯自己家有野生鹿茸酒」等類原因,樂於高價購買鹿茸和鹿茸製品,促成了交易和殺戮。「山、水與浪人」呼籲「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但在文章最後一段,突然話鋒一轉,寫道:
小編從來不相信什麼原住民保留區真的是維護祖靈安息不讓外人進去破壞的理由!現在丹大林道開放了,湧入的人潮越來越多,讓大家可以看到「原住民保留區」裡面的骯髒事!
在此我們且先不爭論獵鹿砍頭的是不是原住民獵人(也暫且不討論這位小編為何要把驚嘆號當作句號來使用,顯得那麼心浮氣躁),先假設這八隻水鹿都如「山、水與浪人」文中暗示,是原住民獵人「被金錢沖昏頭」而犯下的血案,這倒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另一個狩獵相關,也就是狩獵的倫理
我們在之前的講堂提到,獵人是山林規範的一部份,「這套規範將獵人牢固的定位在現代社會所謂的生態鏈裡,且禁止貪婪、快感、戲謔、娛樂的存在」。果真如此,我們又如何解釋丹大溫泉這樣的殺戮事件?為什麼會出現不尊重山林倫理、狩獵禁忌、傳統文化的獵人?又或者讓我們換個方式提問:倫理/禁忌在原住民的社會裡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運作?
就像之前在講堂提過的,太多人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浪漫化了,以至於忽略原住民傳統社會的倫理並不是一種道德情調。狩獵的倫理在過去之所以能夠有效運作,不是因為以前的原住民獵人比現在更浪漫、更接近「高貴野蠻人」的理想型,而是因為過去的倫理和禁忌不是空中樓閣,而是一整套政治結構的一環,而這政治結構是以實實在在的權力維繫著。在那樣的情況下,悖離倫理或者恣意打破禁忌可不是一個單純的人格或道德問題,卻更接近現代法治社會中的違法行為,也就是說,是必須承受法律後果的行為。
然而如今呢?原住民的傳統在國家法律下被一筆勾銷了,如今獵人是否遵守一套山林律則,很大程度上真的變成一個情操問題。多數獵人可能依舊遵循獵人的教養,持續將自己作為山林的一部分而融入其中,但也會有少數「別有居心」的獵人(例如覬覦漢藥店開出的高額獎賞者)敢於打破禁忌,因為他清清楚楚的看見維繫著山林倫理的權力已經不再了。
文化無法脫離其政治框架而單獨存在。
沒有自我治理的權能,就無法維持文化的主體性及其發展。
當我們將原住民族當成一個文化社群來考慮,我們的意思其實是說,文化是這個群體的成員所共享且不可或缺的生活基本元素,人的生存被包含在其中。但實情是:今天世界各地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經濟、政治地位⋯⋯都在國家的控制之下,被統治的現況意味著失去主體不復存在,自然也就失去了保障自我的能力。
假設丹大溫泉水鹿砍頭事件是原住民獵人所為,很多人可能以為這代表國家應該更積極介入管理,「山、水與浪人」的小編可能就會這麼主張。但只要我們了解,倫理/禁忌其實是權力的規範,水鹿砍頭事件所暴露的其實不是道德淪喪問題,不是獵人沒文化的問題,而是原住民山林治理權力被剝奪導致山林秩序瓦解的問題。真正的解法在於歸還治理山林的權力,而不在於更進一步去限制山林活動。

原獨語錄 012|你知道台灣原住民族的獵刀,為什麼都是單刃的嗎?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住民狩獵以取得肉食,跟一個人上超市買肉回家煮,是兩種不同的取得肉食的途徑,前者出現在自給性的社會,後者出現在商業消費的社會。事實上這兩者都牽涉殺戮動物,只是前者自己殺,後者以金錢代價取用他人殺戮的成果。而動保人士的反省和情懷屬於後者的社會。
原住民獵人之所以不會在山林裡大開殺戒,是因為獵人本身是一套規範/信仰的組成部分。這套規範將獵人牢固的定位在現代社會所謂的生態鏈裡,且禁止貪婪、快感、戲謔、娛樂的存在。
他在軍中幾次進出「禁閉室」,包過父親過世時逾假未歸,被關了兩個月禁閉,是最重的懲處。值得玩味的是,當時部隊偏偏派幾個包括我在內的原住民學長學弟去抓他。找到他的弟兄事後說,看到幸雅倫的時候,他一個人在他父親的墳上喝酒,正準備自殺。
敵視的脈絡是侵害,歧視的脈絡是權力支配。黑奴有能力歧視奴隸主嗎?被害者如何歧視加害人?我們既然沒有支配漢人的能力,又怎麼有能力歧視漢人?
