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經典神片,大家都會有不同的電影推介。筆者是上大學才知道《楚門的世界》這部神片,觀賞後便不禁重看數次,慢慢細味當中的深意。在前一兩年,韓國有一部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偶然發現的一天》,筆者觀看後,認為這兩部作品十分適合放在一起分析。由於網上早有不少分析《楚門的世界》的文章,故筆者便不再仔細單獨分析這部電影了,以下先讓筆者介紹這兩部作品的內容:
《楚門的世界》是一部帶有喜劇色彩和科幻元素的美國電影。電影於1998年上映,大獲好評,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男配角三項提名,可惜《楚門的世界》只在獲得提名止步。《楚門的世界》故事講述楚門一生順利,家庭圓滿,工作如意,只是有時候他的妻子會有一些奇怪的舉動,例如向著沒有人的方向介紹商品。慢慢地,楚門發現他身邊的所有似乎過於順利,在他的不斷試探下,他得知他的世界都是「人為」的,他的工作、妻子、他的一切都是被人刻意安排,全部都是為了製造一部以他為主角的成長型真人秀,觀眾透過觀看節目,加入養成楚門的隊伍。
《偶然發現的一天》在2019年於韓國MBC播出的戀愛電視劇。《偶然發現的一天》的故事背景十分特別,角色們都是漫畫中的角色,他們有著被安排好的宿命,但他們並不甘於順應天命,於是故事內容便是圍繞著他們如何逆天改命。雖然《偶然發現的一天》高開低走,但這並不影響筆者對於這部作品的好感,因為這部電視劇題材新穎,視覺效果亦不錯。
不知道各位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還是由別人決定呢?這兩部作品的立意相近,故筆者把兩者放在一起加以討論。
這兩部作品都在強調命運,角色們的一生都被安排,他們都沒有自由去選擇自己的人生,當他們以為他們有自由,但其實那都是錯覺,像《偶然發現的一天》中的女主角端午以為她成功改變到她的命運,但命運往往會自行修正。而楚門的工作、妻子、房子,他的所有都是導演早已安排好。雖然在這兩個故事中,所謂的命運都是人來控制的﹝導演和漫畫作家﹞,但在這兩個劇情中都不難讓人們深思人生到底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所謂的自由意志是指人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志,淺白地說,即是「擁有自由去作決定」。
不同人對於命運有不同的看法,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命運早有安排,即命定論;部分人則認為命運由人的自由意志來決定。在兩部作品中都可看到導演們十分強調自由意志──角色們都很渴望活出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許殘酷,但依然想要努力追隨自己的內心活下去。筆者相信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所以在《楚門的世界》的後期,電影中的觀眾看到楚門推開那道門時,大家都在歡呼慶祝,因為楚門終於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了。而當我們看到端午想要改寫命運,但並不順利時,我們都會感到失落。在現實人生中,我們不可能完全自由,在不同環境和處境下,我們會因應不同的原因而克制自己的欲望,例如面對長輩、上司或老師等等,我們都會有所克制,所以人並不能完全活得自由。因此,有不少觀眾看完《偶然發現的一天》的結局後會失望,或許他們希望那些活在電視劇中的角色可以擺脫現實的枷鎖,活得自由一點,然而即使在電視劇中,依然亦會有一些不得不服從的規則和秩序。
在兩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設定。在《楚門的世界》中,導演控制著一些外在因素,如天氣、生活環境、生態等;在《偶然發現的一天》中,漫畫作者控制著人的內在因素,如情感、意識、行為等等。在現今,這些情況或許正在發生。在《楚門的世界》的最後,當楚門想要找到真相時,他在海上遇到大風大浪,後來這些風浪更演化為風暴,當然這些「自然現象」都是導演用機器製造出來的,為的是阻止楚門繼續前進。時代轉變,科技發展有如火箭般高速前進,人類對於世上萬物有著莫名的自信心,當然在現今的疫情底下,人們才發現自己的無力感。但在這之前,人們還是對於自己的能力抱有相當的信心。在部分國家出現嚴重旱災時,人們會使用催化劑加速雨水形成,促成人工降雨。但其實這種事情以一種更平常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身邊,例如我們在電影劇中看到的人造雨,導演透過技術來模仿大雨的場景。由此觀之,人類對於大自然抱著征服感,亦有好奇心,也大自然對於人類亦有相同心態,兩者像是好勝的對手在互相試探對方的底線。
相比《楚門的世界》,筆者認為《偶然發現的一天》的劇情更有啟發性。因為在《楚門的世界》中,人們利用機器去控制天氣,在現今早已不是天方夜譚的事。但在《偶然發現的一天》中,漫畫作者控制著角色們的情感,即使角色們發現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性格後,他們依然會在漫畫場景開始時回到作者的性格和情感設定。在這個時候,擁有自我意識的角色們亦無力抵抗。在現實中,我們的情感也是完全出於我們的自由意志嗎?筆者憶起還在大學唸書的時候,老師曾經借用一個例子跟我們講解過愛情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浪漫。他講述外國有一個節目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內容是請幾位自願加入實驗的女性存放她們的衣物在發酵器具內,幾天後,節目請男性主持人聞一聞發酵器具內的衣物,並以他喜歡的氣味排先後次序。結果顯示男主持所排的先後次序與幾位女性的DNA相關。排名愈前﹝男主持人較喜歡﹞的女性,她們的DNA與男主持人的DNA最為不相近,愈後者則最相似。而與自己不相似的DNA會帶有自己DNA本身缺乏的抗體或其他基因。
由此可見,我們認為的愛情只是人類為了得到更好的下一代,從而加強我們的存活機率,所謂的真愛也可能只是依循動物本能找到的最佳伴侶。雖然這些與《偶然發現的一天》所寫的不同,但是戀愛是真的出自於我們的自由意志嗎?或許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意識、情感、行為都被人默默控制著,所謂的自由都是我們的錯覺。
在影視作品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設定,有所謂的反派和正派角色,角色的性格一早被劇本定下;在演藝圈中,不同的藝人有不同的人設,有偶像派和實力派等等,他們的設定在出道時被塑造;在社會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設定,有老師和普通市民等等,不同身份應當和不應當的事情都是由社會定下。在這個時候,拋開所有身份,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我呢?我們能如何像《偶然發現的一天》的角色們一樣,發現哪個是「真我」,哪個是「被設定的我」?當我們發現後,又有沒有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一樣,有勇氣去追隨真正的我去面對不同的挑戰?這些問題看似十分無聊,但發現自我意識並不容易,對於部分人來說,他們的家庭和教育環境更會大大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不知道大家會否想過這個問題──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或許有人會說,我就是兩者混合,我既有禮貌亦會無禮;我既溫柔亦粗魯;我既單純亦懷有心計。筆者認為人的這種矛盾性十分有趣,人人都好像化身博士一樣,既善亦惡,在不同時間、地點、環境,「我」不斷轉變。對於想要找到真正的「我」的人,筆者認為透過不斷的反問和質疑,這樣才可以發現到真正的「我」。正如笛卡兒不斷質疑身邊事物的存在,最後發現唯一不能否認的,正是正在質疑事物的自己,由此提出「我想故我在」。透過一次次的反問,再來一步步的認識自己。
最後筆者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真我,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