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式建築紀行」作者渡邊義孝,
一位鍾情於老建築的日本建築師,
從2011年起多次到台灣,
探訪一棟棟逐被遺忘的日式建築,
從外觀裝飾到結構分析,
皆仔細地被他手繪與文字在筆記本裡,
還包括他和附近居民的互動過程,
行程時間安排及他的感受和期待。
今年二月初曾路過整修好,
但尚未開放的花蓮檢察長宿舍。
「台灣日式建築紀行」作者渡邊義孝,
也把這棟建築手繪下來做了建築特色介紹。
這次有緣來到檢察長宿舍活化利用,
文青風咖啡館「斗宅。揀茶舍」喝咖啡。
建築物歷史
有85年歷史的花蓮檢察長宿舍,
坐落於花蓮市區三民街上,
自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落成啟用,
為日治時期花東地區最高司法機關-
「臺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唯一的歷史證據。
花東地區因為花蓮港支部的設置,
不必再舟車勞頓、耗費金錢,
往宜蘭、臺北進行訴訟,
於地方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此棟建築建於日據時期,
民國55年花蓮法院辦公廳舍,
搬遷至美崙新建辦公大樓。
民國97年被指定為古蹟而保存下來。
文化局2020年委外經營,
「斗宅。揀茶舍」2021年農曆大年初一開幕。
修復後的花蓮檢察長宿舍(2021.02路過)可見寄棟造的屋頂
牛眼窗和出窗
入口門廊有牛眼窗裝飾,
牛眼窗是源於西方式建築,
除了採光也有裝飾單調牆面的作用,
台灣的一些日治時期建築,
因為很多由留學歐洲的建築師設計,
他們把台灣作為實驗和創意發揮的地方,
將日式建築融入洋風的元素。
L型出窗可採光通風,
也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渡邊義孝特別畫下支撐出窗的墀頭。
風窗和換氣孔是為了通風和便於打掃。
渡邊義孝特別畫下支撐出窗的墀頭。風窗和換氣孔為了通風和便於打掃
門廊立柱和鼻隱
垂直於屋脊的木條稱為「垂木」,
渡邊義孝描述玄關門廊簷下的垂木,
呈現不規則的韻律感。
指的應該是兩根獨立柱非一體成型。
用來遮掩垂木在屋簷下方,
露出的那一端(鼻)的橫板即為「鼻隱」。
入口左右兩側的柱子表面有幾何學的雕刻,
下方的磁磚是昭和初期流行的鋪法。
南京雨淋板的邊角很細緻地用板金包覆,
是為了防止從木材斷面浸入雨水引起的腐朽。
進入室內均需拖鞋並穿襪,
沒有穿襪子的人可投10元買拋棄式腳套。
為了防止從木材斷面浸入雨水引起的腐朽很細緻地用板金包覆
天花板和座敷
每人低消一杯飲料。
「座敷」是日式住宅中最尊位空間,
通常會用來會客或祭祀,
但要長時間盤坐,
對我們來說應該不能算是禮遇,
決定坐到吧台區。
在台灣日式建築紀行中,
渡邊義孝畫的是尚未整修的樣子,
所以可以看到天花板內的構造。
有木摺和網代編的基礎,
渡邊義孝稱其是美麗的「漆喰」。
未修復的天花板,白色部位是「漆喰」周邊有編織的裝飾(花蓮文化局)
在日本灰泥粉刷叫做「漆喰」,
負責「漆喰」的工匠叫做「左官」,
也就是台灣的水泥粉刷匠師。
是建築工地裡最後的裝修階段中,
非常重要的現場工頭。
日本伊豆「長八美術館」,
是紀念江戶時代著名的左官「入江長八」。
檢察長宿舍修復工程中,
很重要的一位粉刷師傅林樹,
以下有林師父示範竹編泥牆工法。
先以黏土、稻梗、粗糠攪拌成塗壁的泥土,
進行第一層「底塗」,
用抹刀確實填進竹編格子內,
做好的牆壁才不會裂開。
影片只有第一層的施工。
完成後再以白灰、沙子進行「中塗」打底,
最上層的「面塗」則用白灰,
共採用三層施工法。
切妻造和寄棟造屋頂
在屋頂的結構上,
檢察長宿舍的屋頂也很有特色,
混合了切妻造和寄棟造。
「切妻」中文稱為「懸山頂」,
懸山頂於山牆側的屋簷會延伸出牆面呈現懸空,
可以防止雨水直接打在山牆上。
「寄棟」中文稱為「廡殿頂」,
是側面與正面都呈現坡狀屋簷的屋頂,
由一條正脊與四條戧脊構成的五脊四坡式。
廡殿頂的四面降坡能導風洩水,
具有抗暴雨又防風的特性。
南京雨淋板立面牆,左側屋頂切妻造,右側寄棟造屋頂。
整修過的檢察長宿舍,
盡可能保留了原房舍的特點,
室外空間植栽也整理得很清爽,
在平日人潮不多時可來看看。