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俱樂部

原獨俱樂部

111 位追蹤者
我們是原獨俱樂部。政治上主張台灣原獨。運動上堅持自然主權和歷史正義。智識上強調複數方法與複數觀點。關心所有與原住民族有關的課題。我們也是文化橋樑的建構者。
111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由新到舊
原獨要聞|丘馬什人要保護區得離岸風電中心・夏威夷藝術說的故事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8
原獨要聞|仇恨淹沒哥斯大黎加網路,原住民成隱形人・拉科塔攝影雪地奔馬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9
原獨要聞|澳洲影子原住民部長稱殖民有正面效應・國會之聲辯論簡介影片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7
原獨要聞|俄羅斯「向太陽行軍」的殖民神話・西伯利亞兩種馴鹿關係對堪察加原住民來說,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首先應該正面承認過往的「殖民」事實,這一點不被承認的話,原住民和國家的關係永遠沒有起點。
Thumbnail
2023-09-10
11
原獨要聞|澳洲下月中公投「國會之聲」・十九世紀巴西「野蠻人」小屋舊畫2017 年,澳洲原住民舉行制憲會議,之後發表《烏魯魯內心聲明》,主張設立「國會之聲」並載入憲法,以確保「國會之聲」能夠永久發揮作用。這成為近幾年澳洲激辯話題,除了交付公投別無解法。
Thumbnail
2023-09-03
8
原獨要聞|加拿大西北地方野火曝露全國性問題・墨西哥原住民鏡頭下的武裝暴力醫師們形容他們服務的地區醫院擁有一百個床位,服務的地區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加總還大,而這地區暖化速度是全球暖化速度的三倍,更糟的是,G7 集團國家當中,只有加拿大沒有專門的環境衛生研究所,可以應對隨全球暖化和野火導致的居民傷害。
Thumbnail
2023-08-27
7
原獨要聞|世界水資源週:母語維繫傳統知識・非洲應投資雨養農業非洲要恢復糧食自足,這任務看來艱難,但世界水資源週討論一個可行方案,那就是投資雨養農業。非洲有許多地方可以仰賴雨水而發展農業,比起投資水壩、灌溉渠道等大型基礎設施,投資於雨還更加實際。
Thumbnail
2023-08-20
8
原獨要聞|剛果盆地森林流失威脅俾格米人・十年前艷麗的戰火剛果剛果盆地的森林與居民較少受到重視,因為非洲堪稱當今世界最不受重視的地區。貧困、飢饉、戰爭奪去大量人命,例如 Oxfam 統計估算,去年東非大旱期間,約每 36 秒就有人死於飢餓,長年戰爭導致數百萬兒童死亡,這樣龐大的人命傷亡素為各界所知,但從來沒有真正獲得外界足夠關切。
Thumbnail
2023-08-13
8
原獨要聞|惠托托雨林空難劫後省思・波蘭攝影師留影瀕危原住民族有些人將這則新聞當作原住民文化應受重視的例證,亦即將原住民的「求生技能」當作一種有價值的「知識」來理解。例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講到世界各地原住民被剝奪土地和權利的狀況時,就以惠托托人的這起空難為例,呼籲必須停止侵奪佔領原住民祖傳土地。
Thumbnail
2023-08-06
12
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4) (完)當年原住民正名的工作,主要是透過原住民國代在場內折衝而完成。這七名國代都是國民黨籍,但他們展現的對民族核心利益的關切與堅持,遠非今日任何一黨的原住民政治人物可比。
Thumbnail
2023-08-01
7
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3)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會議上,總共出現七個與原住民相關的修憲提案,共計國民黨四案,民進黨兩案,無黨籍一案。從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原住民代表不僅連署相關提案,也在民進黨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時登記保留大會發言權,以確保提案獲得適當討論。
Thumbnail
2023-07-30
7
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2)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Thumbnail
2023-07-28
6
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1)當時並不存在今天我們想像的「原住民族參政」。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原住民的參政就和當時非原住民的參政一樣,被化約吸納入一黨單向壟斷的政治環境。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參政路徑依賴,使得原住民等同於被代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並非「有效」的參政。
Thumbnail
2023-07-27
5
原獨要聞|北海道阿伊努人要求商業漁獵權・北美原住民的冒險(原住民族日連載預告)為了爭取傳統權利,阿伊努人在 2020 年展開訴訟,要求回復傳統的漁撈權利,然而這訴訟又和當前氣候變遷影響魚類生態的問題糾纏不清。氣候變遷導致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海水變暖,目前鮭魚數量可能只有二十年前的一半,阿伊努人要求的權利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受阻。
