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拉肚子?照顧拉肚子寶寶的5大須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摘要:新手爸媽們看到寶寶一天大便2次、或有的寶寶一天大便3-4次,可能會緊張想說怎麼了寶寶這樣算是拉肚子了嗎?不過事實上,判斷寶寶是否拉肚子不是看便便的次數,而是看寶寶便便是不是成型。

寶寶拉肚子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 輕度寶寶拉肚子:每天拉5-8次,可能伴隨輕微發燒,因每個寶寶的體況而有所不同。
  • 中度寶寶拉肚子:每天拉8-15次的水便,大便氣味很臭,可能伴隨發燒或嘔吐,寶寶的活動力明顯受到影響。
  • 重度寶寶拉肚子:每天拉15次以上,肛門周圍因為拉太多次而紅腫,可能伴隨發燒或嘔吐,寶寶整個人虛軟無力,皮膚及嘴唇顯得乾燥。

不知道寶寶便便的外型正常不正常?

下面分成喝母奶或配方奶的寶寶來分別說明,因為影響寶寶便便的基本與飲食脫不了關係,而寶寶主要的飲食來源不同,也會有不太一樣的拉肚子判斷標準唷。
  • 喝母奶的寶寶:每天約3-4次大便,顏色偏黃綠,形態偏糊狀,但也可能一天10-12次少量大便,只要有食物進入胃內,腸子就會出現反射性蠕動,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狀況。母乳寶寶的便便含水量高,稀稀軟軟且帶點酸味,因母奶好消化,最後就只剩下一些水渣渣排出體外。
  • 喝配方奶的寶寶:每天約1-2次大便,但也可能一天有2-3次,樣子呈糊狀或約略呈條狀的軟便,顏色偏黃。若配方奶鐵質添加較多時,便便會呈現綠色。

所以便便太稀就是寶寶拉肚子嗎?

稀便不等於腹瀉
新手爸媽們一開始對於寶寶便便的情況不太了解,總擔心寶寶是否拉肚子。而帶寶寶回診時才聽醫師說明,寶寶拉肚子是與平常比較出來的,若寶寶的排便量與進食量差不多,偶爾拉一次肚子,並不需要擔心造成脫水問題;如果是吃多拉少,且體重正常生長,自然也無需擔心。
光看大便並不能分辨寶寶是否拉肚子,可先與平常狀況相比,突然發現寶寶有拉肚子的狀況時,先觀察便便的含水量與排便次數是否增加?再觀察拉肚子是否持續較長的時間,如果就那麼一兩次並無大礙。

寶寶拉肚子的原因:非感染、感染

一、寶寶喝奶狀況有問題而拉肚子

寶寶一直到2歲都還需要喝奶,若有拉肚子大多與喝奶有關,列舉下列幾種狀況提供給大家初步觀察。
  • 喝奶量過多:許多家長知道寶寶的奶量應該慢慢增加,才會長得快,但卻可能短時間內增加到讓寶寶1天平均一餐喝180~210c.c.,以寶寶1天六餐來說,就喝了1000c.c.以上,對腸胃會造成極大負擔,可能引起拉肚子狀況。
  • 突然換配方奶: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營養,有時看到更棒的配方奶,就會馬上更換。突然換成另一種配方奶,寶寶很容易不適應,開始拉肚子。在改變配方奶時,應該一匙一匙慢慢更換,若寶寶沒有便祕或拉肚子,再全部換掉。
  • 沖泡奶太濃:泡的比例不對,導致奶太濃,寶寶的腸胃為了達到平衡狀態,必須將體內的水分排出,便會造成拉肚子。
  • 對奶過敏:通常寶寶喝完奶可能會立即睡著,配方奶在胃排空需要2小時,解完便便後才會有飢餓感,但對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則於喝奶後1小時內就哭了,此時爸媽必須考慮是否不適合。
  • 乳糖不耐:一般來說,少有寶寶完全不能代謝乳糖,有些可能是乳糖酶較少,造成代謝乳糖的能力較差,因此,選擇喝有添加乳糖的配方奶,就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脹氣、拉肚子,建議選擇非乳糖為主的配方奶代替。

