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3/4)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2/4)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4/4)

第三節 《說文解字》小篆字形考察

一、「重複字」與「重文」

本節的小篆字形考察,討論範圍基本以「篆文」為主,而籀文與古文不在此範圍內。在字形考察之前,我們先介紹『說文解字』「重複字」與「重文」。「重複字」是說字頭重複,一樣的字編列放在不同的位置。「重文」是指某字重複出現另外不同的字體或字形,計有七種,如:「古文」、「奇字」、「籀文」、「篆文」、「或體」、「俗字」、「今文」等。

第三節 《說文解字》小篆字形考察

第三節 《說文解字》小篆字形考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第三節 《說文解字》小篆字形考察

第三節 《說文解字》小篆字形考察

以下依序列出十五字的對照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表格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表格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表格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表格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過去我們對於「篆」的理解,大多來自宋、明、清諸多學者的論點。學者們對篆的理解的程度,從各個版本的《說文解字》篆形對照分析後就可以知道,程度上其實是有限的。同樣的文字,在「小徐本」或「宋本」構形是正確的,但在清代的《說文》構形,就已經是錯誤的了。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二、錯誤的小篆構形 說明文字

這些構形上的錯誤,可能是製版刻工或是原始撰寫形體時就有的錯誤,這需要另外探究。能有這種觀察角度,都是因為理解所謂篆形有「規整化」現象,才能有的辨識能力。我們並不會苛責這些學者,當時沒有像現在有豐富的出土墨跡文字可以參考,就材料上的限制,說文學者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反觀現代研究者,有著比過去更多的參考資料、便利的檢索工具等,一定要好好利用新出土的資料,正視各個版本的《說文》所陳列出來的篆形差異。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三、正確的小篆構形 說明











avatar-img
陳信良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信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第二節 《說文解字》篆文部首的相關考察  前面一節,我們比較了十種版本說文部首的構形差異,此節將就『陳氏一篆一行本說文解字』單一版本進行詳細的構形分析考察。以下開始的說文小篆形體,都是此版本,不再另外註明。 凡例 .本次考察『說文解字』部首構形使用『陳氏一篆一行本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現在我們所見的《說文解字》,作者是東漢許慎,當中的小篆字形,有人一生奉為圭臬,努力學習模仿,也有人說:「一些字有錯誤,不能全部相信。」 到底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真要區別得好好的個別詳細的考察才行。就字形來說,我們可以先做三件事。做完後基本上就可以區分哪些是許慎的問題,哪些字例的錯誤不能怪罪於許慎。
《說文解字》篆文的考察(1/4)  第二節 《說文解字》篆文部首的相關考察  前面一節,我們比較了十種版本說文部首的構形差異,此節將就『陳氏一篆一行本說文解字』單一版本進行詳細的構形分析考察。以下開始的說文小篆形體,都是此版本,不再另外註明。 凡例 .本次考察『說文解字』部首構形使用『陳氏一篆一行本
第一節 《說文解字》的體例與刊印版本 篆書是漢字當中,年代最早的字體,廣義的篆書包括秦代以前所書寫使用的文字。因古代簡牘材質易於腐朽,不易保存,故秦以前的篆書,原始墨跡傳世甚少。所幸在紙張普及應用廣泛的時代,古文字透過描摹得以傳佈流傳,尤其紙張在青銅器或刻石等拓印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銅銘
簡牘名蹟選1 湖南篇(一)-68頁 釋文: 卅四年十月以 盡四月、吏曹 如果把這樣的字稱為「篆書」,而其他同時期的文字稱為「古隸」或「隸書」其實是錯誤的。兩者其實並無差別,差別只有大小,會形成粗細一致的線條,也祇是相同毛筆書寫大字的物理特性。而且這樣「大字」在秦漢墨跡文字上並不多,若用「特例」來代
現在我們所見的《說文解字》,作者是東漢許慎,當中的小篆字形,有人一生奉為圭臬,努力學習模仿,也有人說:「一些字有錯誤,不能全部相信。」 到底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真要區別得好好的個別詳細的考察才行。就字形來說,我們可以先做三件事。做完後基本上就可以區分哪些是許慎的問題,哪些字例的錯誤不能怪罪於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