Thumbnail
2023-07-24
6
原獨要聞|增強軍備威脅關島查莫洛人・荷蘭歸還印尼斯里蘭卡劫掠文物台灣人可能樂聽此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攸關台灣的西太平洋安全,但從現代國家之外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區域博弈只是讓原本處於生存緊張狀態下的查莫洛原住民更加緊張。
Thumbnail
2023-07-16
8
原獨要聞|秘魯原住民保護法險遭廢除・墨西哥不給看臉肖像攝影羅瑞托省的國會議員提出草案,要剝奪對原住民的保護,並且獲得地方政府和財團的支持。該項草案要將原住民保護區的權責由中央轉移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重新評估是否要維持現有的原住民保護區。
Thumbnail
2023-07-09
8
原獨要聞|挪威修憲稱薩米人為原住民族・育空旦尼人的春獵提出憲法修正案的國會議員認為,薩米人作為挪威原住民族的地位無可爭議,並以芬蘭憲法承認薩米人為原住民族為補充論據。他們並且指出,「原住民族」一詞並不會改變薩米人的法律地位。
Thumbnail
2023-07-02
10
原獨要聞|全球關鍵礦物逾半數在原住民土地・玻利維亞水中的奎查人向綠色能源轉型是世界各地的共識,也是各地原住民的災難,因為電池、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需求不斷增長,而這類關鍵礦物約有 54% 位於原住民土地,或者接近原住民土地。
Thumbnail
2023-06-25
10
原獨要聞|德國交還兩個柯吉面具・加拿大原住民籲修定大麻法這兩個面具原由柏林民族學博物館收藏,是該博物館前身王家民族學博物館館長普魯斯於 1915 年在哥倫比亞購入。當時普魯斯在哥倫比亞從事研究,同時購物的物件多達七百多件。根據德方的說明,普魯斯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文物是被無權利者售出。
Thumbnail
2023-06-18
8
原獨要聞|工業活動不成比例衝擊全球原住民・來自安第斯山脈的原住民影像從數據上看來,採礦和化石燃料導致最多問題,但農林漁牧部門的影響似乎更大。研究指出,農林漁牧導致的問題有景觀喪失(如 56% 的案例導致喪失美感和地方感)、土地剝奪(50%)、生計損失(52%)。農林漁牧也造成最大的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2023-06-11
11
原獨要聞|巴西國會阻撓承認原住民土地・原住民攝影:漂浮太空的玉米田上週巴西國會下議院通過一項法案,阻止國家承認原住民族祖傳土地,並削弱環境部和原住民部的權力。法案以 283:155 票通過,不過還必須參議院投票通過,也必須經由總統批准。
Thumbnail
2023-06-04
10
原獨要聞|南非科伊桑紅灌木茶的未來・北美納瓦荷歧路攝影長久以來,科伊桑人以 Rooibos 製茶或藥,如今這種茶在國際上愈來愈受到歡迎,因為它富含抗氧化劑,不含咖啡因,具有一種天然的甜味,據稱還有許多其他的益處。但是我們可以想像,科依桑人在這當中獲益甚微。
Thumbnail
2023-05-28
11
原獨要聞|美國紐約州全面禁止隊伍使用原住民名稱及圖像・原住民攝影師為每個部落留影教育部指出,要重塑品牌形象並不容易,但繼續使用原住民相關的團隊名稱、吉祥物或徽標,對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包括學生)的危害是公認的。
Thumbnail
2023-05-21
8
原獨要聞|原住民籲英王道歉、歸還文物及賠償・地表最艱困雪橇賽攝影集原住民領袖聯名發表一封公開信,要求查爾斯三世承認大英帝國在前殖民地犯下的種族滅絕罪,除了正式道歉之外,還要求英國歸還原住民遺骨級文物,並提供金錢賠償。
Thumbnail
2023-05-07
8
原獨要聞|巴西政府宣告新原住民土地・巴西攝影師鏡頭下的雨林巴西原住民在前總統波索納洛四年任期內吃足苦頭,新總統魯拉就任後終於迎來新局。最近巴西政府宣告承認六個區域為原住民族土地,總面積近 1,200 平方公里,多半位於亞馬遜州。
Thumbnail
2023-04-30
11
原獨要聞|玻利維亞鋰鹽湖的未來・澳洲原住民畫作遭竄改相對於艾瑪拉人及奎查人與生存環境的依存互動,工業社會將自然理解為人類之外的事物,可以通過科學和技術而掌握,現代經濟將自然變成原材料的來源,道德和精神上惰性的物質,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提取調動。在這個框架內,鋰之為礦物,是人類追求經濟利益而開發的資源。
Thumbnail
2023-04-24
9
原獨要聞|印度驅逐原住民保育老虎五十年有成・原住民攝影之殖民現況印度老虎數量正在增加,目前印度有 2,967 隻老虎,佔世界野生老虎數量 75% 以上。 印度的老虎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保護區的容納量,這些老虎也出現城市邊緣和甘蔗田地。
Thumbnail
2023-04-09
8
原獨要聞|教廷否認「發現學說」為教義・加拿大「超級豬」入侵美國所謂「發現學說」不是天主教義,意味著教廷也沒有廢除此一學說的可能,最後教廷能夠做的,只有「承認錯誤,承認同化政策的可怕影響,承認原住民土所經歷的痛苦,並請求赦免」。
Thumbnail
2023-04-02
6
原獨要聞|古代研究與當代肯亞的氣候變遷・東非桑布魯人與駱駝老照片科學期刊《自然》刊出的論文〈理解社會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就談到這個現象:為什麼氣候變遷的研究,總是集中在「災難」上?
