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通常選擇別人眼中正確的角色,方便行事,但那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而有些人甚至沒有選擇正確角色的機會。為了逃避寂寞,人也會做出各種不同的錯事,成為某些人的天使或成為另一個人的惡魔而不自知。
避疫在家,政府呼籲大家不要出門,也要不要群聚,除了家人盡量不要有「人與人的連結」……在這麼多訓令下,我相信每個老百姓在家能做的事情就是上網,除了追蹤疫情最新訊息,大概就是追劇,還有就是將平常想看但是沒有看的電影,一口氣給它看完。
鑒於我與老婆大人在家共用一台電腦,不管上網或上串流平台看影片,通常我都是禮讓她,每天只有趁她在廚房為我們準備餐點的三、四十分鐘使用,但是時間往往也只能夠上自己的部落格與臉書貼貼文章,根本沒辦法到MOD或Netflix去看影片,不過倒是利用這些時間,將家裡的書整理一下。
這幾年家裡多了許多我還還沒看的書,除了AB寶買的書,也有一些是我買還來不及看的,再加上不少是我掛名推薦或出版社贈送的書。
記得十多年前正在寫「電影裡的生命教育」系列書時,就把坊間所有找得到的介紹電影裡的書都賣了,不包括期刊,單單是書,就有三百多本,不敢說每本都詳讀,但是頁頁都翻過是一定的。這些書全家似乎只有我看,老婆大人與AB寶都沒有興趣。因此今天在B寶的書架上發現這本「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中的反派人物」,覺得很訝異。
原本只想隨手翻翻,卻一下子就看完了,寫得真好,雖然相當「文青」,也難怪文筆同樣「文青風」的B寶會買。
文章分三輯,輯一介紹五部超級經典電影裡的反派,也因為這些反派而改寫了電影史,這五部電影我看了很多遍,的確裡面的反派令人印象深刻,不管是黑暗騎士裡的小丑、沉默羔羊的人魔漢尼拔、還是教父裡的麥可柯里昂、鬼店的傑克,還是鬥陣俱樂部的泰勒德頓。
輯二的小標題是反派的群像,你確定反派是他,不是我們嗎?輯三小標示時代的臉譜,反派人物是其所時代的照妖鏡。
作者說:「人通常選擇別人眼中正確的角色,方便行事,但那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而有些人甚至沒有選擇正確角色的機會。為了逃避寂寞,人也會做出各種不同的錯事,成為某些人的天使或成為另一個人的惡魔而不自知。」
作者也認為,不是跟從多數人意見,就代表是好人,黑暗面就像人心的儲藏室,每個人都有那部分,不清掃、藐視它,遲早黑暗會淹沒起來,那跟失控的正面思考一樣,你迴避的,它不會消失,總有一天會撲上來。因此,那些電影裡的反派人生,或許能給我們更多反思的機會。
的確,一個精彩的反派人物將會讓電影的層次更加豐富,就像幫書寫序的五月天瑪莎就認為,電影裡的正派好人,就像陽光,但是「有陽光的地方,就必定有陰影,陽光沒有形狀,耀眼卻無法直視,璀璨卻沒有層次。陽光灑落,萬物因而美麗,是因為陽光造成了陰影。萬物的陰影在地上形成了另一幅風景,陰影讓萬物從平面成了立體。陰影勾勒了線條,也成全了陽光。」
誠如馬莎所說的,反派壞的方式總是比好人更有創意也更有個人美感和風格。是的,年紀越大,我們越清楚,好人壞人的認定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疫情間在家,或許可以再回頭按圖索驥,找些經典名片再仔細重看一遍那些壞人的言行,相信能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