二、感染原因造成的寶寶拉肚子

建議媽媽們發現寶寶嚴重拉肚子時,直接就醫診斷,因為我們很難透過自行觀察判斷寶寶感染了什麼病原體。
  • 輪狀病毒:要說到引發嬰兒腸胃炎的常客,肯定非輪狀病毒莫屬,其症狀包含肚子痛、嘔吐、拉肚子和發燒,通常在感染病毒數日內就會發作,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糞口傳染,像寶寶如果愛摸東摸西,不小心觸碰到受排泄物汙染的物體,就很可能感染。
  • 諾羅病毒:其症狀跟輪狀病毒相似,一樣有發燒和拉肚子等症狀,潛伏期約24~48小時,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同樣也包含接觸感染,不過其症狀較輕微,很少造成重症,治療主要依賴寶寶自身的免疫力。
  • 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本來就存在我們的腸道內,扮演益菌的角色,但是大腸桿菌其實可以細分成許多種類,而其中有一些可能會感染寶寶,引發腸胃炎。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包含胃痙攣、拉肚子、發燒和血便,潛伏期約數日。主要傳染方式包括吃到不乾淨的食物、觸碰到受汙染物。
  • 沙門氏菌:感染沙門氏菌的腸胃炎寶寶,可能會胃痙攣、拉肚子血便或發燒。如果只有單純的腹瀉,一般不會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大約在4~7天內就會自行好轉。食物沒洗乾淨或沒煮熟、直接接觸感染源等,都可能感染沙門氏菌,因此一定要避免寶寶亂抓東西來吃
寶寶和媽媽都要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食物清洗乾淨、完全煮熟並妥善存放

寶寶拉肚子了?可以給他吃什麼呢?