Thumbnail
2023-03-26
11
原獨要聞|印尼新首都與原住民爭地・北美藝術家溫蒂紅星的阿薩洛克印象新的印尼首都選址在婆羅洲東加里曼丹。這裡是巴里克人的家鄉,現在為了配合新首都發展計畫,約有兩萬名巴里克人將被迫離開祖傳土地。一個熟悉戲碼在此上演——原住民的祖傳土地沒有土地所有權狀,原住民因此無法主張權利受損,無法獲得賠償。
Thumbnail
2023-03-19
11
原獨要聞|令人崩潰的骯髒戰役,芬蘭薩米人捍衛身分再度失敗・AI 重現薩米老照片芬蘭的薩米人在過去十年裡為這次的法案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法案沒有通過,讓許多薩米人非常崩潰。此外媒體也報導,芬蘭政府有些骯髒的政治操作,讓支持法案的議員沒能來得及投票,造成法案不通過的結果。
Thumbnail
2023-03-12
11
原獨要聞|菲律賓原住民抗議水壩工程吃閉門羹・加拿大火焰隊的冰上儀式(影片)他們的訴求獲得天主教支持,抗議者於 2 月 22 日抵達馬尼拉後,在耶穌會的協助下,暫時安頓在馬尼拉雅典耀大學。之後抗議者前往大都會供水與污水處理公司及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都不獲接見,之後他們前往總統府,想和總統小馬可仕會面,但被警察路障阻擋。
Thumbnail
2023-03-05
13
原獨要聞|雪原與草原,馴鹿與獅子,一樣的原住民遭災故事「先進」國家追求「綠色」能源,經常以原住民為代價,挪威之例不是現在才浮現,早在 2018 年挪威政府批准佛森建立風車農場後,聯合國就要求挪威展緩行動,等待司法判決,但挪威政府並未照辦。前年挪威最高法院發出拆除風車的命令,五百多天後,卻沒有一具風車拆除。
Thumbnail
2023-02-26
11
原獨要聞|巴西設立原住民部代表「原住民奪回巴西」?原住民攝影:公車上的印第安人我們從事文化、藝術活動,遵循多元主義,積極在運動裡跨界合作,其實我們「在自己的文化實踐裡去政治化」。我們誤視這些為反抗,但實際呈現於社會的,卻是軟弱無力的去政治化姿態。 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有許多傷害原住民的作為,例如默許甚至支持亞馬遜雨林內的非法活動。去年左派
Thumbnail
2023-02-19
11
原獨要聞|非法採金活動威脅亞馬遜孤立部落・北美原住民攝影師在南極去年一整年裡,哥倫比亞政府在普拉河沿岸發現有四十艘挖泥船,據了解巴西境內還有兩百多艘挖泥船,顯然有相當大規模的非法採金活動正在進行。哥倫比亞執法當局調查指出,採金活動釋放有毒的汞到河流中,平均每採得一公克黃金就有五到七公克的汞被倒入河流。
Thumbnail
2023-02-12
14
原獨要聞|食物解職民,原住民家的咖啡屋開張・推薦納瓦女兒的圖畫傳記咖啡店主人說,「殖民者帶來的食物」不適合原住民,因此原住民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口極多,但傳統的飲食,例如鹿肉,就比豬肉健康得多。
Thumbnail
2023-02-05
11
原獨要聞|門諾會殖民地威脅拉丁美洲原住民・納瓦荷攝影之鈾在墨西哥帽下門諾會眾為擴張墾殖,在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墨西哥、巴拉圭和秘魯購買土地,砍伐森林。這些森林都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
Thumbnail
2023-01-29
13
原獨要聞|挑戰殖民史的殖民史新書《野人海岸》・兼聽聽不懂的圖圖納克語十六世紀初,一艘船由西向東橫跨大西洋,由美洲返回歐洲,滿載財貨,以黃金壓艙,此外還有一些來自現在墨西哥的圖圖納克人,有男有女。他們被送往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宮廷,在歐洲史料裡留下身影,最終成為今日學者書中主角。
Thumbnail
2023-01-22
9
原獨要聞|加拿大原住民電視台爭取全國放送・回顧金恩博士看美國原住民政策來自南方的英法語廣播和電視節目對原住民來說,就像中子彈一樣可怕,扼殺了語言文化,徒留人形。
Thumbnail
2023-01-15
12