原住民狩獵以取得肉食,跟一個人上超市買肉回家煮,是兩種不同的取得肉食的途徑,前者出現在自給性的社會,後者出現在商業消費的社會。事實上這兩者都牽涉殺戮動物,只是前者自己殺,後者以金錢代價取用他人殺戮的成果。而動保人士的反省和情懷屬於後者的社會。
原住民獵人之所以不會在山林裡大開殺戒,是因為獵人本身是一套規範/信仰的組成部分。這套規範將獵人牢固的定位在現代社會所謂的生態鏈裡,且禁止貪婪、快感、戲謔、娛樂的存在。
他在軍中幾次進出「禁閉室」,包過父親過世時逾假未歸,被關了兩個月禁閉,是最重的懲處。值得玩味的是,當時部隊偏偏派幾個包括我在內的原住民學長學弟去抓他。找到他的弟兄事後說,看到幸雅倫的時候,他一個人在他父親的墳上喝酒,正準備自殺。
敵視的脈絡是侵害,歧視的脈絡是權力支配。黑奴有能力歧視奴隸主嗎?被害者如何歧視加害人?我們既然沒有支配漢人的能力,又怎麼有能力歧視漢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殺生吃肉,必遭禍殃。人為滿足口腹之欲,愛吃雞翅膀、雞屁股、蛇肉、鱉肉等飲食壞習慣,殘忍地虐待、宰殺、捕撈、支解動物身體後再食用,使其被迫骨肉分離,家庭破碎……對我們的心靈絕非好事,反而增添仇怨,自己家庭幸福也不會常保。業障深重者,殺生食肉的業報更會禍殃子孫!」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被捕捉的魚蟹,想回歸河海。被豢養的禽獸,想回歸山林。 當我們超越了口慾,和被囚禁的動物一樣,人想要回歸自我的念頭也將與日俱增。 —— 路人乙:「不知哪個沒天良的猛破壞雨林,完全不在意地球暖化的威脅。」 雨林嚴重受破壞的主要原因:砍伐雨林→為了闢田→為了種大豆等飼料作物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07/17/2014 最近鹿的角因某政治人物而引起大眾的討論。 而鹿角坑是今天保育巡查的地點。 我們沿著溪流而上,終點站是個瀑布。 鹿角究竟是那個鹿角也不用深究了。 走在溪岸的步道上,心情輕鬆愉快。   最近有個舊識問我現在在作什麼? 講了許多我正在作的工作。 他終於忍不住了。
Thumbnail
觀音山「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 」,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天天如法放生,將施放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紫海膽、象牙鳳螺、金鯧、嘉鱲等。敬邀大家把握殊勝十億倍功德增長日一同響應!
Thumbnail
「麝,一種上古神獸──獨居的小型鹿,特徵包括斑點皮毛、大耳朵。智人使用林麝膽囊的氣味讓自己的費洛蒙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殺生吃肉,必遭禍殃。人為滿足口腹之欲,愛吃雞翅膀、雞屁股、蛇肉、鱉肉等飲食壞習慣,殘忍地虐待、宰殺、捕撈、支解動物身體後再食用,使其被迫骨肉分離,家庭破碎……對我們的心靈絕非好事,反而增添仇怨,自己家庭幸福也不會常保。業障深重者,殺生食肉的業報更會禍殃子孫!」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被捕捉的魚蟹,想回歸河海。被豢養的禽獸,想回歸山林。 當我們超越了口慾,和被囚禁的動物一樣,人想要回歸自我的念頭也將與日俱增。 —— 路人乙:「不知哪個沒天良的猛破壞雨林,完全不在意地球暖化的威脅。」 雨林嚴重受破壞的主要原因:砍伐雨林→為了闢田→為了種大豆等飼料作物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07/17/2014 最近鹿的角因某政治人物而引起大眾的討論。 而鹿角坑是今天保育巡查的地點。 我們沿著溪流而上,終點站是個瀑布。 鹿角究竟是那個鹿角也不用深究了。 走在溪岸的步道上,心情輕鬆愉快。   最近有個舊識問我現在在作什麼? 講了許多我正在作的工作。 他終於忍不住了。
Thumbnail
觀音山「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 」,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天天如法放生,將施放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紫海膽、象牙鳳螺、金鯧、嘉鱲等。敬邀大家把握殊勝十億倍功德增長日一同響應!
Thumbnail
「麝,一種上古神獸──獨居的小型鹿,特徵包括斑點皮毛、大耳朵。智人使用林麝膽囊的氣味讓自己的費洛蒙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