一般來說,1~2歲的寶寶很常拉肚子,新生兒便便通常又稀又多,由於這時候剛好是寶寶斷奶、換奶粉的階段,爸媽可能會擔心,是不是寶寶腸胃出了問題。可視糞便的型態而決定是否正常,不過只要吃喝正常、狀況良好,就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哺餵母乳中的寶寶拉肚子,建議持續哺餵母乳,奶量上可視情況調整少量多餐,但無需停止哺餵母奶;若是已進入副食品階段的寶寶,拉肚子時可掌握清淡不油膩的飲食原則,以腸胃道較好消化的食物為主。例如白稀飯配海苔醬、小魚粥、吐司、饅頭、蘋果、芭樂與綠色香蕉等食物,都是寶寶拉肚子時可以吃的副食品。
最後,還是要叮嚀,由於寶寶拉肚子的原因多元,家長可先區分是屬於病毒、細菌型腸胃炎或是體質過敏、其他因素所引起,須注意脫水現象,除補充水分電解質外,再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若有嚴重腹瀉並且合併發燒、腹痛、嘔吐等衍生症狀,則須立刻送醫治療。
原則上寶寶拉肚子通常是短期現象,家長不必太過驚慌,只要掌握住水分及電解質補充來防止因拉肚子引起脫水症狀,及選對適當的食物及配方。並且持續關切成長曲線,嬰兒照護以哺餵母乳為優先,如因諸多因素而無法哺餵母乳,這時或可選用貼近母乳成分的配方來強化保護力,強化腸胃健康以減少寶寶拉肚子次數,新手爸媽不擔心。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ple T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A2β酪蛋白(A2beta酪蛋白)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科學研究顯示,鮮乳中含有A1及A2兩種酪蛋白,其中珍稀的A2β酪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含有A2b酪蛋白營養成分的配方奶深受紐澳、歐美敏感寶寶家長的青睞。 從牛奶的組成開始細細說明牛奶的組成包括水87%、乳糖4-5%、脂肪3-4%,
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游泳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活動了!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新手爸媽帶著寶寶也要享受的游泳,到底有什麼魔力?帶寶寶游泳又需要注意什麼呢? 看著小寶寶戴著脖圈,小手、小腳ㄚ在水中滑呀滑的軟萌樣子,融化了不少人的心,再加上似乎對於寶寶腦部、肢體發展有幫助,吸引不少新手爸媽紛紛帶著自家寶貝嘗鮮
近年來,A2β酪蛋白(A2beta酪蛋白)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科學研究顯示,鮮乳中含有A1及A2兩種酪蛋白,其中珍稀的A2β酪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含有A2b酪蛋白營養成分的配方奶深受紐澳、歐美敏感寶寶家長的青睞。
我們主要想找能幫助新生兒大腦及學習力發育所需的配方,希望奶粉成分中除了DHA外,還要有母奶裡也有的「神經鞘磷脂」,它也是醫生推薦可幫助大腦發育的成分。接下來就從價格、營養成分及身邊媽咪朋友對S26金愛兒、明治、雪印、諾優貝、亞培心美力、美強生新生兒奶粉的評價來簡單比較…
近年來,A2β酪蛋白(A2beta酪蛋白)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科學研究顯示,鮮乳中含有A1及A2兩種酪蛋白,其中珍稀的A2β酪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含有A2b酪蛋白營養成分的配方奶深受紐澳、歐美敏感寶寶家長的青睞。 從牛奶的組成開始細細說明牛奶的組成包括水87%、乳糖4-5%、脂肪3-4%,
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游泳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活動了!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新手爸媽帶著寶寶也要享受的游泳,到底有什麼魔力?帶寶寶游泳又需要注意什麼呢? 看著小寶寶戴著脖圈,小手、小腳ㄚ在水中滑呀滑的軟萌樣子,融化了不少人的心,再加上似乎對於寶寶腦部、肢體發展有幫助,吸引不少新手爸媽紛紛帶著自家寶貝嘗鮮
近年來,A2β酪蛋白(A2beta酪蛋白)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科學研究顯示,鮮乳中含有A1及A2兩種酪蛋白,其中珍稀的A2β酪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含有A2b酪蛋白營養成分的配方奶深受紐澳、歐美敏感寶寶家長的青睞。
我們主要想找能幫助新生兒大腦及學習力發育所需的配方,希望奶粉成分中除了DHA外,還要有母奶裡也有的「神經鞘磷脂」,它也是醫生推薦可幫助大腦發育的成分。接下來就從價格、營養成分及身邊媽咪朋友對S26金愛兒、明治、雪印、諾優貝、亞培心美力、美強生新生兒奶粉的評價來簡單比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Thumbnail
在診間偶爾會有家長問歐醫師「可以給孩子喝果汁嗎?」「寶寶可以喝鮮奶嗎?」一般來說歐醫師的回答通常會是:「不建議給果汁,直接吃水果比較好。」或是「一歲內的寶寶主食還是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可以用鮮奶取代。」歐醫師明白爸爸媽媽想要盡力為寶寶準備最好食物的心意,不過對歐醫師來說,果汁跟鮮奶都不是必須的食物
Thumbnail
有一天一個大腹便便、即將當媽媽的朋友傳了訊息這麼問歐醫師。聽說水解奶粉對寶寶比較好,但有些廠商又說沒必要喝水解,否則會造成負擔,所以想問我到底該怎麼選?
Thumbnail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Thumbnail
在診間偶爾會有家長問歐醫師「可以給孩子喝果汁嗎?」「寶寶可以喝鮮奶嗎?」一般來說歐醫師的回答通常會是:「不建議給果汁,直接吃水果比較好。」或是「一歲內的寶寶主食還是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可以用鮮奶取代。」歐醫師明白爸爸媽媽想要盡力為寶寶準備最好食物的心意,不過對歐醫師來說,果汁跟鮮奶都不是必須的食物
Thumbnail
有一天一個大腹便便、即將當媽媽的朋友傳了訊息這麼問歐醫師。聽說水解奶粉對寶寶比較好,但有些廠商又說沒必要喝水解,否則會造成負擔,所以想問我到底該怎麼選?
Thumbnail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