原獨要聞|美洲原住民呼籲抵制《阿凡達二・水之道》・原住民生物故事:《與土地做愛》拉科塔蘇族人說,電影製作團隊不曾接觸原住民,不曾讓原住民在這當中有過參與發言的機會。最終整部電影成了以「藍臉」貫穿全局的「種族主義漫畫」,剝削原住民族及其文化。
Thumbnail
2023-01-08
34
原獨要聞|巴西:新總統任命兩名原住民女性出任部長・影片:西伯利亞原住民樂團演出暴風雪巴西新政府的作為或許帶來新希望,但雨林生活的現實不可能立刻改變。不久前傳出天主教波多韋柳總主教帕洛斯齊遭到攻擊的消息。帕洛斯齊說,雨林生活向來危險,但過去四年波索納洛總統任內尤其惡化。
Thumbnail
2023-01-01
11
原獨回顧|殖民式自然保育與原住民族生存權・紀錄片:保護藍色星球原住民族要求將原住民族領土訂定為一種特別的保護區,希望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免於國家經營的保護區(如國家公園等)驅逐掠奪,很可惜這個要求沒有被 COP15 全盤接受。這代表原住民族不能免於被國家以保育之名剝奪土地、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國際特赦組織形容 COP15「錯失維護原住民族權利的機會」。
Thumbnail
2022-12-25
12
原獨回顧|搶救語言須先尊重他人文化與生存空間・影片:深海奇觀十小時語言是否存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語言的整個人群生存條件的問題。原住民能否保有自己的語言,與能否保有傳統領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此外還必須在政治上不受更強勢語言和文化的壓迫,否則就會像今天台灣的原住民一樣,連使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名字都受到政府機關的刁難。
Thumbnail
2022-12-18
21
原獨回顧|金銅鋰鈾,無處不在的礦業荼毒・影片:亞諾馬米人有滅絕之虞聯合國人權高專辦指出,亞諾馬米總人口估計約有三萬,居住在雨林深處,但他們不斷流失土地,最終走向滅絕並非不可想像。
Thumbnail
2022-12-11
12
原獨回顧|三則原住民相關科學研究・兼看影片:清理太平洋大垃圾帶生態研究:可能流失語言多半是原住民語言/神經學研究:澳洲原住民失智症比例近乎全球平均值兩倍/基因研究揭曉香菠蘿身世:一個科學性的誤解/短片:清理太平洋大垃圾帶(無旁白)
Thumbnail
2022-12-04
8
原獨要聞|原權議題在 COP27 流於表演・折斷棕櫚的氣候變遷影像代表們表示,這次會議開始時,將原住民議題納入討論,顯得很有企圖心,但到了會議晚期,因為許多重要議題並未達成共識,各國就開始妥協。最後達成的協議在碳補償市場方面,對於原住民人權保障少有著墨,整體而言,原住民議題受關注程度還不如 COP26。
Thumbnail
2022-11-27
9
原獨要聞|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部原住民保護法・影片回顧:剛果俾格米人興起運動維隆加國家公園為保育界所頌揚,但也立下一個麻煩先例,那就是將人類的存在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立起來,結果就是原住民被排除在傳統領域之外,其存在被視為犯罪。
Thumbnail
2022-11-20
8
原獨要聞|COP27 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族・外人鏡頭下的原住民影像今年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也去了,而且像往年一樣遭到忽視。例如來自澳洲的托雷海峽島民,來自南美洲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當然也有台灣的原住民。不過在主流國際媒體上,與台灣有關的 COP27 相關新聞,多半也和美國與中國有關:由於台灣是美中關係最嚴峻的前沿,當美國尋求中國在氣候變遷問題上合作,雙方不免卡在台海問
Thumbnail
2022-11-13
9
原獨要聞|芬蘭允諾加速薩米人自決權立法・原住民攝影遲來三十年的葬禮薩米人認為,只有薩米人才能決定誰是薩米人,誰不是薩米人,芬蘭政府在這方面根本不該有任何發言權。也這是聯合國支持的觀點。
Thumbnail
2022-10-30
10
原獨要聞|加拿大因紐特人呼籲原住民身分不應採信自稱・原住民攝影當代體驗納丹歐貝說,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獲得聲譽、職業發展和財務機會而偽冒原住民身分,這是不誠實、不道德的行為,只有性格極其惡劣的人才獲選擇維繫這種謊言。
Thumbnail
2022-10-23
15
原獨要聞|加拿大知名原住民教授可能偽冒身分・原住民攝影地表最強競賽加拿大法學教授杜貝拉芳長年以來一直宣稱自己是克里原住民,但最近她的主張遭到質疑。加拿大廣播公司的新聞指出,杜貝拉芳的主張不符合歷史紀錄,要求她提出證據,但杜貝拉芳拒絕了。她說這是她的私人資訊,不願和公眾分享。
Thumbnail
2022-10-16
12
原獨要聞|巴西原住民戰場在憲法法庭・原住民攝影西伯利亞赫哲之鯨目前巴西原住民面對的最大問題在巴西憲法法院:2009 年,巴西憲法法院做出判決,原住民只能宣稱巴西憲法頒布時(1988 年 10 月 5 日)現實佔有的土地為原住民土地,也就是憲法法庭否認原住民的傳統領域。
Thumbnail
2022-10-10
9
原獨要聞|選舉決定亞馬遜雨林命運・原住民攝影阿拉斯加因努皮雅特10 月 2 日是巴西總統大選投票日,現任總統波索納洛是否連任成功,對亞馬遜雨林及雨林居民將造成重大影響。
Thumbnail
2022-10-02
9
原獨要聞|菲律賓原住民圖畫書・原住民攝影俄勒岡雪地馳馬外界對民答那峨所知不多,不只外國人如此,菲律賓人也如此。說起民答那峨,很多人直接的聯想是異族文化與衝突,這當然是缺乏交流認識所致。今年菲律賓向日葵出版社開始出版以民答那峨為主題的圖畫書,希望透過圖畫書來描述民答那峨人的生活和文化,也讓民答那峨青少年有相關圖書可以閱讀。
Thumbnail
2022-09-25
11
原獨要聞|原住民自然保育成效以傳統規範健全為前提・婆羅洲蘇蓋烏提人的奮鬥紀錄片蘇蓋烏提人的成功有其前提,那就是他們維持著傳統部落律法,有強大的領導和治理體系。換句話說,原住民治理體系是原住民土地管理成功的要件。
Thumbnail
2022-09-18
6
原獨要聞|很遺憾女王沒有試圖改善澳洲原住民處境・關於女王的毛利舊聞影片如今已經年近 90 歲的一名尤塔尤塔人回憶當時表示,女王的遊行隊伍經過之處,有原住民所居住的臨時小屋,當局以粗麻布遮住這些小屋,以免被女王看見。
Thumbnail
2022-09-11
6
原獨要聞|部族滅絕於雨林深處・十九世紀夏安原住民帳本畫二十年前,外人非法進入此地伐木採礦,這個與世隔絕的部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只有他逃過一劫,此後獨自在雨林中又過了二十年。他被外界發現的時候,身上披覆金剛鸚鵡艷麗繽紛的羽毛。
Thumbnail
2022-09-04
12
原獨要聞|放射性沙漠崎嶇之路・一幀騎馬遠離的背影老照片美國西墨西哥州是一片廣達 31.5 萬平方公里的乾旱大地,對十六世紀以降的北美殖民者來說,這裡極富異族情調,有玫瑰色的沙漠和壯麗的仙人掌,還有草原山脈與森林,但並非友善的生活環境。這種對生活環境的認識導致新墨西哥州境內許多災難,例如人類史上第一次核子試爆就在新墨西哥州進行。
Thumbnail
2022-08-28
10
原獨要聞|最新《原住民世界》報告出爐・一幀阿伊努人與舟老照片原住民在世界各地多數地區都屬於當地人口的少數,但格陵蘭和太平洋地區除外。全球原住民人口佔比最高的是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佔總人口 96%,其次是格陵蘭,佔 88.9%,然後是法屬波里尼西亞,佔 80%,第四名起佔總人口數比例就掉到 50% 以下。
Thumbnail
2022-08-21
9
原獨要聞|亞洲原住民為權利奮戰,難以歡慶國際原住民日・澳洲舞台上的蒙古泛音演唱儘管有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國際原住民日」,亞洲原住民依舊得為土地、文化、權利不斷奮戰。上週國際原住民日當天,孟加拉原住民著傳統服裝走上街頭,唱歌跳舞擊鼓,並張開橫幅標語,控訴他們每天遭受的歧視。
Thumbnail
2022-08-14
9
原獨要聞|非洲原住民:說殖民已成過去,那是謊言・聽西伯利亞人聲模擬自然這次與會的原住民表示,從殖民母國宣布獨立的政府,事實上繼承了殖民體制,並且透過保育的方式持續宰制原住民。「說殖民已成過去,那是謊言。」
Thumbnail
2022-08-07
13
原獨要聞|白鯨陳屍海灘,將海洋律法帶上陸地・兩張原住民捕鯨影像澳洲原住民認為,當鯨魚屍體被沖上海灘,意味著鯨魚將屬於海洋的律法送回大地,以維護一種和諧秩序。原住民來到鯨魚所在的沙灘,舉行傳統儀式,就像悼念亡故之人。
Thumbnail
2022-07-31
13
原獨火塘|西拉雅釋憲案:語言、宗教是認定民族的標準?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8
13
原獨要聞|教宗造訪加拿大,原住民索還文物・推薦兩張墨西哥老影像先前造訪過梵蒂岡的原住民表示,他們在梵蒂岡民族學博物館看到屬於他們的文物,他們質疑其中一些物件的取得方式和過程,認為梵蒂岡應當歸還文物才是。
Thumbnail
2022-07-24
9
原獨火塘|西拉雅釋憲案:土地、原住民、國家的關係,從澳洲高等法院判決反思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21
11
原獨要聞|歐盟零毀林產品規範將支持原住民人權・推薦澳洲原住民動物畫去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零毀林產品的法律草案,乍看之下是歐盟的一大進步,「不違反生產國法律」的要求卻是漏洞——如果生產國法律本身就侵害原住民人權,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22-07-17
9
原獨火塘|西拉雅釋憲案:真有98萬平埔人口?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2022-07-14
9
原獨要聞|原住民族與人類依存的野生物種・推薦澳洲原住民攝影師作品原住民族有各種維持甚至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例如:輪作、放牧休息、特定季節禁止獵殺特定物種等等。報告也指出,在原住民族居住地區,森林砍伐程度往往比較低。
Thumbnail
2022-07-10
10
原獨火塘|西拉雅釋憲案:原住民保留地真正問題所在以上說明(一)原住民族保留地制度設計存在惡劣漏洞,亟須矯正,且(二)平埔族的傳統領域認定不存在技術問題,甚至比法定原住民的領域認定更容易。要解決問題,我們應該要求原住民立委們別再空喊口號,真有心維護大家權益,那就不要畏難,認真修法才是。別要解決不了問題,就乾脆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Thumbnail
2022-07-07
7
原獨要聞|黃金與亞諾馬米人的悲歌・推薦澳洲原住民攝影師作品人權觀察組織指出,委內瑞拉政府向來沒能保護亞諾馬米人,任由他們淪為非法淘金客的強迫勞工,甚至遭到性剝削和肢體虐待(如斬斷手腳)。當地環境組織指出,深山叢林裡有巴西非法淘金客的聚落,委內瑞拉軍方與他們勾結,和非法淘金客一起運輸黃金。
Thumbnail
2022-07-03
8
原獨火塘|西拉雅釋憲案之原民會囈語我們看待原住民族議題時,往往在兩個位置上跳來跳去,一個位置是國家權力與國家法律劃定的位置,另一個是超越國家的位置,相關人等未見得總在相同位置上談論事情。
Thumbnail
2022-06-30
6
原獨要聞|領有七千具遺骸的博物館・21 幀原住民影像最近美國《時代雜誌》有一篇關於亞馬遜雨林消失速度的報導,引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指出,如果亞馬遜雨林的砍伐速率維持不變,到 2030 年,雨林面積的 27% 將會光禿無樹。
Thumbnail
2022-06-26
6
原獨要聞|東非草原驅逐記:馬賽人跨國境相互聲援(兼看西北水道舊見聞)七百多名坦尚尼亞馬賽人越過國界,向肯亞尋求人道及醫療援助。肯亞的馬賽人於月中走上首都奈洛比街頭,聲援坦尚尼亞的馬賽人,指控鄰國政府為了發展觀光,竟然將原住民由祖傳土地驅逐出去。
Thumbnail
2022-06-19
10
原獨火塘|垃圾文摘:學者稱原住民主張使用族名是「極端民族主義」事實上搞民族主義的一直都是漢人。漢人面對搞民族主義的中國,總是也搞民族主義,說「台灣和中國不同文不同種,台灣有原住民」之類的話。但原住民必須要問:你們主張獨立、打造自己的國家,與血統何干?難道台灣沒有原住民,你們就不要自己的國家了嗎?
Thumbnail
2022-06-16
11
原獨要聞|香菠蘿身世大白,科學界對原住民傳統知識誤會加深(兼看曼丁卡韻律)作為不同的知識類型,或者說,是不同的認知自然世界的方法,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理當能夠相互啟發增益,近年來我們也偶爾能見這樣的例子。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個最新的案例:香菠蘿。
Thumbnail
2022-06-12
9
原獨要聞|參與而非懲罰,研究建議委由原住民管理海洋保護區(兼看上世紀初十大恐怖默片)保護區的劃設對當地原住民來說總是災難,因為「保護」往往意味著禁止人類活動、禁止人類以任何方式取用自然資源。在過去數十年間,這一點幾乎無法挑戰,現在則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實在是一種矛盾不公的作為,但卻不容易在科學上證明「利用」不影響「保護」。
Thumbnail
2022-06-05
7
原獨火塘|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有用論?我們這個時代信仰科學,非科學性的知識往往不被認為是知識——除非科學家們開始主張,有一些理解對科學有增益作用,可以算是知識。過去是十年間,科學家們開始主張原住民的傳統也具有知識價值,於是出現「原住民傳統知識」這個詞彙。
Thumbnail
2022-06-02
8
原獨要聞|澳洲中央土地議會:每座山都有故事(兼看故事之話與畫)若是我們將《每座山都有故事》裡的各種故事當作一個穩定的版本——亦即可以被無限次照樣引用,一個字眼一個標點都沒有差錯——我們就徹底錯失原住民世界的故事了。
Thumbnail
2022-05-29
9
原獨火塘|氣候變遷法:勾銷原住民以求立竿見影近年來我們看到行政與立法都有漠視、勾銷原住民族的傾向,具體作法正如《氣候法》草案,將法案定位為幾種政經社會利益的折衝妥協,這當中不存在原住民基本權利,當然也就不必在法律上面對處理原住民族基本權利。
Thumbnail
2022-05-26
10
原獨要聞|澳洲原住民在意的聯邦大選(兼看霍皮亙古預言)2017 年澳洲原住民族發表《烏魯魯聲明》,要求在憲法上確立「第一民族之聲」,但為當時的總理滕博爾所拒絕,理由是不能接受在國會裡增加上下議院以外的第三院。
Thumbnail
2022-05-22
8
原獨火塘|氣候變遷因應法:原住民族制度性提前退場《氣候變遷因應法》排除原住民族,不同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排除原住民,其間差別在於《氣候變遷因應法》是「多邊關稅戰略組織」,是全球產業鏈被強制嵌入「氣候行動條件」的產物。在國際與國內壓力之下,《氣候變遷因應法》自然著眼於企業、財團、國際競爭考量而設計管制手段,這也是草案最迫切維護的利益。
Thumbnail
2022-05-19
7
原獨要聞|澳洲原住民以火治火(兼看藤圈舞蹈冠軍)許多原住民有以火治火的傳統,當代學術上以「cultural burning」稱之。這種傳統火管理方式在最近幾年受到較多注意,有一部分和 2019-20 年失控的澳洲叢林野火有關。野火吞噬樹林、房屋、人與動物,行動緩慢的無尾熊因此成為澳洲東部瀕危物種,在受災最嚴重的新南威爾斯州的南方海岸地區幾乎已經沒
Thumbnail
2022-05-15
7
原獨火塘|行政機關法令迷魂陣之就是不讓你使用族名健保和監理機關現在信誓旦旦,說原住民在任何證件上登記名字都得和身分證上一模一樣,果真如此的話,之前發出去的單列族名的證件豈不違法?這兩者當中只能有一個合法,不知道相關機關究竟承認哪一個?
Thumbnail
2022-05-12
6
原獨火塘|狩獵與三種獵人管理制度文化傳承的前提,在於文化存續的環境,假設我們今天想要確保文化的傳承,第一要務應該要確保文化不被其他強勢文化或政治外力摧毀,而不是計較有幾個奄奄一息的文化傳人。
Thumbnail
2022-05-05
6
原獨要聞|禁狗肉令與納迦人(兼看格陵蘭傳統鼓舞)現在納迦人還在與種族歧視等社會暴力抗爭,狗與狗肉成為他們身分認同的重要象徵,禁狗令因此被納迦人理解為對他們文化的蔑視與攻擊。納迦人要求外界承認各地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不同動物在不同社會裡的不同位置。
Thumbnail
2022-05-01
7
原獨火塘|關於狩獵:始終自說自話的動保團體最近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系教授戴興盛撰文表達了類似觀點。他在文章開頭指出,動物保護團體反對原住民傳統狩獵活動,是一種昧於事實的指控。他主張「翻轉這個議題的論述框架」,從根本上否定動保團體的論據,不再和他們糾纏不清。
Thumbnail
2022-04-28
12
原獨要聞|剛果與斯里蘭卡的森林居民(兼看阿拉斯加傳統獵鯨活動)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2022-04-24
8
原獨火塘|天大誤會:林務局修訂狩獵管理辦法以「獵人」身分為重點狩獵是土地規範的一部分,是土地規範產生狩獵和獵人,而不是狩獵決定了土地規範。不同的民族與部落就土地及土地資源可能有重疊競爭,需要協商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部落間契約,才是國家應該鼓勵並承認的契約,才真正符合自主精神。
Thumbnail
2022-04-21
8
原獨要聞|傷害的態樣:筆墨屠殺、歧視與忽視(兼看巨石像走路)今年巴西自由土地營的主題是「奪回巴西:劃定領土及政治本土化」。來自巴西各地一百二十個原住民族共計五千多名領導人,譴責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的不當政策,也譴責聯邦國會「用筆墨來屠殺我們」(亦即透過傷害性立法)。
Thumbnail
2022-04-17
10
原獨火塘|原住民,你有幾個本名?近年來已有族人成功在健保卡、行駕照甚至銀行帳戶上單獨使用以族語書寫的本名。不過最近台南市議員 Ingay Tali(穎艾達利)發現監理機關拒絕族人以族語族名核換發行駕照,為此召開記者會提出糾正批評,監理機關則以核發行駕照之姓名登載需符合《姓名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為由,堅持族人不得單獨使用族語族名。
Thumbnail
2022-04-14
10
原獨要聞|原住民族藝術,墓地影像與威尼斯雙年展(兼聽爪哇打擊之音)今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得主是加拿大攝影師布拉肯,得獎作品是加拿大甘露市寄宿學校的墓地。灰雲堆積的天空下,透過雲層破口而來的陽光照亮昔日學童埋骨之處,十字架上的衣服提醒觀者曾經的血肉之軀。山丘彼端的彩虹訴說一個既近又遠的故事。
Thumbnail
2022-04-10
14
原獨火塘|釋憲判決與原住民族集體權的穀堆悖論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Thumbnail
2022-04-07
8
原獨要聞|天主教教宗與美國人類學會道歉(兼看納米比亞營救海豹)榮譽教宗本篤十六世於 2009 年訪問美國時,曾就加拿大原住民受神職人員性侵一事發布《告罪》。從教會的角度來看,方濟各再次《告罪》等於一事重做,但從教會以外的角度看來,這第二次的《告罪》是必要的。至於往後還會不會有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就要看有多少惡劣的歷史被曝露出來。
Thumbnail
2022-04-03
10
原獨火塘|原住民身分認定之論者所謂的「漢姓擴張」有何意義?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2022-03-31
14
原獨要聞|美加澳雙語地名和去污名化(兼看澳洲原住民夢之畫作)改名很容易,牽涉的行政立法活動相對簡單,問題是改名之後,是否也會認真處理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其他面向?是否會認真面對歷史上的重大不義?
Thumbnail
2022-03-27
7
原獨火塘|碳費先行以應變遷,漂亮框架能否塑造現實?這說明了舉凡牽涉到原住民族生存與土地管理的事項,光有一套帳面數字和似是而非的說詞,並不能夠取代事實,商議合作才可能找到一條可供大家並行的道路。
Thumbnail
2022-03-24
5
原獨要聞|北方協會不再合法代表俄羅斯原住民(兼聽阿茲特克唱歌石)七名代表指出,作為侵略的幫兇,RAIPON 已經沒有資格再代表俄羅斯的原住民,他們除了退出之前加入的俄羅斯原住民組織,也呼籲國際上的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忽略 RAIPON 支持侵略的聲明,並希望國際上不要再視 RAIPON 為俄羅斯原住民族的合法代表。
Thumbnail
2022-03-20
13
原獨火塘|氣候變遷因應法,管制手段還是逃避責任?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Thumbnail
2022-03-17
6
原獨要聞|氣候變遷與原住民土地管理(兼看克里米亞韃靼人自我介紹)已開發國家的少數人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世界他處受到熱浪和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的侵襲,這苦果多半由發展中國家較為貧窮的人口承受,輕則財產受損、飢荒、流離,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死亡。
Thumbnail
2022-03-13
7
原獨火塘|原住民與氣候變遷:關於立場的前置話題原住民是普通人,不是非原住民一廂情願幻想的純潔天真無私的原始人。那些認為原住民不該抱有金錢觀念的人,或許應該想想,同樣的邏輯將導致原住民也不該抱有法治觀念的結論。原住民不是你的 buffet 餐盤,你只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
Thumbnail
2022-03-0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